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10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靈 寶 定 觀 經 ( 14 )---- 少得靜己

2017-10-05 历史文章👉 mailycloud

靈 寶 定 觀 經 ( 14 )---- 少得靜己


初得清淨,正慧未生,故曰少得靜己。 初求道者,在佛堂莊嚴的氣氛下,與佛規禮節之教化下,和在各種經典善書之熏陶下,那顆原本好動的心已漸漸安靜下來了。 我們從早出門,耳聞眼觀,心隨境轉,未曾停止過。但是到了佛堂安座聽經聞法,經過幾分鐘之後,心就慢慢安靜下來了。有言「動中取靜,是修道者之真功夫。」心若如如不動,那麼此時心就是仙佛了。可想想在家裏煮飯的情形,最初把米和水放在鍋中之時,水和米粒都是平靜的,但若一上火,則釜中之水就開始滾了。這正如人之心念一樣, 本來是平靜的,一惹外緣、一沾慾念,心就開始浮動了 (生慾火) 。但是一等到慾火退了,心如止水漸漸冷卻 (平靜) 下來了。所以修道要求得一個心的平靜,這就像煮飯的情形一樣。無妨盡量的把火勢降低,「火」正是燒化萬物之源頭。所以這個火,稱之為「慾火」。每一個人心中的慾念,皆是一把火。以「貪」念來說,貪得過火往往會不知自身之安危,正如飛蛾之撲火,必葬身其中。以「嗔念」來說,這種火更是利害,這種火常令人氣血上升,腦血管爆裂而一命歸陰。嗔火也具爆炸性之威力,常把親朋好友,炸飛得老遠。這些由於自身修養不夠的火氣,易把身邊週圍的人逐一得罪,而變得孤獨。所以這些火,正是把一切事物化為灰燼的源頭。吾人舉止動念,豈可不慎!


經書上常說:「水火既濟」,修道之上乘功夫者,就是要修煉到水火既濟。水火本難相容,如何會水火既濟呢?這樣豈不是沒有個性,是非不分了嗎?不是的!仙佛教我們要明辨是非,但是不為是非所動 (影響) ,也就是明白了解一切而不執於一切。所以這個「水火既濟』的意思就是:釜中下水,釜底上火,但此火必是文火 (慢火) ,使水成為溫水,但不沸騰、不起泡。以手觸之,能感其溫,此為「水火既濟」 。若火勢太猛,則水一下子就滾了,再一會兒就乾了,再來連鍋子也燒壞了。所以肉體也好,靈體也好,如果慾火、惱火、氣火不能稍加以控制,則一定會燒化掉。 所以「水火既濟」的功夫就是:「我們也需要火,但也需要水。我們須要剛強的一面,但也須要溫柔的一面。」正如家中的小孩,雖然應給予關愛,但遇其行為不當之時,也要嚴加管教。朋友之間有互相不諒解的,也可以提出彼此的觀點來客觀的加以討論。而不是一切皆不管了,隨它去吧!這樣只是「無為』,而還沒有進入「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境界。也可以說,那樣是「死的』而不是「活的』。


修道的道行和功夫是漸進的,接受了道德觀念的教育,仙佛的聖訓和善書的潛移默化,漸漸的能「少得靜己」,本來在沸騰的心海、火海,現在把它拿掉一些正在燃燒中的柴火,一天拿掉一些,溫度就會慢慢降低,猶如求道/修道之後,心性慢慢的受到改變,暴躁的脾氣也能控制住。一段時間之後,自然心就漸漸的稍為安靜下來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推荐阅读

 以身示道-纲常伦理篇

2  一番寒彻骨_魔考与磨鍊

3  素食: 正确的素食观念

欢迎分享:邀请您朋友圈关注+置顶「抢先看」

将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感谢慈悲!法喜充满!

善書的贈送與銷售都是由張淑華前賢負責,所以請直接連絡淑華姐,海外她也有寄送。張淑華 0939-883055 (02)2747-1986 張淑華Email: wujin1221@yahoo.com.t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