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用挑剔与苛刻表达对李安的热爱
上海的SFC影城的千人Imax厅里几乎坐满了,也就犄角旮旯还有几个黑点,灯光暗下去,荧幕上出现安叔的脸,还是招牌式谦冲平和的笑容,他祝我们观影愉快。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这部没有大卡司大制作大场面的准文艺片,竟然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这个效果也许是他的华人身份、技术标杆、过往业绩杂糅的产物,安叔有意无意的当了一回营销大师。
我废话太多了,直接说观感吧。这是个没有什么剧透风险的电影,看看梗概你基本就能知道是个什么调调的故事。下面我从技术和故事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先说技术。
120帧的速率+4k的巨幕是最大的卖点,巨幕大家已经不稀罕了,主要是这个120帧。怎么说呢?你现在可以看看眼前的手机,把他转一圈,你看到的就是高于120帧的影像,之所以说它高于是因为人眼的锐利度是无以伦比的,120帧已经是非常接近于现实的观感了。
这种制式给我的第一个观感就是平滑,再加上优秀的3D效果,我感觉前方好像不是个平的屏幕,而更像是被挖了一个洞,通过这个洞口在看另一个空间,那些士兵好像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插科打诨、战斗。在中场休息秀的时候,我真有种置身演出后台的感觉,那个大长镜头好像把你带去了现场,确实是很不一样的感受。
安叔没有说大话,演员脸上的每一块肌肉的震动,都摆在你眼前。
好,接下来要说不好的话了。
那就是,这种形式压缩了大部分风格化的可能。
一切都太清晰,太赤裸了。
如果你有用单反拍照的经验,那一定知道有一种格式叫Raw,翻译过来就是生肉,这种格式最大限度的保留影像的信息,尽可能还原现实,然后摄影师会拿着这个格式处理成各种效果。
《比利林恩》给我的就是这样Raw的感觉,大部分的画面都是“低反差”的,无论高调还是低调,反差度都很小,好像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干预,你看到的,就是几个月前在片场李安看到的,这种“观摩”的甚至是偷窥的效果,可能就是李安想要追求的吧。
但,电影本身就不是一种真实的东西啊。就是因为现实太清晰、太没劲了,所以人才会那么痴迷于电影啊。
我瞬间想起了教父,在那个著名的开头里,马龙白兰度抱着一只猫,从黑暗中慢慢隐现,就像一个灵魂从泥沼里爬出来,这种强烈的风格化,才是电影感啊。
你能想象在那个房间里如果一切都纤毫毕现会怎么样么?我想象不出来。
当我们说一个电影很真实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呢?
我想指的并不是它在视觉上很清晰,而是人物的性格、心绪转换都非常自然顺畅,他的每一个行为都说服了你,你在心里说:“对的,他只能这么干”。真实,是通过说服建立的,高明的说服。
艺术家制造真实,而不是呈现真实。
比如《土拨鼠日》,这是个现实中绝不可能发生的故事,但每个看完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被说服,真是个又真实又扯淡的故事啊,好电影。
接下来说故事。
之前我说了几句《少年pi》的坏话,就是因为我不满意Pi的故事,我不知道,自从李安开始痴迷于技术突破之后,他无与伦比的讲故事能力似乎下降了,这部我觉得依然没有过关。
这是个线性尺度上推进很小的电影,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在叙事上也是通过闪回,和现实的世界形成平行,和平世界的一些东西让主角联想到了战场,意思我Get到,虽然没有人死亡,但美国这个和平战场也许不比枪林弹雨好多少。
在叙事上我最不满意的是人物,比利林恩从开头到结尾的内心转变太过隐晦与不明显。一开始迷惑到最后用坚定战胜了迷惑,我觉得没太说服我。除了主角,其他人的性格也几乎没什么变化,这就导致电影的叙事显得很平,不瞒你说,我有一两次都有点打瞌睡了。
温吞而细腻的叙事是李安的特点,但我不明白两段很长的悍马车里的文戏对故事推进有什么作用,他与家庭特别是姐姐的桥段也缺乏表现力。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与那个啦啦队姑娘的关系,哪怕是一见钟情也不会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如胶似漆了吧,这个感情转换对李安这个注重火候的大师来说竟然是可以接受的,我不太明白。
我之所以非常推崇《饮食男女》,就是因为所有的人物经过2个小时的叙事,都站到了自己最初的对立面上,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竟然感觉不出任何的突兀,就这一部作品,就足以让李安登上叙事大师的位置。
但这样的功力在这部电影里我没有看到,人物的转换没说服我,比利林恩从开头眼圈就是红红的,到结尾还是红红的。他确实是个让人感觉很楚楚可怜的男孩,李安挑演员的直觉确实牛逼。
再就是战争的主题,伊拉克战争离我们真是太远了。我作为中国人无法感受到那种战争的伤痕,理解这样的事件需要一种集体心理,国内的观众很难建立起这种东西。
至于一些讽刺大众文化、媒体的桥段,我觉得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讽刺与抨击不能成就一部电影。《饮食男女》《断背山》讽刺了什么么?没有,它就是表现人那种迷人的、复杂的可能性,这才是有艺术价值的东西。
希望以上这些纯个人的挑剔没有败坏你看这部电影的兴致,即使没有120帧和4K,这部电影也是值得一看的,也许就因为是李安,我才会有这么多废话吧,还是推荐大家进电影院,我回去后要把常规版本再看一遍。
无论如何,李安曾经带给了我们那么多牛逼的作品,我这两天做节目,重新看他的所有作品,依然会被易先生的悲怆和埃莉诺的哭泣感动的热泪盈眶,安叔在我心中的地位不会改变,他依然是最贴近我心灵的——导演与智者。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果您要转载,给署个名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