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再思考 | 这所培养了多位法国总统的顶尖大学,面试都在问些什么?

C计划团队 C计划思辨教育 2021-07-28

教育再思考


写在前面


留学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当我们在给孩子选择未来的道路时,很多家长会考虑留学,那么,世界一流大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我们的孩子距离有多大?今天我们来听听主创蓝方和她的母校——巴黎政治大学的面试官们的访谈。



川普执政一百天。他的贸易政策,究竟落地了多少?他给世界贸易格局带来了什么改变?对哪些国家是契机,哪些是挑战,又有哪些,是赤裸裸的威胁?

现在,有一篇1000多词的经济学人文章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你有三十分钟时间阅读,然后基于这篇文章,就川普的贸易政策做一个十分钟的陈词。你会从何说起?

 

世界各大高校2017年的申请季已到尾声。五月,也是法国名校、巴黎政治大学(下称巴政)本科录取的最后一轮面试。


作为一所政治类精英院校,巴政的本科教育类似于人文社科的通识教育学生们在第一年学习政治、经济、历史、社会学和法律五大学科,大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更专业化的学习,大三则必须去到海外院校交流。巴政的七个校区,基本课程内容一致,但每个校区又有自己区域性问题的研究特长。例如欧亚校区,就会有不少和亚洲相关的课程。

想要申请巴政的国际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可以提交申请。通过初选后,他们都要经历一场口语面试。面试会要求学生们用三十分钟阅读一篇时政文章,而后做十分钟陈述。面试官们基于这一陈述提问,最后则再问一些与申请动机相关的问题。


在这场决定性的面试中,学生们将经历些什么?

作为巴政校友,我们的主创蓝方,也和母校的面试官们一起聊了聊。


国际化很重要,与在地的链接更重要

能通过巴政初试的国际学生,简历往往都非常出彩。他们有的因为父母工作的缘故,从小就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生活;有的则通过各种游学、交换项目,而有着丰富的跨文化生活学习的经历。每个人都曾旅居过很多地方,熟练掌握三四门语言,对全球化有着充分的体验与热情。

不过,不管他们走过多少地方,考官比较执着的,还是在考察他们究竟与在地产生了什么样的链接。


例如那些因机缘巧合而在中国生活、在中国提交申请的学生——考官往往会询问他们到底都通过些什么渠道来了解中国。平时会看哪些中文的电视、报纸?在看哪一个中国的电视频道?中国的文化和这里的人,到底哪里吸引了你?


既然决定要去法国接受本科教育——那你对法国的文化、政治究竟了解多少?你在通过什么了解法国?你知道哪些法国的媒体?他们都有些什么政治倾向?


游历过这么多国家、地区,你的身份认同是什么?你对你血缘上的故土,究竟怀着什么样的感情?你对它了解多少?


作为一个在异国文化生活的外来者,这些跨文化的经历,究竟只是为了装点你的简历,还是可以真正丰富你的人生体验,让你与不同背景的人、文化产生链接,真正让你对国际化和世界公民有所认知和理解?

 

(上图:纪录片《关口知宏之中国铁道大纪行》截图,纪录片记录了艺人关口知宏在2007年以乘搭铁路的方式走遍中国的全过程,有空值得一看)


阅读理解很重要,批判性阅读更重要


面试的重头戏,是学生们针对时政文章所做的十分钟陈述。

对这些从小在国际化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语言并不是障碍。但陈述到底该讲些什么,却并不好把握。


是只对文章大意进行提炼归纳,显示自己能读懂文章?


考官们更想看到的,可能是考生对文章论证逻辑的理解:主题是什么,核心事实是什么;作者提供了正面、反面的哪些理由,依次支持了哪些观点;总的来说,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到底是什么。


结构化的提炼出文章的核心思想,考察的正是批判性阅读的基本功有效把握住作者的逻辑脉络,看清对方如何构建观点,才能进一步评价对方的论证是否可接受、相关和充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不同意见,实现有效和良性的对话。


读懂一篇文章说什么,语言能力很重要,但对信息结构化的整合梳理、批判的理解吸收,可能会更重要。


 知识很重要,知识的积累更重要


考官们针对文章的提问,不是考察学生们对这篇文章涉及到的事实到底有多少了解,更多的要看他背后的知识积累,和他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川普贸易政策的文章。文章里说到贸易保护主义——那到底什么是贸易保护主义,川普现在的政策算是贸易保护主义吗?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川普是民粹主义吗?民粹主义与民主的区别究竟是什么?欧洲的领导人里,谁是民粹主义?勒庞是吗?她的贸易政策主张,和川普的贸易政策有什么相似的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贸易利益究竟是什么?……

对于那些从不关心国际政治,也不关心贸易经济的人,这些问题当然很难。尤其还要用英语把各种ism阐述清楚,更是难上加难。

怎么应试?如何准备?要说简单,也非常简单。保持与这个世界的链接。关心你所在的社会,你的国家,你的地区。时时了解这个世界到底在发生些什么,并且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分析正在发生的一切,形成自己的观点。

如果一个人从小的家庭教育,父母和他讨论的是整个世界,孩子自然毫不意外的会心怀天下;如果学校教育氛围充满着公共关注,时刻保持对国内国际政治的关注又有何难事。


中国现在的教育,距离培养出符合这些世界名校选录标准的年轻人,究竟还有多远?依然还是只有那些从小上国际学校,学习二外,每个假期都有机会出国游学、交流的精英、中产二代,才能奢望考上这样一些精英的院校吗?

又或者说,中国国内精英教育的标准,距离世界名校对精英的定义,还有多远?当批判性思维、公共关怀、世界公民早已成为一流名校普遍的选拔标准时,国内的高考,依然还在以什么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呢?

身边如此之多焦虑的父母,无非都在为第一个距离而焦虑。但如果我们的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不为弥补第二个距离而努力,中产焦虑在有限的精英教育资源和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前,或许真的无解。


最新课程

推荐阅读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的签约作者。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