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袁踪明的逆袭人生
62年前的夏天,14岁的袁踪明离开浠水老家到黄石谋生。从昌大堤上的挑土工,到大冶有色的井下工,袁踪明的双手沾满泥土。多年后,这双手写出一篇篇鞭辟入里的文章,蜚声省内。时任省作协副主席李建钢评价袁踪明是“侠客兼诗人”,袁踪明自我评价是“愚人”。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是如何挑战自我实现逆袭的?寒冬里的一天,我们拜访了袁踪明,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1941年5月,袁踪明出生于浠水县兰溪镇马垅村(今属散花镇),家中上溯五代,没有一个读书人。困难年岁里,穷苦人家的孩子命运大多相似:食不果腹,早早辍学,外出谋生,为家庭减负。袁踪明的父亲有胃病不能干活,弟弟到舅舅家学篾匠,妹妹被送给别人家当童养媳。
1956年,兰溪镇选人到黄石修江堤。父亲身体不好,14岁的袁踪明自告奋勇加入了农民工的队伍,到黄石谋生。
年幼的袁踪明随着大部队住在工棚里。他年龄小,体力不如其他民工,但是他勤快又麻利。夏季的一天,大雨倾盆,工地暂停出工,工友们聚在工棚里打牌消遣,袁踪明闲不住,就拿着锄头去工棚外把排水沟挖深。正在袁踪明埋头挖沟时,防汛指挥部的领导来工地视察。勤劳肯干的袁踪明给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场决定把袁踪明带到防汛指挥部工作。
在指挥部,袁踪明主要做后勤杂务。当时,要买一些诸如笔、火柴之类的物资只能去供销社,至少要走3里路。袁踪明手脚麻利,往往返返又耐得住烦,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1958年初,昌大堤修筑工程结束,作为临时机构的防汛指挥部也将解散。修筑大堤的农民工大多都回老家,防汛指挥部的干部觉得袁踪明身世可怜,但也没条件留下他。袁踪明不愿意像其他民工一样选择回家,因为“回去了连饭都吃不上”。后来,经人介绍,他被推荐到大冶铜厂(今大冶有色)上班。正是这个契机,让袁踪明的命运发生转变,他由农民变为工人。
袁踪明年轻时创作留影
求学:应征入伍,背着《辞海》急行军
1959年,部队到大冶有色征兵,全厂5个名额。按照大冶有色普遍动员、集体报名的要求,袁踪明交了报名材料。大冶有色当时有1000多职工,袁踪明心里盘算:1000人里选5个,不可能选上我。当时,有色工人的工资比士兵工资高,袁踪明家中困难,并不希望被选中。然而,最后的5人名单中恰恰就有他。
得知被选上,袁踪明急忙去找接兵的同志询问:我身高不高,你们怎么会选上我?那人说:“我是一个老接兵的,你是不高,但你眼神很机灵,能杀人,咕噜噜乱转。我第一个就看上你了。”
入伍之后,部队从新兵中挑选侦察兵人选。侦察兵的要求比普通步兵高,首要就是强壮身体,三天不吃饿不死,三天不睡困不死,在野外没粮食也能生存。第二个要求就是反应要快,能在战场上一招制敌。袁踪明又被选上了。侦察兵训练近乎残酷,袁踪明每天的训练内容包括擒拿、反擒拿、游泳、徒手搏斗、用枪、手雷、迅速点炸药包等,都是真枪实弹的训练,要求练成一刀毙命的本事。
当侦察兵期间,袁踪明参加了中印边界的战斗,在边界与死神擦身而过:当时,敌人一枪过来,袁踪明以为自己死定了,一摸脑袋,发现钢盔凹进去一个坑,逃过一劫。
当时部队不要求士兵学文化,但袁踪明己有了学文化的想法。部队在武汉驻扎的时候,袁踪明在武汉胭脂路一家旧书店里看中了一本《辞海》。这本《辞海》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版本非常老,袁踪明爱不释手。书店老板开价30元,当时袁踪明每月只有6块钱的补贴,一个月最多能存2块钱。他摸遍全身口袋,只凑到10块钱,老板坚决不肯卖。隔了不久,不死心的袁踪明第二次到这家书店,那时是秋天,他身上穿着一件毛衣,那件毛衣看起来比较新。袁踪明就问老板,你看这件毛衣怎么样?老板觉得还行。最后,老板看袁踪明实在是爱书,同意收了毛衣抵掉一部分书钱,袁踪明又把身上仅有的10块钱全给了老板,才把书抱回部队。
买了这本《辞海》后,袁踪明一有空闲就书不离手。一天夜里,部队紧急集合,要从卓刀泉强行军跑到黄陂,有60公里的路程。强行军的强度非常大,士兵几乎都是轻装上阵,但是袁踪明舍不得丢下《辞海》。他把3斤重的《辞海》偷偷装进背包里,一路背着走。路程过半,没想到背包突然散了,《辞海》掉在地上。排长发现袁踪明强行军还背着这么重的大部头,非常生气。批评袁踪明带着这“没用的东西”,拖累全排的速度。袁踪明非常倔强,他把《辞海》又重新装进胸前的油布挎包里。“我说我背得动,一定不会拖队友的后腿。”袁踪明回忆,后来排长看他确实是爱书,就和队友帮他轮流背。这本《辞海》一直被袁踪明保存至今。
1965年3月,袁踪明结束了6年侦察兵生活,转业回到大冶有色,被安排到铜绿山矿上班。打风钻、徒手剥离,做的是最苦最累的工种。
一个偶然的机会,袁踪明显露出了他的能力。一次,班组组织发言,需要一个记录员记笔记。读过几年小学的袁踪明被安排当记录员。发言结束之后,袁踪明主动整理记录稿,把发言内容相似的归类到一起,不同的单列,并把发言摘要单独抄写在记录本上。一段时间之后,检查组检查班组发言情况,组长是当时市总工会主席车文夫,觉得袁踪明的做法非常好,要求推广这种工作方法,并命名为“袁踪明经验”。
恰好这段时间,铜绿山矿广播站缺一名编辑,矿工会主席孙芝轩为物色合适的宣传人才烦恼,车文夫便向孙芝轩推荐了袁踪明。经过面试,袁踪明凭着灵活、麻利的优势被选上。从此,袁踪明开始了艰苦的自学。这是他第一次有意识、有系统地学习。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参观袁踪明创办的根雕厂
求变:艰苦自学,声名鹊起
一个只读了4年小学的工人,要搞文学创作,不是件容易的事。袁踪明的思路非常明确:首先学怎么写好稿子。
当时,袁踪明既要上班,又要自学,每天只睡3、4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用来阅读。他按照“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的思路,读几千字,停下来想一想,写一些文字。1970年,袁踪明离开铜绿山矿,到大冶有色在下陆的公司当搬运工。白天搬完设备,腰酸背痛,晚上回到家只能趴着。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写作,半趴在椅子上,把纸放在地上,趴着写。就这样,坚持每天做学习笔记。到1978年左右,袁踪明的人生笔记写了大概20万字,他心里有了底气。这一年,37岁的他用“燃兮”的笔名写了一篇稿件投给《湖北日报》。没想到,平生第一次投稿就被《湖北日报》加“编者按”发在了头版。
过了一段时间,班组集中学习,恰好学的就是袁踪明的这篇文章。班长见袁踪明没有记笔记,问他:“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好吗?”他说:“很一般。”班长很生气:“你写得出来吗?”他说:“我努力一下应该可以写得出来。”班组的人都笑话他吹牛皮。不久,《湖北日报》的稿费单寄到了公司,稿费10块。大家这才知道,前几天学习的文章真是袁踪明写的,对他刮目相看。
之后,袁踪明有大量的文章见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湖北日报》等大报都有,发表的文章以杂文为主,也有散文。他的书法、绘画也日见功底,20世纪80年代初,他成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作协会员、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并当选省杂文学会唯一的黄石籍理事。
2000年3月19日《黄石日报》刊发的美术作品《黄石老文化人》
求新:退而不休,自费推广黄石文化
1992年,袁踪明从有色公司退休,但他退而不休。受《湖北日报》邀请,到黄石记者站跑新闻写稿子,还在《黄石日报》评论部担任过编辑。再后来,袁踪明开始创业,成为黄石艺术品市场早期的开拓者之一。
1997年,袁踪明在文化宫旁的郁香巷租下一间6平方米的房子,开办一家名为“工蜂巢”的文化作坊,发挥自己的书法美术特长,设计制作门牌、挂牌。后来,作坊的规模扩大,袁踪明成立了沧海广告有限公司,同时创办了沧海根雕艺术厂、沧海文化沙龙,宣传代售黄石画家、书法家、根雕艺人的艺术作品。
袁踪明平时生活很节俭,但对文化事业舍得投入。1999年,上海市徐汇区举办桂花旅游节,受上海旅游局之邀,袁踪明组织黄石20多位从事根雕创作的艺人去上海,宣传黄石的文化和艺术。袁踪明自己承担了此行产生的食宿交通费用。时任黄石市文化局局长刘元成非常感动。2000年3月19日,《黄石日报》刊发了刘元成创作的《黄石老文化人画像》系列之一,画的就是袁踪明。刘元成评价袁踪明是“农民的本质,工人的品质,军人的气质,文人的素质”。
袁踪明的一些文章被编入国家级和省级的杂文集,如他的作品《争个“好人”的称号》被收入《湖北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丛书——《时代的脚印》。但是袁踪明自己从未出过作品集。黄石文化名人李声高先生多次劝说袁踪明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袁踪明写了一篇《答声高》表明心迹:四十年来爱弄文,野狐谈禅颇丰盈,赧颜细检百万字,没有几篇可传承。“我就是很普通地来到人世间,很普通地走掉,能健康地活到寿终正寝就很幸福,至于留不留名就不重要了。”袁踪明说。
原载于《东楚晚报》2018年2月27日第十三版
链接:南湖堤的兴废
作者:李震 李洁 王婵媛
编辑:卢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