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昊 崔强 编辑 / 霜雪 全文 7322 字 创业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几年前,全民创业的气氛,让整个行业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资本、创业者、用户都裹挟其中,用户由于滞后市场,还算冷静,当然不乏先锋用户,即做 PMF (产品市场匹配度)的那一部分用户。2015-2016 年是 To B 行业亢奋状态的顶点,直到 2016 年下半年,这股热潮才开始减退。创业者谨慎了,投资人也短暂逃离了这片领地,To B 归于平静。去年(2019 年),这个行业有所回暖。在这段起伏的时期,投资人对 To B 的本质认知度在不断提高,对于 To B 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更关注。他们对 To B 有了更加清醒的认知:
To B 是慢工出细活的事情;
To B 是可以带来收益的行业;
To B 行业的收获,必然要经过长期耕耘。
To B 领域的创业,一直是大家不断思考的命题,对此,崔牛会创始人崔强与《SaaS 创业路线图》的作者吴昊有了这样一场关于“To B 创业的本质”的探讨。在探讨开始前,牛透社曾请教吴昊,To B 创业的本质是什么?他回答说,是追求增长速度和生存环境的平衡。全文主要内容:1.如何打造一个好的产品2.企业快速扩张的问题和策略3.SaaS 行业如何提高个人产量4.如何形成商业的闭环以下为正文,全文有删减。 对于创业而言,前提与核心是产品,而企业对产品的运营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产品创意及研发。在这过程中的运营,是先找5个用户试用,以此打磨产品,毋需销售的介入;产品验证。将产品卖给20个客户。该阶段仍然没有销售的介入,因为此时产品存在缺陷的可能,销售人员会出于成交量的考量,将有缺陷的产品推销出去;产品营销。20个客户使用后,将产品沉淀到足够成熟,所有销售进场进行大量规模化营销;扩张。产品的销量达到年均100个客户,整个产品的运营过程结束。效率提升。
那么,产品验证到什么程度可以进行推广?这里就涉及到 PMF(Product Market Fit 产品市场匹配度)。第一个 PMF 的阶段 ,是从验证阶段过渡到营销阶段。这个阶段,要让销售团队对产品本身的品质有一定的把握。产品验证阶段的标准是,由产品经理或 CEO 将产品成功卖给10个客户,而不是免费试用。如果客单价处于两万元以下,标准可以是销售20套。 这个阶段没有销售策略存在,需要依靠产品价值达到目标成交量。产品初步可售卖后,销售团队就要总结销售策略,财务人员(1-2人)需要协助销售团队进行毛利模型的测算。销售策略要形成文字,同步完成主要的销售工具,包括演示产品的方法、演示PPT、公司宣传视频和少量客户鉴证视频等。此阶段的目标是“人均单产”达标,即单个销售产出能够覆盖成本。业内对 PMF 的另一个说法是在营销阶段的尾声,销售额累计到两三百万。在此基础上,销售团队能快速进入角色,短时间内能够达成交易。这也证明验证阶段取得的市场成功可以复制到更多的市场、更多的客户。从而,开始下一个阶段——扩张阶段。
02
企业快速扩张
扩张阶段
产品进入市场时,获客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推式。即市场的推广,让客户得到教育,主动找产品;第二种,拉式。即销售主动跟客户取得联系,获得客户。选择哪种获客方式取决于企业产品以及产品与同类竞品的关系。另外,企业会根据产品大小、复杂度选择销售策略,主要有四种:第一种,产品客单价在1-2万元,采用电销方式;第二种,产品客单价在2-10万元,采用直销方式;第三种,产品客单价超过10万元,采用解决方案销售方式(KA 销售);第四种,代理商,这种方式的应用与否取决于产品触达客户的方式。如果产品需要在当地教育市场,并且客户通过线上方式难以触达,需要取得这些客户直接的联络方式,交付过程需要本地化交付,这种条件下,就要用代理商的方式。代理商的利润模式需要精心设计,让代理商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比如:提供定制内容或者代运营,最后代理商收取的利润就是这部分付出所得。而不能让代理商与 SaaS 公司在 SaaS 的订阅年费或续费中分得利润。因为这次疫情的影响,从长远来看,电销模式前景更好,包括远程服务、远程合作、远程签约等。电销模式的标准是比较容易且低成本完成的,包括管理和人才培养。直销模式,销售人员需要外出拜访,这让管理变得比较复杂,需要思考团队激励机制和运营方法。直销模式对于团队成员的个人素质要求更高,因为直销的销售方式比较复杂,对于销售人员有不同的要求。这造成了创始团队在直销的模式下会面对管理难,成本高的问题。企业在扩张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陷阱。目前,投资人虽然已经认识到 SaaS 模式,To B 行业 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行业,但几年前,投资人认为 To B 的增长也可以像 To C 一样快。这种想法和要求会传递到创业公司,创业公司 CEO 也都很有进取心,想快速发展。但是追求速度,很容易让人急躁,从而导致创业者容易在两个方向(产品和销售)陷入陷阱。 第一,产品方面产品还没有形成闭环,即产品投入的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市场费用还没有形成闭环,就去开发第二条产品线,甚至同时开发第三条,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情,很多公司在这里栽了跟头。对于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 CEO 的考量是,SaaS 企业耕耘的是垂直的市场,一年的利润最多能达到2亿,而投资人对企业寄予了将来做更大的市场的希望,至少要让投资人看到做更大市场的可能性。虽然失败的可能性更高,在这种想法的促使上,企业还是开始研发第二条、第三条产品线。能坚持打磨一个产品的企业比较少。第二,销售方面前期从创意阶段、验证阶段,过渡到营销阶段,营销阶段要用3-5个人的小团队完成销售标准模式。 这个标准有较好的人均效率和纯利润,并且在成交流程、人才、团队达到可以复制的程度,才值得进入扩张阶段,去培养更多的团队带领者,招更多的销售,去复制团队,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实际操作中很容易遇到陷阱,比如去年企业业绩是1000万,今年的目标是3000万。这就需要规定什么时间应该招多少人才,这些人要出多少业绩才能完成今年3000万的目标。如果没有形成标准模式,就会造成招进来的人才发现效率不高又离开了。企业不断在做招人-离开-招人-离开的过程,耗费了大量的工资成本却没有产出。貌似销售团队不应该亏钱,但事实上在扩张过程中是有可能亏钱的。如果前面没有形成好的标准模式,就匆忙进入扩张阶段,结果可能就是扩张失败同时浪费成本。这就是产品和销售两个团队最容易掉进的两个陷阱。接下来是扩张的节奏如何把握的问题。扩张的过程中,节奏点的判断和把握可以根据一些方法去做。比如,可以用财务会计的方式,会计分两种:第一种,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根据国家的《会计准则》和《税法》来做的一套账目,根据这套账目来算整个团队的营收平衡。理论上,企业每个月都需要算出在多大产出情况下能养活多少人的团队。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又不强,有一定的滞后期,整个账目的出炉要等到月末,甚至下个月10号,第二种,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方式需要找到一套好的、比较容易操作和符合逻辑的财务模型,这套模型的核心不是符合会计制度、会计要求、税务局要求,而是符合企业内部的一套财务管理的体系,这套体系会输出人均效率。比如销售团队人均效率一个月要有5万的产出,如果达到5万,整个销售团队就会给公司带来纯利润,如果低于5万,带来的纯利润会很少甚至赔钱。但是在不断招新人的过程中,人均效率就会有所降低,尽管很多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仍无法跨越这个障碍。因为大家会考虑到新人的加入,人均效率的降低也情有可原。在这个过程中,决策人没有理性的数据认识。可是,人均效率一降再降,该怎么办?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人效。公司在做大规模扩张之前,应该对人效有很清楚的认识,设立一套有指标的预警体系,让扩张过程处于可控状态。若人效能做到6万,在扩张期需要设立一个底线,比如,底线是4万,如果低于4万,所有的团队成本增加都控制住;如果是低于5万,就是一个警戒线,成本不能加,但也不用减。关于决策,思路是让决策人看到数据,刺激他做出感性决策。当然,企业也可以在团队还没有开始扩张的时候,就设计好预警体系。在人效指标的设计上,也可以结构化处理。比如,入职1-3个月的员工,其人效的情况,平均开单率;4-6个月的员工的人效情况;6个月以上的员工的人效情况。这些指标与成交周期有关。当有更结构化的指标之后,就能够更具体地判断企业团队的问题。企业扩张时要注意人效的考量。而对于扩张的节奏,需要对“营销”和“管理”有清晰的认知。 纷享销客创始人罗旭说过“营销在于创新”,后面还可以加一句“管理在于沉淀”。在营销上,大家都在追热度,直播火了,大家就搞直播;短视频火了,大家就做短视频。但是,对于追热度的行为,都是先追的人(企业)获得了流量的红利。入场的人(企业)多了,流量就会均分,这就是创新的重要性。在管理上,多数情况下不是依靠天赋,而是依靠经验。换句话说,若管理者没有带过100人的团队,让他突然带1000人,肯定会出问题。管理者需要成长的过程,管理能力的成长是阶段性的,以18个月甚至两年、三年为一个周期。这个过程中,没有经验、没有足够的认知,就会出现问题。若一个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他便无法感同身受。只有当他在某个地方摔过跟头,看到另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的时候,才能感受这个人当时摔跟头的状态和心理状态。真正的感同身受是身临其境过的人才会有的。 在企业扩张的过程中提到了“人效”,当产品随着企业逐渐走上正轨,这当中的人效如何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