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书法家汪敦银的艺术之路
汪敦银,男,1964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院创作员。其作品入展中国美术馆《荆楚墨象》;荣获第五届湖北省政府黄鹤奖书法创作奖,湖北省六届书展一等奖,湖北省第七届书展一等奖,湖北省第十二届、第十四届楚天群星奖书法银奖,“屈原杯”国际书法大赛一等奖,“清风墨韵”一等奖,“世界华人颂炎帝”一等奖和书法报年度佳作金奖等。2015年,他以小楷作品《书斋雅赏》(内容为《前赤壁赋》等四篇)参加第十一届国展,获优秀作品奖。
小楷,是极其精致的。而你难以想象的是,这位写得一手精致小楷的书法家,曾经是白天与田地相对,耕种在山野之间的农民。第一次走进汪敦银家,扑鼻而来的是墨香,客厅里是厚厚的一沓沓各种规格的宣纸。走进他的书房,阳光照在房间的大板桌工作台上,而地面上,为了保证墨迹快干不粘连,他升级了自己的烘干设备,铺着一个自动加温的大木板。书架上是各个年代的字帖,而更多的,还是自己作品的收藏。汪敦银的工作台上,有自己正在研墨的墨汁,他说,写小楷,要墨块研墨,方能控制墨汁的浓度,研墨的过程,也是练腕力和定力的过程。
我们邀请汪敦银现场写一幅字。他站定,提笔,挥毫就是小楷的诗词《西塞山》,整个过程短短几分钟。他写字极为专注,提笔就入定,周遭世界和他无关,目光和心念全都在眼前的字中,落款、印章一气呵成。他的字好,印章也好,还会石雕和木雕,问到这些技能何以练成,他呵呵一笑说:“这就好比外科医生拿手术刀,要快、稳、准,我们写字,刻章,雕刻,也都是一样的道理。没有捷径,无非是天赋加上勤奋的练习,达到心手合一的境地。”
一位农民,如何成为了一名书法家?汪敦银向我们讲述了他和书法之间的往事。
一支毛笔,激发少年爱好
1964年,汪敦银出生于大冶农村,父亲是村里生产队的一名会计。那时候,母亲和奶奶都要干农活,父亲就带着只有四五岁的汪敦银到生产队上班。父亲做账用的是毛笔,写的是小楷,工整漂亮,看汪敦银闲着没事,就塞给他几支毛笔,一沓旧报纸,让他写着玩。父亲这随手一塞的举动,启发了汪敦银对书法的天赋。
起初,汪敦银也是拿着毛笔照着父亲的账本有样学样地比划。慢慢的,父亲看他写得不错,就开始指导他如何将字写得更好看。一个毛头小孩写毛笔字,路过的乡亲看到都啧啧称奇,再看字的间架结构,连连称“好”。受到鼓励的汪敦银,自然是越发喜欢写字了,成天就坐在父亲的会计室的报纸堆里,就着一个小方凳写字。
上小学后,因为字写得好,汪敦银很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班级里的黑板报,学校门口的“五一”、“十一”宣传栏,几乎被他一人承包。十岁的时候,作为家中长子,汪敦银开始帮着父母挣工分。那时候,放牛可以挣工分,汪敦银就一边放牛,一边写字。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汪敦银当时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许多的笔和纸。父亲给他一毛钱,他拿去买了粉笔,一盒粉笔刚好是一毛钱,粉笔被小心地藏在衣柜里,用了几根,还剩几根,汪敦银心里都记着。每天上学路上,汪敦银走到哪里写到哪里,乡亲家的大门,学校的门,他都写了一遍。放学的时候,邻居的老婆婆看到他就喊说:“哎呀,你又来了,我刚擦干净。”
多年之后,因为对书法的热爱,这段贫苦的日子在汪敦银记忆中留下的反而是最美好的记忆:每当大雨过后,老家的青石板路好像宣纸一样闪闪发光,汪敦银爱在那些光亮的路面上写字,太阳一晒又干了,继续写上好看的字。
那一刻,一个年少的孩子忘记了买不起粉笔的忧愁,忘掉了放牛挣工分的苦闷,忘记了邻居老婆婆的大声嚷嚷,完全沉浸在一笔一画的惬意中。
自学路上,幸遇名师点拨
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的汪敦银回家务农。他白天种田,晚上就埋头写字。没有纸,就挑着箩筐到机关单位去借报纸练。
1980年,《黄石日报》的“西塞山”专栏征集读者写专栏名称,汪敦银在一张信纸上写下“西塞山”三个字,一个月后,作品见报了,他还收到五毛钱的稿费。汪敦银高兴得不得了,那五毛钱,他一直舍不得取。大约是这件事,让汪敦银和家人意识到写字并不是一件无用的事,它也能创造价值。
在自学的路上走了十几年,汪敦银一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书法训练。1983年,他第一次接触到古人的碑帖,这是一本影印版的柳公权《神策军碑》,是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之一。古人书法的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扑面而来,汪敦银第一次感觉到面对古人的书法高山仰止。一种强烈的想法涌上心头:还想学得更多。
1985年的一天,口袋里揣着父亲给的30元钱,汪敦银去了武汉。走到黄鹤楼下,看到那里有一个黄鹤楼书画社正在招周末培训生,他毫不犹豫报了名。每周六上午学习,其他时间,汪敦银就在武汉做搬运工挣生活费。因为期待着每周一次的书法学习,当搬运工背着水泥,汗流浃背、腰酸背痛,汪敦银也不觉其苦。那时候,给他授课的老师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曹立庵和陈义经。在名师的指导下,汪敦银开始专业性地临帖,临摹唐代颜真卿的字帖,一段时间之后,曹立庵老师鼓励他说:颜真卿的字已经学得不错了,可以改学钱南园。
如今,两位老师都已仙逝,但那珍贵的半年学习,他们对汪敦银的辅导点化,润物无声,一直滋养着他的书法道路,陪伴着他,即使是面对生命中更大的考验,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
生活窘迫,绝境中获师友相助
1987年,汪敦银参加了湖北省首届书法大赛,他写的是1米长、20公分的小楷长卷,获得大赛三等奖。书法作品获奖了,汪敦银也渐渐在黄石书法界有了一些名气,但是他的生活依旧贫困。
汪敦银做农活不是很成功,种地、养鱼,收益都不是很好,但物质上的窘迫没有让他放弃对书法的痴迷。为了补贴家用,他白天拼命干农活,夜深人静,等妻子和孩子都进入梦乡,他就偷偷起床点灯,继续练字。静坐书桌之前,与古人相对,思接千载。书法,就是从已逝时间,把自己的新生换出来。从王羲之换神韵,从颜真卿换气度。
2001年,汪敦银遭遇了巨大的坎坷。那年的腊月十六,他帮忙给一位老乡家盖房子,中途房子突然垮了,他的左腿被压断了,住院月余,伤口一直没有愈合,有截肢的风险。为了治病,家里的钱都用光了,亲戚朋友也借了个遍。绝境之中,汪敦银在病房里给李声高老师打电话诉说困境。第二天早上,李声高老师就来医院看望他,还发动黄石书法界朋友为他募捐。前辈们、书友们捐赠的一千多元解了汪敦银的燃眉之急,经过进一步治疗,他的腿保住了。
躺在病床上近两个月,汪敦银一直在思考未来的生活该怎么办。那时候,汪仁镇上医院两位医生朋友非常喜欢他的字,一直跟他学书法,他们给汪敦银出了一个点子,他们先垫资几千元帮他在汪仁镇上盘下一个门面,这样就可以养家糊口。2002年元旦,在朋友的帮助下,汪敦银的广告牌小店开张了,第一个月就挣了八百元。随后,生意步入正轨,完成了东方山弘化禅寺里所有碑牌、匾额、对联及长廊书法,2009年,李家坊隧道的巨型“虎”字就是他刻的,磁湖北岸的很多石刻都出自汪敦银之手。
这次转折,让汪敦银体会到,生活陷入绝境,如果不放弃,有朋友在,就有绝处逢生的希望。
一举成名,斩获国展最高奖
随着事业的起步,一家人终于走出了生活困境,汪敦银也有了自己独立的书房,买到心仪的笔墨纸砚,也有经济条件走出黄石,去全国各地参加一些书法比赛。
2007年,汪敦银获得人生第一个重要的全国大奖,屈原杯国际书法大赛一等奖。凭借书法作品,他获得了一万元奖金,荣誉感和自信心倍增,随后获得过很多全国大奖。
2015年,汪敦银投稿全国第十一届书法作品国展。小楷作品《书斋雅赏》为苏东坡的《凌虚台记》《超然台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作品获国展最高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书协副主席孙晓云评价汪敦银的作品:“细观此幅小楷,有晋唐之风骨,亦有元明之温润。”孙晓云评价他是“有天赋的,心静的,踏实的。通过作品,我能看到他于传统书法心追手摹,志存高远,感受到他写字时的安宁和幸福。”
2017年,为迎接十九大,中书协举行“百人写百篇”的大型活动,即:从中国历史上选100篇美文,选中国一百位书法家进行书写,所有作品将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中书协向汪敦银发出了邀请,作为楷书的代表,请他书写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为人民服务》。这幅作品长3.6米,宽1.5米,汪敦银花了2天时间写完,中书协看后非常满意,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珍惜当下,倾注全部精力创作
在知天命的年纪,汪敦银过上了年少时梦想的生活:以书法为生,与书法为伴。
从5岁到50岁,尽管人生经历了很多坎坷,但最庆幸的是,在书法的道路上,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恩师益友的鼓励和指点。
成名了,慕名寻来的人也多了,但汪敦银坚持不教学生,不带徒弟,他将全部的热情倾注在创作上。每天早上,准时早起,一顿早餐之后,他会在汪仁镇的街道上走一走,转一转。
回到家中,不需要焚香品茗,就开始了新一天的书法创作,窗外的阴晴冷暖打扰不到他。每天,他会雷打不动地书写8个小时,或者更久。
其心愈简,其志愈坚。书法已成为汪敦银生活中的常态,犹如走路、呼吸一样,与他的生命结为一体。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汪敦银说,他最享受、最珍惜的就是现在的状态:全心投入书法创作,每天沉浸书写,就是最好的时光。
原载于《东楚晚报》2018年3月10日第十二版
链接:“愚人”袁踪明的逆袭人生
作者:李震 李洁 王婵媛
编辑:卢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