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杏园,我梦中的故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芳菲随笔 Author 大美凤翔芳菲随笔
田野:杏园,我梦中的故乡
不知何年何月?你从何处匆匆而来? 将一个诗情画意的村庄抛洒在这片黄土地上。你留下的符号是那么与众不同、令人浮想联翩。我常常苦思冥想,也许过于久远,你的古老而优雅的气息已无从感知,但我骨子里的热血依然澎湃着,流淌着与祖辈相同的基因,试着去聆听那遥远的回声。
试想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一群先民从远方游荡而来,落脚于雍水河的南岸。此地乃东西走向的地带、属于彪角古镇集市之所在。再往东南越上一台塬,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片平整的土地一望无际。但见杏花朵朵,分外妖娆,先民大喜,不免诗兴大发: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先民吟罢,脱口而出:就叫杏园了,好名字啊!遂于此处安居乐业。
从此以后,杏园子孙后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女织男耕,其乐融融,俨然一个世外杏源。
杏园,一个注重血缘传承的村子,纯正而保守。自建村以来,杏园竟然无一户杂姓人家,至今保持着清一色的田姓,一脉相承。我不止一次的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神秘力量如此强大?是孤傲中开启了排外模式?还是在瑟瑟发抖中把村庄收缩为一团?杏园一直孤零零地站在那里,静默不语。祖先一辈辈被埋葬在了脚下这块黄土,化为尘泥。飘飞的魂灵、带着幽幽的杏花香,烘托着他们艰难坎坷的一生。只有他纯正的血统得以世代遗传,永不间断。“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杏园,一个弹丸之地,沉淀下来的特质与周围村庄截然不同。这里民风强悍,以争强好胜,勇猛精进论英雄。在土匪出没,流寇突袭的年代,小小的杏园城池很少遭遇抢劫,这得益于城池之坚固,更因为杏园威名在外,歹人不敢轻举妄动。记得小时候听爷爷讲,杏园虽则只有一条街道,五、六十户人家,然而筑有高城厚墙,加之四周壕沟壁垒,众人夜晚呐喊值守,方能吓退毛贼,确保一方平安。杏园人从来就养成了豪杰气概,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为了输赢以决上下,战个你死我活也在所不惜。
杏园人安于清贫,顽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既然灵魂扎根于这块黄土,一生一世就不曾分离,不论贫穷与富有,灾荒与丰年。祖祖辈辈的汗水浸透了这块土地,也养育了一代代人。
杏园,一个曾经小有辉煌的地方。据考证①,古丝绸之路的一支由凤翔东到田家庄,折向南至彪角,过杏园,越阳平,一路向东到蔡家坡,再东至长安。不管考证结果如何,至少说明过去彪角到杏园、阳平是一条主干道。官道路漫漫,人来又人往,杏园过客多,熙熙复攘攘。杏花村里,人强马壮,周围粉白色的杏花怒放,摇曳多姿。假如你骑一匹快马向南奔驰,途中偶遇“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的一定是梦中的杏花村,她曾经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另据文字记载②,清雍正年间,凤翔县共分为39里402甲。其中就有杏园里,辖彪角、杏园、朱家凹、李家塬、沈家坡,共9甲。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杏园是如何统领这么多人的?一个小小杏园村的背影足以令我们仰望和惊叹,如果不是地理位置的优越就必有不同凡响之处了。如今,我们只能从仅有的史籍中去窥探杏园的星星点点,更多关于杏园的故事早已淹没于历史长河中了。
杏园,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家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杏园造就了这里的人遇善不欺、遇恶不惧的性格特点。直率好强、不怕失败、不献媚不奉承、单打独斗也毫无怯意。这些特质,使无数当代年轻人雄赳赳的走向了外面世界,去寻求美好的生活。
斗转星移,时光流转,杏园已经找不到一棵杏树,满目杏花盛开的景色永远停留在我们的梦里。后来的交通要道早已把杏园撇在了穷乡僻壤,繁华落尽在过往云烟中。这里已经沦落为凤翔平原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子,归属于彪角镇沈家坡村二组。
现在,只有本村人还记得她的大名——杏园,一个杏花簇拥的美丽地方。
注:
①《陕西凤翔境内古丝绸之路考略》,2009年第6期。
② 《凤翔县(清代、民国、新中国)行政区划》来源于凤翔县地方志。
作者简介
田野,陕西凤翔杏园人。今在知天命之年,重拾一支拙笔有感而发。虚度多少年华,终能闲享缕缕清风,笑看天边云卷云舒。酸甜苦辣人生路,品尽世间百味情。
精彩悦读
责任编辑丨 辛 克
文字审核丨 李 强
公号维护丨 魏晓兰
长
按
识
别
捡拾生活点滴,留存美好记忆!
欢迎加入『时光捡漏』原创文学平台,编辑部将于8月中旬举办第三期线下读书会,敬请关注,欢迎参加!
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编辑微信: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