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專題報道】朝核問題 中國的燙手山芋

2017-05-08 Franky 匯澳傳媒RECAP853

朝鮮現時的軍力絕對不容忽視,然而實際上金正恩已經在核武問題上騎虎難下,因此中國要解決朝核問題,其外交成本早已高得難以估算。


中美元首會面上,雙方談及朝鮮問題。<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在上世紀下半葉中國的迅速崛起下,東北亞地區的政治勢力,在蘇聯瓦解後仍然某程度上維持著冷戰時期的格局。尤其是在朝鮮,中國基於冷戰時期蘇聯陣營的內部邏輯,以及一定的地緣政治需要,因而在90年代開始替代冷戰時期蘇聯之於朝鮮的角色,對朝鮮提供各種的援助,使其僵化的經濟及政治體系免於徹底崩潰。

時至今日,中國依然佔據朝鮮80%的貿易出口,同時也為其提供石油、糧食等物資。但是,中國在90年代重構的中朝關係,實際上只是一種「類蘇東關係」,亦即朝鮮在獲得中國援助的前提下,保留了更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建立如蘇聯—朝鮮般那樣的上下從屬關係。

史太林極力扶植金日成。<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編者註:「蘇東關係」指蘇聯與東歐國家之間的一種明顯的上下從屬關係,前者甚至可以在後者境內佈署核武器。

在這20多年的後冷戰時期中,東北亞各國表面上基本維持著這種「類冷戰」的格局,私下則朝著各自的目標不斷發展,謀求突破。朝鮮在1996年開始實行「先軍政治」,經過金正日時期的醞釀後,現時已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核武能力,面對金正恩和特朗普兩人不按牌理出牌的外交策略,朝核問題已經成為了中國外交上的一枚燙手山芋。

實行「先軍政治」的金正日。<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朝核問題為何重要?

從地緣方面來說,朝鮮半島左鄰中國,上有俄羅斯,同時與美國及日本隔海相望,因此處於列強環繞中的朝鮮,一直以來都把「保國獨立」作為國家的終極目標;回顧朝鮮的歷史,早在清朝時期,朝鮮已將最初仰慕中原的「小中華」心態,轉換成「保國為上」的務實態度,其中在1895年趁著清朝國力衰減之際,宣佈與清朝脫離宗藩關係的獨立行動,更是有力的印證。 

朝鮮獨立前迎接清朝使節的「迎恩門」。<圖片來源:壹讀>

至於在近代,朝鮮先是被日本佔領,繼而又淪為了蘇聯的衛星國家,而在蘇聯解體後,不但被美、中兩國所左右,而且在周邊地區,如南韓、中國、日本等已經相繼成為或準備成為發達國家的同時,朝鮮還是處於冷戰遺留下來的「次級國家」的層面,據南韓統計廳的資料所示,2013年朝鮮的人均所得只有南韓的1/19,這都令朝鮮的領導層不得不尋求方法擺脫這種窘境。

以現時遭到封鎖外交形勢,以及朝鮮行之有年的「先軍政治」而言,朝鮮很難從內部有效地改善僵化了的經濟模式,再度創造金日成年代的經濟奇蹟,而在此情況下,要迅速增加國際談判中的籌碼,以獲得和周邊地區平起平坐的地位,開發核武幾乎成了朝鮮的唯一選擇。

金日成時代的朝鮮。<圖片來源:壹讀>

編者註:「先軍政治」是在金日成時代提出的綜合性國策,意指:在國家事務中,一切工作以軍事為,以軍事為

曾經,朝鮮在1950年的韓戰中一度大敗南韓的部隊,並佔領朝鮮半島全境的90%,這個噩夢令南韓至今依然心有餘悸,而且這並不是杞人憂天,現時國際上的確普遍都認為朝鮮目前擁有足夠軍力重創南韓;再者,朝鮮在早前太陽節中,又展示了足以覆蓋南韓、日本全境,甚至關島美軍基地(當然也能覆及中國)的洲際彈道導彈,儘管朝鮮近期的試射接連失敗,但其技術不斷提升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朝鮮對於國際間的軍事威脅,絕對不容忽視。 

朝鮮在太陽節展示的洲際彈道導彈。<圖片來源:風傳媒>

 

中國外交的辭窮

對於正專注於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中國而言,現時朝鮮半島的問題正如當年的鄧小平之於釣魚臺,最理想的應對方法是予以緩衝,亦即維持過去一貫的政治格局不變,一方面避免分散投放在「一帶一路」上的資源,另一方面也避免在東北亞激起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增加日後處理朝鮮問題的成本,但就目前的形勢來說,中國的這個如意盤似乎難以打響。 

事實上,儘管中國自韓戰起就不斷對朝鮮進行多方面的援助,但朝鮮在主張「主體思想」的金氏家族統治下,中朝關係依然屢有變化。其中,在1956年,金氏已有清洗黨內延安派的先例,與近年金正恩清洗親中的張成澤、金正男等如出一徹,至於前年的牡丹峰事件,甚至近日有傳中國外長王毅與朝鮮事務特使武大偉入朝被拒,都顯示了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正在受到考驗。

中國曾派志願軍支援韓戰。<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編者註:「主體思想」與「事大主義」相對,後者指朝鮮應該侍奉、服從周邊大國以謀求生存的心態,而前者則與後者相反,認為朝鮮是一獨立自主的個體。

作為朝鮮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向來被認為是解決朝鮮問題最重要的參數,而近期,為了增加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互動時的籌碼,中國響應聯合國對朝鮮的制裁決議,於今年2月19日起全面禁止進口朝鮮煤炭(煤炭每年為朝鮮帶來10億美元收入,相當於出口收入的1/3),加上特朗普宣佈更改過去的對朝政策,派遣卡爾‧文森號航母駛向半島海域,與南韓軍隊進行史上最大規模的軍演,令朝鮮局勢幾近戰爭邊緣。

煤炭每年為朝鮮帶來10億美元收入。<圖片來源:VOA>


美韓軍演。<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與此同時,有關行動觸發更多的連鎖反應,包括朝鮮在太陽節翌日試射北極星導彈;在建軍節進行大規模火炮演習;南韓加緊部署薩德防禦系統;日本派出航母級護衛艦「出雲號」為美軍補給艦護航,甚至有意引進薩德防禦系統等。

薩德防禦系統的展示。<圖片來源:端>

然而一直以來,對於朝鮮局勢的發展,中國一向都是採取保守迴避的做法,在外交辭令上只能不斷地「呼籲各方克制」,其實際行動亦僅限於終止對朝貿易及祭出「限韓令」等較為間接的手段,但這在阻止局勢進一步惡化上似乎並沒有效用,各國在中國的呼籲下依然是大動作不斷。

中國外長王毅。<圖片來源:聯合新聞>

 

一枚燙手山芋

適逢特朗普採取「美國優先」的政策並退出TPP(跨太平洋貿易協定),令美國在東南亞及其他地方的影響力收縮,中國現時正加搶佔美國遺留下來的空缺,包括泰國正計劃向中國購入3艘潛艇(目前已購入1艘);美國傳統盟友之一的菲律賓早前在東盟峰會上避談南海問題;位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吉布堤的海外港口相繼動工甚至完工等,都顯示了中國「一帶一路」及「亞投行」漸見成效。

在馬尼拉舉行的東盟峰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然而在中國向南、向西的國際佈局佔據上風的同時,美國在東北亞的高調介入激化了朝鮮問題,除了韓、日已經藉機擴展軍武外,特朗普更一方面多番在外交場合及推特帳號上,指出中國需要站出來處理朝鮮問題,甚至不惜動用部分經濟議題來作為交換條件(例如不把中國列入貨幣操控國),另一方面又派遣航母進行軍演,給朝鮮施加軍事威脅,最終令到中朝關係惡化,消耗中國的外交資源,不得不說這是美國的目的之一。

美軍航母卡爾‧文森號。<圖片來源:聯合新聞>

連日來,朝鮮官方報章罕見地以點名方式指責中國敵視朝鮮,致使中國也再難以使用「呼籲各方克制」的說法來迴避問題,而部分中國官媒近日亦撰文還擊,令中國正被逐漸拉入泥淖。

朝鮮近年接連試射核彈。<圖片來源:聯合新聞>

事實上,朝鮮自金正恩上台後,動用大量資源加速發展核武,累計共進行近50次的試射,這對外當然是為了增取國際談判的籌碼,而對內則是為了鞏固自身政權,這意味著朝鮮一旦放棄核武,不但會令金正恩威權受損,其本人甚至可能遭到國內一直隱忍的反對勢力反撲,故此金正恩在核武問題上實際已經騎虎難下。再加上南韓和日本的軍備擴展,以及美國對盟友的軍事支援,因此中國要解決朝鮮問題這枚燙手山芋,當中所需的外交成本早已高得難以估算。

朝鮮現任領導人金正恩。<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現時中、美兩國還處在互相試探和談判的階段,加上中共十九大開幕在即,對於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首的中國領導班子而言,美、日及東北亞各國實在不宜再有進一步行動,但面對美國和朝鮮的步步進逼,留給中國的時間已經不是太多,中國將在何時,如何接過朝核問題這個燙手山芋,將是世界引頸期待的大事。

 

<採編:Franky>


>>>>

熱文推薦

【遊情日誌】識食一定食港式「聰少甜品」

【藝文誌】打救你打救我 《春嬌救志明》之愛的救贖

【城事筆觸】舊城遺事 五個已經消失的澳門地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