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小刚你确实越来越讨人厌了

怼怼 抛开书本 2019-03-30





之前的《芳华》删了又删,很无奈。书本团队里有一位编剧、电影从业人员,一直是冯小刚导演的死忠粉,《芳华》点映因为工作繁忙没能看成,但在映后时他说了一句话:“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险些泪洒全场。现在上映阶段,这位刚粉四刷《芳华》,虽然书本评分对它褒贬不一,刚粉本人也承认《芳华》有缺点,但是小书本一直坚持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允许多样评价,所以今天发一篇刚粉同志“很水”的吹捧文,但是不代表抛开书本的“立场”哦。





《冯导你确实越来越讨人厌了》

文/怼怼

  排版/刘小黛


写在前面:


1.我是冯小刚导演的死忠粉,如果你不爱看他的电影,现在就可以关掉了谢谢!


2.文章未涉及过多剧透,放心食用。


3.这篇影评倾注了我过多个人思想呈现,也花了不少心血,所有言论与公众号无关,如果可以,请闭上你或许充满垃圾话的嘴,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4.如果冯导您看到了这篇文章,请一定见谅我是行业工作者,为了避嫌,我不能过多地在我的社交软件将对您作品的喜欢全部倾泻。


5.公众号的主人是一个清贫的电影爱好者,我们也有一个不富裕的电影放映计划,如果觉得有趣,还请关注!(😕说我么)



鸿鹄有志飞万里,鸦雀淡然逗母鸡


四刷芳华,是为了拼凑感同身受的画纸。


电影上映前夕才看完了原著,作者严歌苓女士微妙的文字组织间无时不刻不在告诉着我这是一段克制与被克制的岁月,我也更愿意用更克制的语言去写这篇评论。


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位一生做尽好事,为了别人燃烧自己,却在最后把自己烧成了炭,也没能照亮任何人的傻子——刘峰同志。在这里我用同志称呼他,是因为我敬佩这样的人,放到那个年代,对他的最高称谓亦或如此。


无论是打样原著还是品味电影,我似乎能看到叼着烟眉头紧锁的冯导坐在导演椅上大口咗烟回想着属于他自己的过往——那一段少数人才有过的文工团回忆。



讳莫如深的剧本构造为什么在透露着你的怀念?


那时候大多数人都在为了建设毛主席思想下伟大复兴之路奋斗不止。袖套上的红映衬着温暖阳光下土黑瘦弱的脸庞,公审台上罪恶的眼泪,红旗车里坚毅的眼神相得益彰。


那是一个需要好人的时代,好人如刘峰会帮即将结婚的战友亲自做沙发以做贺礼;好人如刘峰会把自己的求学机会让给他眼里比他更需要的战友;好人如刘峰会在变革之际仍信任过时的人情世故。同时那又是一个不需要好人的时代,因为好人太恶心,他做的事鄙夷的人做不到;因为好人太罪恶,他拿的标兵高官之后拿不到;因为好人太少,他所有的行为红袖套跟绿帽子看不到。


矛盾的人设在那个年代并不矛盾,正如电影中一样,文工团吃着吃腻了的饺子,却还有很多人喝着稀糠米粥。



蒸蒸日上的市场背景下为什么还要讲过时的老旧物件?


电影上映后很多阿姨叔叔终于走进了影院,三刷时身边坐了一位老年大学的老师(马先生)和一位退休的朝鲜翻译(刘先生)。


映后刘先生自阐几度泪目,很怀念那时的生活:有歌唱,有舞跳。用他的话说可谓大伙一起把酒喝,欢欣鼓舞搞建设”。


马先生更夸张看电影的时候他带了一袋小橘子(目测20个),看完后全吃完了刘峰犯错误那一段一口吃掉了一整个橘子



他们深知岁月在他们的脸庞刻下痕迹,一道又一道,再也回不去了,或许支撑他们走进影院的仅仅是口口相传的《芳华》说着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爱情,那时的温暖,别样的分别...


影片结束后只有我们三个留下来看到最后,两位老人不顾保洁阿姨们奇怪的斜视,站起来用力鼓掌,是那种特别老式的双手合握,不出意外我已经快5年没见过这种特别过时却又充满仪式感的鼓掌了。


泪光闪烁间我确定我可以看到他们眼里早已逝去的那一抹红色,那是一抹血与青春的红,他们在那个年代思想虽然被圈养,可快乐却是写在脸上的,这很矛盾,却很真实。


一起走出影厅的时候马先生自言自语:我好怕我看不到这部电影,年纪大了,看不到就要忘了...”



审查边缘的红线不能碰,为什么你还要做这样的冒险?


我承认这是我写过最浅的影评,电影被诟病最多的也是“太浅了”“浮于表面了”。


我们在这样的和谐世界下一定要学会管中窥豹,这也是电影在无时不刻告诉我们的,冯导请一定要原谅我太爱你的作品,以致于我只能浅浅地聊聊。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期待你的下一次尝试,我会一直是那个冯裤子的号角。


          

          




更多精彩文章:

《猎凶风河谷》:当你距离死亡六英里

十年恩怨再回头,看《追龙》前你必须知道的小tips

 信仰灼烧,耶稣在钢锯岭

今天的朋友圈被“黑”屏了

我不是潘金莲:所谓刁民的无谓上访

书 | 莫里康内:电影的另一个世界

平遥深秋的电影故事(一)

平遥深秋的故事(二):这天,我和偶像一起过生日


书本放映:

书本映后手记:一位传奇老者的今生哲思

高分纪录片《生门》無錫专场展映

评|《时间去哪儿了》:看贾科长金砖五国玩转生命时间

评|《天梯:蔡国强的艺术》:放在当下院线,它值10分


苹果用户扫码打赏

豆瓣/微博:刘小黛

关注“抛开书本”,评论艺术电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