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迎来送往的十字路口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在我的脑海中,最近总浮现两个特别的位置,都是十字路口,也具有类似的功能和形态。这两个十字路口,都是在离我的家乡第三次老屋很近的地方。每每想起来,总有各种复杂的情绪在里面不能自拔。
其中一个路口在我家的北边,一出村口直接就能看见,也经常会走到那里去散步。另一个路口很小,也不起眼。近些年来只是几次重要仪式感的时候,我才伤心地经过那里。一年四季傍晚或夜晚的时候,走到这两个地方似乎都有一些异样的害怕,倒不是因为旁边都有坟莹。
城市里的十字路口太多,也都是很相似的,最多是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但绝对不会产生那种悲哀而痛苦的感觉,更不大会有那种特别的专门仪式感,至少在我的人生中是这样的,所以:本篇文章只限定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我的老家一公里范围内的物理意义上的十字路口,或许,这两个并不算大的十字路口在我未走出农村前的时光中占有相当重要而特别的位置,尤其,近些年来这种感觉更为明显而深刻。
十字路口,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也会人为地被附加一些意义。有些比如是一个座标式的建筑,有些是举行好多种仪式的地方。有些是各种商品或人情往来的交易场所,有些是相亲时的见面和分别地点。
我家坡下右拐一点很小一个十字路口,在村里公坟东北方向,其实更像一个丁字路口,因为另一端是地头,地与地之间专用的一条小道,平常并不会走大车的,也不会专门或经常行走人。只有两边地里劳动时才会过那里。所以,像是一个三岔路口,更有些像概念模糊的十字路口。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被附加了特别的仪式感用途。
可我家北边那个十字路口就有所不同的,那里是连接附近几个村子甚至是两县交界的十字路口,所以,人流量和车流量比较大,而且,十字路口虽然不大,但还有些坡度,拐弯较急的话,会有危险的。到秋季时,因为玉米比较高也稠密一些,会挡住另一方向的视线,所以,经常会发生一些小的交通事故。2017年国庆节时,在那里前后不到十分钟就发生了两起交通事故,全是因为车速过快,没看清对面方向或十字交叉方向的来人或来车,还有一辆小车冲翻到我家地头。当时我们正挖玉米中,十分的危险。好在,这起事故中,司机只是腿被碰伤,并没出重大事故。通过吊车很快就挂起来,还能开到修理厂,确实万幸。但也说明,十字路口不只难以选择,有时,也会有危险的。
村里人去世和纪念都要在十字路口举行送别和祭奠仪式,这是一种十分悲伤的行为。我也在十字路口以亲子或亲人的身份送走了四位亲人,在过去三十年时光里。如今岁月蹉跎,家乡的十字路口的多种多种功能已经在弱化,但这种重要的仪式感依然在需要时悲伤地进行。
所以,回老家去,总喜欢走在北边那个十字路口,继而更喜欢向北漫步,一则是那边比较清静,行走的车和人不多,二是风景更加地优美一些。而那个路口东西向是交通主干道,也是我有事经过才行走的,而不是我散步时的主要行走路线。当年,上初中时也走过那条路。
人生十字路口很多,有时,会存在难以选择或选择错误的时候,但我更喜欢向内心感觉踏实的方向走,毕竟,那才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记得小时候,有一种说法,谁家生了孩子,男主人在次日早上走出家门,到最近的十字路口时,碰到的第一个男性即认为孩子的干大,不管对方年龄大小,也不管对方结婚有孩与否。或许,还有走出家门碾盘跟前碰到的第一个成年男的说法。为了呼应这篇文章的主题,我特意将这个地点演绎成十字路口。这好像更有道理些,应该是寓意着孩子的领路人。或许,假如没走出家乡的话,孩子干大和孩子亲爹多半都会从这个十路口走向自己的归宿,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在这个或漫长或短暂的过程中,不知会多少次经过这个十字路口,也不知会是什么样的经历和心境,尤其想到以后会以某种固定仪式感经过那时。
这个十字路口的几边,都是庄稼地,一年四季大部分时候会有不同的庄稼,呈现不同的开或败状态以及农民们劳动的场面。我也曾经通过那个十字路口来回碾麦场或地,或是去学校。这一切曾经都是那样的熟悉,也曾间接地经历过人间生死。这个路口非常地小,一般也不会有大车经过,所以,相对安全一些。一无例外地,这两个十字路口,旁边不远处都是村里的公坟,都埋着曾经在这两个十字路口多次穿梭过的村人。结婚迎亲队伍走过那里的时候,也会有放炮撒花之类的仪式感。相比结婚来说,送丧时经过那里寓意会截然不同。一个是迎来,一个是送往。不过,这都是大多数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或形式。
北边这个十字路口,近年来,我走的次数更多一些,能看得清楚的时候也多一些。尤其过年,站在村口路边,看着不远处十字路口几个方向来往的形形色色的人,猜测着他们要去往何方,或者从哪个方向过来,抑或是碰到熟人或等到要接的亲戚,将会是种种特别的感觉。寒来暑往,清晨薄暮,雨露艳阳,十字路口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感觉。
这两个十字路口,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形成的,但历经多少年风雨,却一直在顽强地提供着路的基本功能和一些人生仪式感的重要作用。想着曾经在那里主持过某些仪式感的人们,最后也会从那里静静地通过,走完自己的人生仪式感,或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十字路口本身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四通八达,指导交通,分离疏散和信息交互。所以,好多消息或热闹都来自十字路口,好多仪式感也都在十字路口进行。同时,十字路口也是最让人感觉迷惑和伤感的地方,尤其难以做出选择的时候。有时,徘徊多久,也未必能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或者,做出的选择,终究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来偿还。
这两个十字路口,对我的成长岁月来说并不具备特别的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但也是在我的人生中占有相当的地位。那主要是在我少年之后,多次走过那两个十字路口,直接或间接见证过许多人生的悲喜仪式感,所以,也算得上是我从懵懂少年开始走向理性成熟的地方。
十字路口,也会有亲人的守候和送别,更会有夕阳西下时,散工回家的背景,也会有雨中走向四面八方的众生态,和摇曳生姿的呜咽。
这两十字路口,全离我家距离很近。而且,处在一个直角两边上,斜边之上却没路的。我也很少在同一段时间内,需要从一个十字路口走向另一个十字路口。前一个十字路口完全是村子之内行走的,另一个十字路口是要走出或走回本村的。两十字路口,一个向内一个向外。
迎来送往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的迎来送往。过去到现在,甚至到未来,多少人曾渐渐地走近它,多少人又会渐渐地走远它。但,它依然在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职责,低调地做着一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领路人。十字绣式赠言:你来,我欢迎;你走,我不送。
作者简介
李 强,1972年生。一个客居西安的凤翔人,故土情结很浓。喜欢品读文字,体味人生百态。
精彩悦读
责任编辑:辛 克
文字审核:李 强
征 稿 启 事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5.作者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6.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组稿编辑进行初审,经编辑讨论后,决定是否发表。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稿件一经推出,作者可自行订阅“时光捡漏”公众号查看。若自投稿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7.编辑有权按照各栏目标准对稿件内容进行取舍、修改、编辑和配图。作者若对文中配图有特定要求,请投稿时将配图以附件形式一并发送。
8.“时光捡漏”微信公众平台获得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作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通过微信红包(或代缴电话费)为作者发放稿酬。为了鼓励中学生的文学爱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直接按照打赏金额的50%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
9.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返还期为7天,请作者耐心等待。
10.请投稿作者添加编辑微信领取稿费: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