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中的用友生态
编辑 | 燕子 排版编辑 | 译之
全文 1870 字
“生态即业务”,年初和用友网络董事长兼 CEO 王文京在聊生态时他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深以为然。
2020 年和 2021 年中国 SaaS 大会上,崔牛会一直在强调生态的重要性,对每一个 SaaS 厂商而言,“生态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再小的 SaaS 厂商也需要生态”,也有 SaaS 创业者问我为何是必答题?为什么需要?从业务的角度来看,自然也就回答了生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今年用友把生态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了一级部门。其实,不只是用友,有不少头部厂商今年纷纷把生态业务调整到一级战略部门,这是之前从未见到的,这也代表了一种趋势,共赢、共创和共生的趋势。
昨天,用友的生态大会上发布了 2022 年生态策略。我结合自己的观察,聊一聊传递出来的核心信息。
从“轻”到“强”
王文京认为,从信息化到数智化,这两个时代在生态发展方面有着很大的变化,前者的生态规模与合作深度都没有后都那么大、那么深,相当于“轻生态”发展;而数智化时代的生态则进入到了“强生态”的新阶段。
“轻生态”和“强生态”是一个很好的对比,一来是让大家感知到之前生态的状态;二来是感觉到在当下生态的变化。在强生态中其实还有三个词,连接、共创和协同,这其实是给强生态做了定义。生态之间的连接密度,一改之前售卖产品的弱连接,到产品相互集成的网状连接;无论是集成还是被集成,围绕客户需求来共创的频度;协同的广度,覆盖产品、销售、服务等全过程。
生态的进化
从 1988 年至今用友经历了 1.0 财务软件时代、2.0 管理软件时代、3.0 企业云服务时代,与此对应是生态的模式也在变化。
1.0 时期建立了渠道型生态,用友的销售生态可谓是国内最强的销售生态;
2.0 时期,用友建立了服务型生态,更准确来讲是渠道型+服务型生态叠加,联合伙伴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0 时期,用友希望打造“聚合型生态”,基于用友 BIP 平台与产品,与各类伙伴一起,营建全球领先的企业服务生态,共创、共生、共赢。生态分成了三个模式,渠道型、服务型和聚合型。
“用友 BIP 打造聚合型生态”,产品的演进和形态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生态的模式。在演讲的开篇,王文京首先讲到了用友 BIP 的两个定位,“数智商业应用级基础设施”和“企业服务产业共创平台”,一个是针对客户的,一个则是针对伙伴的,以双轮驱动的模式提出,背后的逻辑都指向了高质量的增长。另外,扩生态和占市场、强产品、并购投、提能力一起成为用友 2022 年五大战略任务,足见生态在用友战略中的份量和位置。
四类伙伴
在发布的内容来看,用友 2022 年重点推进与四大类生态伙伴的合作,分别是 ISV 伙伴、专业服务伙伴、战略伙伴、开发者,用王文京的话是用友生态要做到,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有担当。不论是集成还是被集成,与 ISV 的合作速度要加速、和专业服务伙伴要合作有深度,对应着有质量、和战略伙伴一起共同创新场景,扩大合作的规模、向开发者开放商机和技术资源。
在建设生态的过程中,四大生态支持体系其实是支持最后一个“有担当”,来保障生态的落地,规则透明的商业信任体系、产品与方案使能的赋能体系、资源开放的利益保障体系和组织、研发、商机和服务一体的运营协作体系。
这段话看着有点拗口,拆解一下:四类伙伴,四个标准,四个体系。1. 政策一致,规则透明,让伙伴知道如何合作;2. 真正提升伙伴的商业和技术能力;3. 让伙伴可以明明白白地赚钱,清清楚楚地分利;4. 建立了生态本部、属地生态组织、配置生态专员,组织上保障了生态的落地。
写在最后
2021 年用友发布的生态关键词是“聚变”,今年发布的关键词是“融智聚力”,也升级了五大生态计划,详细的生态细节我并没有在我的文章里详述。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改变,积极的改变和持续的进化。我曾经在朋友圈里发过一段话:“生态即业务。一直有 SaaS 企业的生态负责人在问我,这个标准如何定。既然把它定为业务,一定是要与增长挂钩,在质不在量。切忌喊口号式、搞运动式的生态。”
生态即业务,从“轻生态”到“强生态”,这是 SaaS 时代的特性,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行业也会越来越尊重专业的分工,没有一个厂商可以完成所有的事,合作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互换,而是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式的合作。
不论是客户、伙伴还是用友自身,“竞”和“合”的边界在模糊, 随着价值交付的过程从过去一次传递变成了技术叠加式的传递,每一个参与其中的角色都会形成重复博弈的过程,这就要求生态一定是一个共生逻辑,而非过去“你有我无”的零和博弈。
————【推荐阅读】————
SaaS 资料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