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烈与冷静 | 黄勇教授《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新书出版,内附购买链接

Godot 热烈与冷静 2023-06-14


"香江哲学书系"总序

 

“香江哲学书系”主要收入中国香港学者的作品,兼及部分在香港接受博士阶段哲学教育而目前不在香港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的作品,同时也收入与香港近邻并在文化上与香港接近的澳门若干大学哲学学者的著作。

相对于大陆的城市来说,香港及澳门哲学群体较小。在由香港政府直接资助的八所大学中,实际上只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有独立的哲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的哲学学科是其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人文学部的一个部分,而香港城市大学的哲学学科则在政治学和行政管理系;另外两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虽然也有一些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但大多在通识教育中心等。而且即使这几个独立的哲学系,跟国内一些著名大学的哲学系动辄六七十、七八十个教员不同,规模普遍较小。香港中文大学的哲学系在全港最大,教授职称(包括正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的职员也只有十四人,即使加上几位全职的高级讲师,也不到二十个。岭南大学是另一个有十位以上哲学教授的大学,其他几个大学的哲学教授的数量都是个位数。相应地,研究生的规模也不大。还是以规模最大的香港中文大学为例,硕士和博士项目每年招生加起来就是十个人左右,其他学校都要少很多。

当然这并不表示哲学在香港不发达。即使就规模来说,虽然跟大陆的大学无法比,但香港各高校的哲学系在国际上看则并不小。即使是在(至少是某种意义上)当今哲学最繁荣的美国,除了少数几个天主教大学外(因其要求全校的每个学生修两门哲学课,因此需要较多的人教哲学),几乎没有一个大学的哲学系,包括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常青藤联盟名校成员,也包括各种哲学排名榜上几乎每年都列全世界前三名的匹兹堡大学、纽约大学和罗格斯(Rutgers)大学,有超过二十位教授、每年招收研究生超过十位的,这说明一个地区哲学的繁荣与否和从事哲学研究与教学的人数多寡没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在上述的一些大学及其系科的世界排名中,香港各大学哲学系的排名也都不低。在最近三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都名列亚洲第一(世界范围内2017年排30名,2018年排34名,2019年排28名)。当然这样的排名具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随意性和多变性,不应过于重视,但至少在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某些实际状况,因而也不必完全忽略。

香港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同其所在的城市一样,即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在香港各大学任教的哲学教授大多具有英美和欧洲各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哲学教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华人,其中香港大学和岭南大学哲学系的外籍教授人数甚至超过了华人教授,而在华人教授中既有香港本地的,也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另外,世界各地著名的哲学教授也经常来访,特别是担任一些历史悠久且享誉甚高的讲席,如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每个学期或至少每年为期一个月的唐君毅系列讲座,新亚书院一年一度的钱穆讲座、余英时讲座和新亚儒学讲座;在教学语言上,除中文大学的教授可以自由选择英文、普通话和粤语外,其他大学除特殊情况外一律用英文授课,这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非华语学生在香港就读,包括就读哲学提供了方便,但更能体现这种国际化的是香港哲学教授的研究课题与世界哲学界直接接轨。

香港哲学研究的哲学传统主要包括中国哲学、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其中香港中文大学在这三个领域较为平衡,香港大学和岭南大学以分析哲学为强,香港浸会大学侧重宗教哲学和应用伦理学,而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虽然哲学项目较小,但突出中国哲学,即使很多学者的研究是跨传统的。以中国哲学为例,有钱穆、唐君毅和牟宗三等缔造的新亚儒学传统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传统连接了起来,并得到劳思光和刘述先先生的继承和发展。今日的香港应该是世界上(能)用英语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最多的一个地区,其中也包括主要从事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学者对中国哲学的研究。这就决定了香港的中国哲学研究大多具有比较哲学的特质:一方面从西方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哲学提出挑战,从而促进中国哲学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则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对西方哲学提出问题,从而为西方哲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相应地,香港学者对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研究,较之西方学者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也有其特点和长处,因为他们在讨论西方哲学问题时有西方学者所没有的中国哲学传统可资利用。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完全是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研究西方哲学,但即使在这样的研究方式上,香港哲学界的学者,通过他们在顶级哲学刊物和著名出版社发表与出版的著作,而可以与西方世界研究同样问题的学者直接对话、平等讨论。

香港哲学的发达的一个方面是其学院化与普及化的结合。很多大学的一些著名的系列哲学讲座,如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每年举办的钱穆讲座、余英时讲座、新亚儒学讲座都各自安排其中的一次讲座为公众讲座,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香港一些大学的哲学教授每年还举办有一定主题的系列公众哲学讲座。在这些场合,往往都是座无虚席,到问答阶段,大家都争相提问或者发表意见。另外,还有一些大学开办自费的哲学硕士课程班,每年都有大量人报名,这些都说明,香港浓厚的哲学氛围有很强的社会基础。

由于香港哲学家的大多数著作都以英文和一些欧洲语言出版,少量以中文出版的著作大多是在台湾和香港出版,大陆学者对香港哲学家的了解较少,本书系即是要弥补这个缺陷。我们希望每年出版三到五本香港学者的哲学著作,细水长流,经过一定的时间,形成一个相当的规模,为促进香港和大陆哲学界的对话和交流作出贡献。

 

丛书主编:王庆节 黄勇

2019年2月

“香江哲学书系”·第一辑书目

黄  勇《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

黄慧英《解证儒家伦理》

贾晋华《从礼乐文明到古典儒学》

张锦青《哲海探骊: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研究》

王庆节《亲临存在与自在起来:海德格尔思想的林中迷津》


《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

黄勇 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19-10

ISBN:978-7-5473-1460-9 定价:89.00元,点击图片购买59.8元



黄勇,复旦大学哲学博士(Ph.D)、哈佛大学神学博士(Th.D),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美国宗教学会儒学传统组共同主任,曾任美国宾州库兹城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宋明儒学讨论班共同主任,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主席;创办并主编英文学术刊物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和学术丛书 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和中西比较哲学;除在有关学术刊物和文集中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各80余篇外,出版的英文专著有 Religious Goodness and Political Rightness: Beyond the Liberal-Communitarian Debate;Confucius: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Why Be Moral: Learning from the Neo-Confucian Cheng Brothers;出版的中文专著有《内向超越与多元文化》《道德铜律与仁的可能性》《自由主义的超越与仁爱政治观》以及《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


黄勇教授


内容简介:

美德伦理本是在西方哲学史上发展出的三种主要规范伦理体系之一,最近有不少学者用它来解释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本书认为,若是用美德伦理的理想形态为标准,而不是以它在某个传统中的某种历史形态为标准,我们甚至可以说儒家伦理是一种比亚里士多德主义更纯粹、更彻底和更本真的美德伦理。但本书的重点不是要论证儒家伦理是一种美德伦理,而是要阐明古代儒家思想对当代美德伦理的发展所可能做出的贡献,包括帮助美德伦理克服其自身的缺陷,帮助美德伦理回应外来的批评,帮助美德伦理对哲学的其他领域做出其特有的贡献等。为此,本书具体讨论了具有美德的人是否只关心他人的外在福祉的问题、美德伦理是否具有自我中心倾向的问题、美德的两难问题、美德与道德责任的问题、动力之知的问题、信欲的问题、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等共十一个问题。


编辑:刘旭

校对:刘旭

───────

相关链接:

【思想争鸣】黄勇: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还是朱熹 | 热烈与冷静

【思想争鸣】黄勇:“信愿”(Besire):儒家与印度教中的道德知识 | 热烈与冷静

【思想争鸣勇:朱熹的形上学 | 热烈与冷静

【卮言自纪】黄勇:道德铜律,美德伦理学与全球地域化时代的中国思想 | 热烈与冷静




阅读·启蒙·智识


热烈与冷静:Reading-Godot

(长按二维码关注热烈与冷静)

投稿请邮件至:liuxuphilo@whu.edu.cn;

xiong_sjtup@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