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大学名师:王立群用繁体字竖写板书,上课经常萌句横出






很多同学从小就看王立群教授的《百家讲坛》,王老师讲起历史来博学多识、幽默风趣。

在逆袭进入双一流高校的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是用繁体字竖写板书的老师。

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王立群博览群书,专攻研究,却也“萌”句横出,时不时冒出些“时髦”词汇吸粉无数。




 在现实里读懂书

读书对于儿时的王立群来说,是件“奢侈事儿”。
他8岁承担起全家的做饭任务,13岁为了接受教育不得不变成“农民工”,以干活来换取上课的机会。
1966年,在一所小学做代课教师的王立群第一次见到《史记》。
1965年参加高考,王立群报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但没等发榜就在开封市的一家小学当起代课教师,每月工资30.5元。
7年时间里,他教过语文、数学、书法、美术,甚至还教过音乐——他用一星期学会了脚踏风琴。
1978年,中国恢复招收研究生,高中毕业、没上过大学的王立群决定直接考研。
“当时最头疼的是外语,我高中时代学的是俄语,丢了14年,重新捡起来非常不易。”王立群说,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俄语》教材,啃了大半年,竟然考过关了。
政治考试没有教材,全靠市组织部发了3本政治经济学宣传小册子,很薄,他一天啃一本。“政治课一共复习了四天,考了91.5分,是我考得分数最高的一门课。”
1982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留在河南大学任教,开的第一门课是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就包括《史记》。央视海选《百家讲坛》主讲人时,他凭着对项羽的独到解读胜出。
2006年,《百家讲坛》上开始出现王立群的身影,《王立群读史记》《王立群说成语》等节目深受大家喜爱。他也因在节目里讲述《史记》的独到见解而成名,为大家所熟知。“《史记》中很多原文我都能背下来,但我不能那么讲,必须转化成现代汉语。”
“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现实。人们往往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但我的体会,常常是现实让我读懂了《史记》。”是生活的苦难教会了他忍耐和自强不息,让他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与历史产生了共振。
常年的潜心读书培养出了王立群儒雅的气质,谈吐慢条斯理,品性温润如玉。有人称赞王立群的书房一整面墙都是书,他自己却颇为得意地纠正,“谁说的?书多的四面墙都放不下。”
 网红国学大师
“2009年,因为重度冠心病,我做了第一次手术,3月份心脏做了2个支架,4月份又做了4个,现在我带着6个支架。”
身体的衰老并没有阻止他思维的向前。王立群从1992年便开始使用电脑,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学者之一。如今已是七旬老人的他还仍然活跃在大众视野,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持续散发着学者的魅力。他在新潮的app里做领读人,在今日头条上保持高频率更新。
王立群的《百家讲坛》深受大家喜爱,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将厚重的历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出来,以今说古、以古喻今,将经典传至寻常百姓家,以新解读讲述新时代的新文化。
王立群并没有与时代脱节,常常用“暖男”等一些时髦词汇在节目中给大众作出解释和指导。
他将学术品位与大众口味相结合,扎实的史学知识,再配上浅显易懂的语言功底,尘封的历史被缓缓揭开。他深刻地挖掘语言的内涵,贴近社会热点,取材于日常生活。这种文化的“回归”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王立群在自己的微博里也十分活跃,时常回复一些网友关于历史问题的疑问,甚至还会与网友讨论研究百度网盘该如何使用,态度和善,平易近人。
虽说王立群教授多年来一直在做文化普及类节目,比如他站上《百家讲坛》;给《中国诗词大会》做点评嘉宾;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国史演义》录制《汉高祖刘邦》等等。
但他大多数精力还是用在了学术研究上,“我一直坚信两句话,电视是普及之路,学术是立身之本。”
做节目,他有一个明确的宗旨,那就是给阅读做导引,将文化普及给大众。
他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究《文选》,之后更是组织起团队整理《文选》,收集散落各代的资料,希望为学术界提供一个具有权威性、集大成的《文选》标注版本。他还研究古代游记,著作《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被誉为“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第一部研究山水游记文体的通论之作”。
除了必要活动,王立群不常外出,而是投入大量精力专心治学、写书。“知识写到书里,将来总会有人看。”这份心无旁骛的执拗便是对历史文化最好的发扬和传承。
媒体评价他如一把慢火,温和、持久。

 从历史视角关照现实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北京参与中央电视台节目制作的王立群老师忧心如焚,为了能让河大学子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关照现在”,他放弃休息,爬梳资料。

在今年河南大学的“开学第一课”中,他带来了精彩的音频报告《历史视角看瘟疫》,追溯古代疫疾历史,讲述先人抗疫智慧。
王立群从我国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文对于疾病疫情的记录开始追溯,例举了东汉末年中原地区一次瘟疫带来的既真实全面又细节到人的场景。
“‘建安七子’一朝凋零,令人伤感。”
他讲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多灾多难,但我们的先人也充满了智慧和力量,通过药物治疗、免疫治疗、隔离传染源等多种方法控制疫情,这些都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
“在人类产生的历史上,我们不断的和瘟疫和流行性传染病做斗争,人类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传染病。”
“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它,只要我们能够正确隔离传染源,增强自身免疫力,我们就能够最终战胜瘟疫。” 
以历史视角来关照现实,从前人智慧中寻找经验,王立群让大家体味到了历史的真切和人民团结一心的温情力量。
在这个特殊时期,他用广博的学识讲述历史文化,以谦谦学者的姿态开民智,抚民心。
既能潜心于“象牙塔”中做学问,又能走上荧屏与大众互动,这样一个严谨治学又紧跟潮流的“萌老头”,谁不喜欢呢?
来源:河南大学微信公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