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谈声音的加工

庚润 脑人言 2019-07-04

撰文/庚润

编辑/茄子


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如果你的回答是“因为有耳朵”,那就未免太片面了。耳朵只是“听”这个过程的第一站,要识别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还需要几个非常关键的区域。下面,请各位看官坐稳扶好,我们即将进入声音加工的世界。


简单地说,耳朵在“听”的过程中起到了提取声音信号的频率信息的作用(主要由耳蜗完成),即做傅里叶变换,虽然这只是“听”的第一个阶段,但耳朵的构造之惊奇、设计之巧妙(图1),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关于耳朵的构造和功能,并不在今天的旅行范围之内,我们再找时间细细说来。

图1 耳朵的结构(pinna:耳廓;auditory canal:耳道;tympanic membrane:鼓膜;ossicle:听小骨;cochlear:耳蜗;auditory nerve:听神经)

声音信息经过耳朵之后又是如何被加工的呢?首先,耳蜗提取的声音频率信息经由听神经传递到脑干中一个叫耳蜗核(cochlear nucleus)的神经核团,耳蜗核中的神经细胞负责进一步的声音加工,这些神经细胞有着不同的偏好,有的在声音来临时开始剧烈的放电,有的则在声音结束时剧烈放电,还有的会对某个特定的声音信号频率有很强的反应。


接下来,耳蜗核中的神经细胞将信息传递给同样位于脑干的上橄榄核(superior olive)。由于这个神经核团的形状很像一枚橄榄,故得名上橄榄核,基于核团的形状对其命名是神经科学领域常见的做法,接下来的几个声音信息加工节点的名字都跟它们的形态有关,我们后面会提到。上橄榄核主要负责声音的定位,由于双侧上橄榄核都会接收到来自于同一侧的耳蜗核的信息输入,依靠声音信号到达双耳的时间差,就可以定位出声源的位置。


声音信息传输的下一站是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这一神经核团也是根据形态命名的,“丘”是小山包的意思,图2中绿色的部分就是下丘。下丘的上面有两个小突起,它们的名字是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上丘在视觉的运动信息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的主角是听觉信息加工,我们继续说下丘。下丘接收上橄榄核的输入,对声音的频率信息进行更加细致的加工,下丘中的神经元对声音持续的时间和频率都比较挑剔,比如某个神经元特别喜欢持续5ms,频率为4Hz的声音,而对其他持续时间和频率的声音信息置之不理。

图2 下丘,图片来源见水印

下丘会将信息传递给位于丘脑的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nucleus, MGN),内侧膝状体又是一个因形态而得名的核团,大概是为它命名的科学家觉得它比较像膝盖吧(如果让我去命名估计不会想到膝盖,(*/ω\*)),图3中绿色的区域就是内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的两侧也有两个小突起,它们叫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LGN),是视觉信息传输的关键节点。内侧膝状体接收下丘的输入,它对声音信号的挑剔程度比下丘还厉害,其时间感受野更大,比如某个神经元特别喜欢持续15 ms,其中前5 ms频率为4 Hz,5-10 ms频率为3 Hz,10-15 ms频率为2 Hz的声音,而对其他持续时间和频率的声音信息置若罔闻。

图3 内侧膝状体,图片来源见水印

信息在内侧膝状体加工完毕后,终于要到达大脑皮层了。初级听觉皮层(primary auditory cortex)位于颞叶(图4),声音信息在这里会被更加细致的加工。听觉皮层的神经元比内侧膝状体还要挑剔,它们的时间感受野更大,举个例子,某个神经元会特别喜欢持续时间为25 ms的一段声音,且这段声音的前10 ms必须是2 Hz,后面的15 ms必须是4 Hz才能满足它的欢心。一段声音可以被分解成多个时间窗(比如1 s的声音就可以分为40个长为25 ms的时间窗),每个时间窗内的声音又是由不同的频率叠加而成,在听觉皮层中可以找到偏好这一时间窗内声音信息的神经元,不同偏好的神经元在时间维度上整合起来,就知道这1 s的声音到底是什么了。

图4 听觉皮层(primary auditory cortex:初级听觉皮层;secondary auditory cortex:次级听觉皮层)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次声音加工之旅(图5),声音信号经过耳蜗、耳蜗核、上橄榄核、下丘、内侧膝状体和听觉皮层的一步步加工后,我们就可以get到声音的信息了。

图5 声音加工通路(spiral ganglion:螺旋神经节;ventral cochlear nucleus:腹侧耳蜗核;superior olive:橄榄核;inferior colliculus:下丘;MGN:内侧膝状体)


参考文献:

[1]. Paradiso M A, Bear M F, Connors B W. Neur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J]. Hagerstwon, M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7, 718.


 

往期推荐

大脑皮层中各层的分工

酒精成瘾的神经机制

发现动作电位的发生机制——Alan Hodgkin & Andrew Huxley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脑人言的其他平台

友情赞助



赞赏专用通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