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剧名角汪美丽

李震 李洁 黄石档案 2022-10-15



京剧名角汪美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梦想



人物小传

  汪美丽,1950年生于阳新,毕业于武汉戏曲学院京剧科,国家二级演员、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黄石市戏剧曲艺家协会顾问,京剧名师。1972年,调入黄石京剧团,1993年至2000年,担任黄石京剧团副书记、团长。先后出演传统戏《秦香莲》《凤还巢》《白蛇传》《玉堂春》;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等。曾先后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寇春华、刘长瑜、赵燕侠、孙毓敏等同台演出,她扮相秀美、气质典雅平和,擅长青衣。2010年5月27日晚,汪美丽在磁湖剧院举办了一场名为《京韵未了情》的京剧专场演唱会。2010年被黄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授予“黄石市文艺工作特别荣誉奖”。



天赋与成长


1950年,汪美丽出生在阳新兴国镇白杨村,父亲是医生。在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中,她排行第五,却是女孩中长得最高的,一米七的身高,让她从小就很出挑。

 

和京剧结缘,也许是命中注定的。上天给了她一副好嗓子,汪美丽从小就喜欢唱歌。1959年,全家搬到沙洋农场,她和妹妹在农场的子弟小学读书。也是那一年,中国著名的京剧花脸叶盛茂等一批京剧演员“下放”到沙洋农场,他们成立了“沙农剧团”,在子弟小学上课,选拔优秀的京剧苗子培养。

 

叶盛茂是“富连成社”的科班弟子。“富连成”这个名字,在梨园行中,是响当当的,“富连成社”创办于1904年,是京剧教育史上公认的办学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科班。叶盛茂到沙洋办剧团的消息不胫而走,周边12个县市的观众都来一饱眼福、耳福。

 

1960年初,“沙农剧团”进行了一次公开选拔,年仅十岁的汪美丽参加选拔。当时,老师问,会唱戏吗?汪美丽说,不会,但是我会唱歌。他们就说,唱个歌儿吧。汪美丽就唱了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他们一听说,音准不错。然后让她念了几句普通话,随后就让汪美丽回家等通知。没过几天,家里就收到通知,汪美丽竟然被剧团录取了。


汪美丽接受采访

 

10岁的女娃,要走京剧这条路,家里是不同意的。面对女儿的坚持,父亲对女儿只默默说了一句话:“路是你自己选的,你要自己走下去。”汪美丽去了剧团,才发现唱歌和唱戏不是一回事,且嗓子好只是入门,身段才是基础,必须天天压腿,练功。跟着叶老师,每天五点半钟起身,喊嗓子、拿顶、下腰、跑圆场、打靶子、走扑虎、跑虎跳、扎键子。严师才能出高徒,那时候学戏,基本功做不好,是要挨打的,富连成社有句话:“富连成,也是打出来的,唯有那些打不倒的,他们一直站在舞台上。”对于一个10岁的女娃来说,太苦了,汪美丽也曾打起退堂鼓,又犟脾气不想被父亲小瞧了,自己选的路,只能自己走下去。到了1960年9月,在叶老师的推荐下,这批京剧苗子被推荐去了武汉戏校京剧科培训,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在汪美丽面前展开。

 

在武汉市戏校京剧科,汪美丽跟随蔡建文老师,学习《苏三起解》《贵妃醉酒》等梅派剧目。戏校毕业之后,汪美丽回到“沙农剧团”。



青春与辉煌


1972年,汪美丽调到黄石京剧团,师从国家二级演员王砚萍。1976年,黄石京剧团改编赶排了歌颂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革命先辈的现代京剧《八一风暴》。在这部现代京剧中,汪美丽出演女二号周玉莲。《八一风暴》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连着近三个月,在黄石剧场,天天晚上演出几乎都是爆满,那时候,一张京剧票是两毛钱。汪美丽回忆说:“第一次体会到唱红了是什么滋味,那时候流行一句话是‘三万三,拐个弯’,我们这个剧,卖票的收入就是三万三,在当时来说,对于一个地方的剧团,非常了不起了。1976年,普通的工人,月收入大约只有30多元。”

 

《八一风暴》之后,黄石京剧团进入辉煌的全盛时代,那是一代人的热血青春,一代人的辉煌。黄石京剧团又创作演出了《怒吼吧,黄河》《三月三》《女皇梦》,排演了传统京剧《野猪林》《秦香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目。1981年,著名戏剧家俞振飞亲笔题写院名的“黄石京剧院”建成,京剧院门前的马路被冠以新京路(后改为京华路)。

 

1980年初,黄石京剧团抓住黄金机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向京剧名家张君秋、赵燕侠、刘长瑜、孙毓敏、胡芝凤、关正明、郭玉昆等拜师学艺,还定期选派优秀的青年演员到北京戏校、中戏进修。汪美丽印象最深的是刘长瑜的黄石示范。

 

1986年10月,湖北省第七届运动会正在黄石举行,同一时间,黄石京剧院上演京剧《辛安驿》。场内座无虚席,演出落幕时台下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掌声,全场起立,热烈盈眶。汪美丽有幸与京剧名家寇春华、刘长瑜同台表演。汪美丽回忆,刘长瑜此行是受黄石文化局的邀请,为戏校的科班学员做示范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在演出结束之后,刘长瑜对黄石京剧团的演员们表达了感谢,她说:“我们合作得很好。”汪美丽无限感慨地说:“名演员和青年演员的演出,是一次辛苦的传帮带,却说是合作,这是一种多么谦逊、可贵的精神啊!”

 

站稳舞台之后,汪美丽演出主角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先后出演过《玉堂春——苏三起解》中的苏三;《贺后骂殿》中的贺后;《红灯记》中的李铁梅;《白蛇传——游湖、断桥》中的白素贞;《红娘》中的崔莺莺;《狸猫换太子》中的刘妃。1987年4月,时任黄石京剧团团长的刘元成带着剧团演员参加全省戏曲新秀大赛,他们推出了桂汉庆主演的参赛剧目《闹龙宫》。演出大获成功。11月7日,《闹龙宫》获得全国总决赛9.98分的优异成绩,演出时间37分钟,观众掌声四十余次,谢幕达7、8次,轰动京城。作家曹禺先生盛赞:黄石儿女十六七,鳌头占尽世无匹。汪美丽还曾跟随剧团远赴西班牙演出。也是在《闹龙宫》的舞台上,汪美丽意识到,这个舞台上,你不能做一辈子的角儿,当绿叶的时候,永远比当红花要多得多。


汪美丽戏妆

 

1990年初,京剧的辉煌似乎是一夜之间逝去的,年轻一代开始喜欢上流行歌曲,校园民谣和摇滚,京剧的观众越来越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京剧团体都感受到了不景气的浪潮,很多团体陆续解散。1994年,汪美丽开始担任黄石京剧团副书记、团长。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剧团,一个滚滚向前的时代。剧团进入市场,国家只拨60%的工资,其他部分自筹。汪美丽接任团长之后,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怎么发工资。那时候,黄石歌舞团很多成员走上了自主办学的道路,但是京剧团怎么办?钢琴、小提琴、声乐、舞蹈有人学,可是最初京剧演员走出剧团,想靠带学生都难,因为没人学。

 

汪美丽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既然京剧市场暂时失势,那就看市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当时上海国家话剧院演出了一个话剧《孔繁森》,市场反响很好。汪美丽将剧本的改编权买回,带人赴上海学习。然后,抓住历史机遇,和市芳园娱乐有限公司联合,投资五万元,组建《孔繁森》剧组。1995年8月4日,大型话剧《孔繁森》在市文化宫新剧场举行隆重首演,市四大家领导出席首映式,该剧连续演出40多场。京剧团演话剧,是创新,而对于汪美丽这个团长而言,话剧《孔繁森》让剧团有了收入,演员又能凝聚在一起。

 

《孔繁森》成功了,汪美丽决定趁热打铁,做传统戏。1996年,他们排演了传统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更让汪美丽记忆犹新的是,1998年童话京剧《小金贝》的创作演出经过。《小金贝》是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国家一级编剧习志淦编剧。这部现代童话京剧,让当时的青年演员刘宝童、白燕等脱颖而出,他们都是后来在国家京剧舞台上绽放光芒的京剧演员。

 

1999年年底,黄石对文艺团体进行了改革,提出“撤三建一”方案,决定撤销市京剧团、汉剧团和歌舞团,组建黄石市歌舞剧院,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一批戏曲人才无从着落,武汉京剧团捷足先登,将刘童宝、刘志欣等一批青年京剧演员招致麾下,白燕被北京京剧团作为人才引进,那一年,汪美丽已经49岁了,不再是站在舞台上的黄金年华,她选择内退。

 

2000年,黄石京剧团正式解散。一代人的青春在这一刻,解散。回顾那些年,一代人的青春岁月,激动人心的场面,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教戏与圆梦


2018年12月,采访汪美丽,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剧团解散了有18年了,记得很清楚,2000年的时候,好多人哭。一个团体,大家在一起几十年,忽然就散了!”退休之后的汪美丽很快就转变了身份,从演员汪美丽,团长汪美丽,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汪老师。

 

这些年她桃李天下。她的学生,来自不同年龄,在各类京剧比赛中,斩获金银奖无数。她指导的票房,2016年斩获“和平杯金牌票房”,湖北省金牌票房,黄石市文艺先进社团。学生陈若菁曾经获得“和谐中国艺术交流展演活动少年A组戏剧项目金奖”;詹晗玥获得第三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三等奖;邵奕铭5岁跟着汪老师学习京剧,6岁获中南五省少儿才艺大赛金奖,9岁获湖北省小梅花少儿戏曲大赛业余B组金花奖。而她所带的京剧班身段班班长胡宝英演出的《锁麟囊——朱楼》一折,在天津和平杯比赛中大秀了一把。

 

她教戏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也喜欢自己琢磨。她还参与了中国第一部小学京剧教材的编写。这套教材由《徐九经升官记》作者、国家一级编剧习志淦主编,汪美丽是编辑组成员。该教材全书一套六册,前三册已完稿付印,后三册计划2019年年内成稿。

 

除了教学,汪美丽还有一个舞台的梦。她常说,自己入门京剧是学的《玉堂春》,但是从来没有演出过全本的《玉堂春》。全本的《玉堂春》几乎囊括了京剧旦角西皮二黄唱腔的全部板式,尤以《女起解》《三堂会审》二折精彩备至。 从艺半个多世纪,《玉堂春》中的经典二折,汪美丽只演过《女起解》,未演出《三堂会审》,是内心的一大憾事。在60岁这一年,她想圆梦。

 

2010年,在黄石建市60周年的时候,汪美丽也刚好是60周岁,2010年5月27日晚,汪美丽在磁湖剧院举办了一场名为《京韵未了情》的京剧专场演唱会。她特邀著名京剧演员杨宏达、黄健,曾经的黄石京剧团的演员和乐器班,共同演出了10个节目。演到《玉堂春》中的“三堂会审”一折的时候,汪美丽将自己也唱哭了,那是一个梦,从少年到老年。演出结束,全场掌声雷动。

 

采访中,我们问汪美丽老师一个问题:“京剧的春天还会回来吗?”

 

她陷入沉思,轻轻摇了摇头。这些年,我们似乎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但是京剧诞生、繁荣的土壤毕竟已经不同了啊。那么,现在的京剧进校园,真正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培养更多的京剧名家和京剧演员吗?汪美丽摇摇头,她说: “不是,京剧进校园更多的是培养欣赏京剧的观众,让孩子们去了解传统文化,去触摸传统艺术,有观众,这个市场,才可能繁荣。而目前京剧最大的问题是观众的流失。”

 

那么,欣赏京剧,有什么好处呢?唱了一辈子京剧的汪美丽说:“爱戏的人就知道,京剧真的太美了啊。舞台上,京剧的一颦一笑,都在节奏里,都在一定之规里。你看梅兰芳的手势,多漂亮啊,梅先生的每一个手势,都有阴阳平衡之美,都在一个子午线的平衡上,眼神和手,得有弧度曲线。唱戏的人,气质都不一样,站立行走,皆有方圆,还没开口,仪态已经加分。”

 

唱了一辈子戏,学了一辈子戏,也一直在教戏,这辈子,和京剧牵绊了那么深的缘分。汪美丽说,就是喜欢啊,为了唱戏,辉煌的舞台生涯拼搏过,清贫寂寞的时候忍耐过;看着京剧被人们喜欢,被人们遗忘,又重新被人们想起;看着身边唱戏的人一个个远离舞台,看着曾经的伙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少次动摇,却一直不舍初心。剧团解散十八年了,曾经的京剧团的伙伴们在每一年的春节,还是会去票房辅导,和票友同台演出,大家和年轻时候一样,对镜贴花,扮上,唱《玉堂春》、唱《白蛇传》,唱《贵妃醉酒》,唱样板戏,订的两个小时的京剧演唱会,常常唱到四个小时以上,有一次唱到了凌晨,还久久不愿离开,那是一代人的青春与荣光啊。在凌晨的时刻,人们久久难舍的,是那时候的青春吧!那是多么辉煌灿烂的青春时光,那些青春时光,定格在这些戏里。如果你的青春,也曾和京剧相遇,你一定会理解,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感,那份对京剧之美的依恋,那是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原载于《东楚晚报》2019年1月21日第19版(见报稿有删节)



李俊:用画笔温柔地贴近世界


教育家董纯才回乡调研记


孙中伟:音符跳动的人生


作者:李震  李洁

编辑:卢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