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利 | 挖玉米
秋风起兮瓜果香,雁南归兮恋故乡。活泼可爱的秋姑娘悄悄地给乡村田野送来了丰厚的礼物。黄灿可口的香梨,脆香甜润的冬枣,红活圆实的苹果,毛茸诱人的猕猴桃,仿佛一夜之间都约好了似的,纷纷蹦蹦跳跳地来到人们跟前,争先恐后地展示她们的美丽笑容。
沉醉在秋风荡漾的早晨,看着空旷寂寥的田野,过去挖玉米的情景犹如放电影一般浮现在脑海中。
那是十多年前,除了小麦,玉米也是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到秋收秋播,农活就像打仗一样繁忙,紧张,累人。
那天早饭后,爹去村上砖厂上班,临走让我和娘去把村子北边八分地的玉米挖了。我踏着晨曦中的一缕湿润,迎着东天的一抹桔红,拉着架子车匆匆忙忙地向那片地赶去。
路上,我心里不停地犯嘀咕。虽说多年来一直没少干农活,可一个人挖玉米还是头一次,能行么?我一遍遍地问自已。
很快,就来到地边。早晨的阳光还感觉不到温暖,甚至还有些清凉。快枯黄的玉米依然昂首挺立,在清冷的晨风中瑟瑟发抖。露水润湿了玉米叶,潮湿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晨风掠过,沙沙作响。
知道今天的“浩大工程”,我不敢怠慢,抓起镢锄(关中西府农村用来收玉米的一种小农具),二话不说就挖起来。我微微俯下身子,左手抓住玉米杆,右手抡起镢锄,一来用力,二来凭借惯性,用力朝玉米杆根部挖去。(分寸,方向要瞅准,不然会挖到脚上。每年都有这样的事故发生。)锄头扎进土里,身子朝前一倾,锄头顺势一抬,左手一提,玉米杆就挖出来了。然后挺起身,随着左手慢慢地转动,右手挥着镢锄,砍去须根,抖掉土块。这样做,种上麦的田地才平坦、保墑,没有大块玉米根在地里乱滚。为了节省时间,左手提着刚挖的玉米,一步迈到另一棵玉米跟前,先立住,再把两棵玉米抓在一起,像刚才这样再挖另一棵。手大的话,一回可挖三四棵。我手小,只能挖两棵。左手抓着两棵玉米杆,右手用锄头勾住根部,依次在地上排放整齐,便于掰玉米棒。
大约十点,太阳渐渐收起早晨的温暖,慷慨大方地赐予人们热情奔放的豪情。额头不知何时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粘粘痒痒,皱一下眉头,还有些刺痛。可能是抡锄头时带的泥土落进头发里,感觉像有虫在爬。我趁转身回望成果的功夫,舒展了一下酸痛的腰。环顾四野,蓝天如洗,阳光明媚,飞鸟欢唱,秋收繁忙,一切都绘成迷人绚丽的丰收景象。
娘不知什么时候来地里开始扳玉米棒。手没闲着,她抬起头笑着说:“你劲还大滴很!累了就歇会儿。”说完又低头忙开了。我笑着说没事。
娘虽然这样说,可我知道,庄稼活宜早不宜迟。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再说秋收、秋播和夏收、夏播一样,都是龙口夺食,耽搁一时都会影响紧随其后的种麦工作。想到这里,我急忙又开始“战斗”起来。
刚才还在我面前趾高气昂的家伙纷纷败下阵来。玉米叶的沙沙声不时在耳畔响起,额头的汗珠承不住来回地晃动,扑簌簌滚落下来,有些钻入眼睛,酸涩难忍,有些则趁人不备,跌入黑黝黝的土地里,转眼就溶入大地的怀抱。也许,这就是"汗滴禾下土"的真实写照罢。
太阳不觉已快升到中天,热辣辣的阳光,粘腻腻的汗渍,麻痒痒的划伤,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趁机袭来。趁喝水的空,我抬头看了看剩余的玉米,还有少半。看看胳膊,被玉米叶划出了许多红道道,有些地方还渗出血来,隐隐作痛。原本红活圆实的手,经过劳动的洗礼,像鸡瓜一样佝偻着,难以伸开。指头肚,手掌心,不知什么时候磨出了水泡,白白的,一碰就钻心得疼。左手没有握镢锄,稍微好些。
娘在在后面不紧不慢地扳着玉米棒。看我停下来,就喊到"慢慢挖,挖不完还有下午哩,急啥。"我知道,她心里比我还急。尽快把地腾出来,种上麦子,收播工作才算尘埃落地。不然,遇上秋淋,错过最佳播种时间,麻烦不说,还会影响来年的收成。
中午时分,万里无云,火辣辣的阳光尽情地挥洒着奔放的热情。偶尔拂来的清风,怜惜地抚去身上汗滴,又悄无声息地带走了满身的疲惫。望着整齐排放的玉米杆,我情不自禁地露出开心的笑容。抬起右手,看着磨破的水泡,通红的手掌,我默默地说,比起爹娘的辛苦,这又能算得了什么?泥土,灰尘,草屑,混和着汗水,早就凝结成厚厚的黑痂,粘在手背上,在无声地告诉我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
快了!快完了!就像大海中航行的帆船看到岸边的灯塔一样,我心里不由地一阵窃喜,终于盼到希望了!看到最后几棵玉米杆还在负隅顽抗,我不由地一鼓作气,哗哗哗地挖个不停。当最后一棵玉米杆倒地时,我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想到我一上午会独自干完这项工程!
这时爹也下班顺路过来帮忙。我们先把装满玉米棒的架子车吃力地拉到路边,然后就开始扛玉米杆腾地。顾不上劳累,爹扛起一抱玉米杆就向地头空地上走去。我学着他的样子也扛玉米杆。谁知硬硬的玉米杆压在肩头,咯得骨头钻心地疼。这还不是难受的,玉米叶刷在脖子上,就像锉子在锉一样,直往肉里钻,太难受了!
随着玉米杆簇拥在地头,地很快就腾出来了。"下午就可以种麦了。"爹一边立玉米杆,一边舒心地说着。
民以食为天,农以地为命。是啊!收获了秋季,就是接受了上苍对辛勤榢穑的慷慨馈赠。播种了希望,就是撒下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渴望。
光阴如梭,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看不到昔日的秋收场景了。可那时的心路历程,早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在人们的心中刻下了一道道挥之不去的烙印。
张兆利,岐山县雍川镇马江初级中学教师,爱好文学写作,愿结交各位文友,共同采撷红尘中的美丽,分享生活中的感动。电话:13892484181
精彩悦读
责任编辑丨 辛 克
文字审核丨 濯 尘
公号维护丨 魏晓兰
捡拾生活点滴,留存美好记忆!
欢迎加入『时光捡漏』原创文学平台,编辑部将于10月下旬举办第三期线下读书会,敬请关注,欢迎参加!
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编辑微信:google198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