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老百姓两千多万,雇一帮“城管”抢老百姓的甘蔗……这是碳基生物能想出来的操作?

景来律师 2021-12-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海边的西塞罗 Author 海边的西塞罗


来源丨 海边的西塞罗

唯独公权力,最经不起层层转包。


这两天,江苏南通的三星镇一下子出名了,原因是网上爆火的一段视频中,十多名身着“静通市容”制服的人员将一名卖甘蔗的老人围住,以土匪看了都汗颜的高效,瞬间将一捆甘蔗一抢而空,独留老人在寒风中哭泣。

 

 

此情此景,让很多人一下子想起了白居易的那首《卖炭翁》: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你看当年的“黄衣使者白衫儿”,好歹还知道给个“半匹红纱一丈绫”“充炭直”,而视频中那帮“黑衣使者”好像啥也没给。

 

也就是说,虽然都快2022年了,这帮现代城管的做派,还赶不上一群唐朝太监……

 

 

相比之下,白居易笔下那位真是“感动大唐好太监”——人家至少给钱了。

 

当然,事件发酵后,当地政府很快就“知错能改”了。三星镇政府回应:身着保安制服的那群人并非公职人员,为三星镇购买服务的第三方市容公司人员,其现场处置过程简单粗暴,与约定工作要求格格不入,对此深感痛心。目前,当地区纪委介入调查,对三星镇负有管理职责的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城管中队负责人、城管片区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

 

同时,三星镇政府领导还亲自登门向两位受害老人(是的,当天遭抢的是两位老人)致歉,并表示将终止与南通静通市容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将南通静通市容管理有限公司列入黑名单,并根据合同条款对南通静通市容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视频发出来是11月6日的事情,而当地政府这一套“亡羊补牢”,11月8日就打完了。即便以“从谏如流”而论,这个“流速”也着实快了一点,前后落差之大,尼亚加拉大瀑布了属于是。

 

但即便“改过”速度如此之快,这个镇政府的操作还是很难让舆论夸的起来。因为今年4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政府海门街道办事处与江苏静通市容公司签署了《委托管理协议书》,合同期限共三年,费用总额为2437万余元。

 

 

也就是说,当地政府用三年2400多万,一年八百多万的价格,把对市容的管理权给委托给了一家私人企业,而一旦出了事儿,老百姓问责起来,当地政府则可以说:哎呀,我们也是受害者啊,这家企业拿了钱却不会办事儿,这不是欺骗我们zf消费者么?罚!该罚!

 

实际上,公告好像还就是这个意思。

 

于是矛盾的焦点,就被转移到这个无良的第三方公司那里去了。

 

但我想问的问题是:买卖真的可以这样做吗?政府的管理权,是可以这么轻易的委托出去么?

 

其实这种买卖,在古代,倒是经常有人做的。

 

比如古罗马共和国末期到帝国早期,罗马人就曾经在本土以外的行省搞过一种“包税人”制度,这种制度的具体执行方式是由各行省总督出面,在当地寻找一些地主豪强,由他们先出钱向罗马“买下”该行省中某块地区的税务征收权。而后这些地主豪强们就可以打着罗马的名义在当地收租,而无论最终能收到多少,则都会流进他们自己的腰包。

 

不需要深想,你就能知道这个制度是个彻头彻尾的恶政。那些肯花重金买下罗马收税权的豪强当然不是傻子,羊毛出在羊身上,包税花了多少钱,他们就一定会加倍的从被征收者那里搜刮过来。而且该制度发展到后期,“包税”甚至出现了“层层转包”的趋势,大豪强把包税权拆分卖给小豪强,小豪强再把包税权转租给当地黑帮,黑帮再把“收税”任务拆分给地痞流氓。最终分摊到穷苦百姓身上,不仅税收“溢价”非常严重,征收的手段更是残酷至极,跟黑社会收保护费没什么区别。

 

 

罗马帝国后期很多行省民众对帝国怨声载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种包税制度使然。

 

所以,你看《圣经·福音书》当中,耶稣经常把税吏和娼妓相提并论,原因就在于那个时代罗马帝国包税制度下的“税吏”真的就是流氓的代名词。

 

但奇葩的是,包税制度虽然问题很严重,但各省总督却都很爱用。究其原因,是因为总督们知道在当地收税这件事是个“脏活”,不仅要跟那些异族平民斗智斗勇,能收上来还要招他们怨恨。既然这么费力不讨好,就不如把这个“脏活”“转包”给当地豪强,这样罗马与外省平民的矛盾,就变成了本地豪强与平民的矛盾。豪强们平素为帝国收了税,还挡了怨,事情闹得太不像话的时候,总督再领一帮罗马士兵去“主持公道”,惩治几个“包税商”平息民怨,外省自然就好管了。

 

至于这种“权力外包”政策会不会造成外省民众负担加剧?那总督们管不着:为了我能花最少的治理成本,完成元老院与凯撒给我定的KPI,就再苦一苦百姓好了。

 

其实同样的管理思路,同时期的古代中国也在用,法家的商鞅还将其理论化了。你看人家是这么说的:“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商君书·说民》)

 

简单地说,就是要“以奸驭良”。

 

如果只看这句话,你会觉得商鞅是不是脑子瓦特了,居然这么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但如果你接下来看中国其后两千年的秦制史,你会发现这一套一直在被变着花采用。

 

自秦以后整个大一统历史当中,正式在朝廷编制内的官员数量都是极低的。西汉时代中国人口据估计已经达到了5000万,但整个国家的官员总数不超过6500人,如果再按照西汉全国103个郡国的行政区划的划分,那么平均每个郡(国)也只有60几个“官”。即便到了清代,官员与百姓的比例,也才刚刚突破了1:1000的大关(相比之下,当代公务员与人口的比例大约是1:150)。

 

这么少的官员怎么能管住那么多百姓,同时完成行政、治安、税收、征集兵役、徭役等等诸多繁杂的任务呢?回答是“吏”。

 

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所谓“一衙一官而十吏”的说法,这些吏本身不再朝廷的编制内,不能从国库里领工资,而全靠县太爷从自己的薪俸中养活,堪称古代版的“临时工”,薪水当然高不到哪里去。

 

而奇葩的是,不仅工资低,历朝历代似乎也有意压低他们的身份,明代行走衙门的胥吏一度与奴仆、娼优一样,是三代以内若有此出身、就不能考官员的“贱民”。唐代的捕快则干脆被称为“不良人”,专门“征市井中有恶迹者充任之”。

 

 

是的,无论举孝廉还是科举,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员选拔都是搞“掐尖”式的精英选拔。而与此相反,各朝对吏的挑选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社会阶层中“抽底”:不仅从社会的最底层征募,而且就算当上了,还要把你地位再压低一些。

 

 

你看《武林外传》里,招个捕快还弄得跟绑票一样,这很合理,因为捕快是下九流,正经人真不愿意当。

 

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目的无非是降低治理成本、转移社会矛盾、以奸驭良。由于吏的地位极低,所以他们可以被用极低的成本征募,当上之后为了维持生计,就会用县太爷外包给他们的权力,想方设法盘剥百姓,用隐性收入养活自己。

 

而普通的良民百姓在遭受了这帮人的压榨之后,很自然的就会对这个群体产生仇恨,所谓“车船店脚衙,无罪也该杀”。

 

但百姓们不会深想一个问题:这些获得权力转租的衙役们为什么永远都是那么奸猾、狠毒、见钱眼开而又毫无操守原则?——真正原因是,无论在古罗马、还是在古代中国,这种人的产生,都是一个社会在试图通过“权力转租”来降低治理成本时,必然会付出的代价,而这个代价,被完全甩给了百姓去承受。

 

但我们要问题的是,这种在古代社会屡试不爽的“权力转租”之法,在一个现代国家应该存在吗?

 

英国人托马斯·霍布斯写过一本书叫《利维坦》。

 

 

在该书中霍布斯提了一个观点:人的天性都是自私的,对一切事物都有占有欲,而为了把人类从这种野蛮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中解救出来,个人才会把一部分自然权利转让出来组成政府。所以公权力天然是一种“必要的恶”,但人们为了不堕入更加糟糕的野蛮战争的境地不得不忍受它。

 

也是为了约束公权力这只“利维坦”,现代社会制定了很多法律条文以制约它。在正常情况下,公权力是不能也无法突破这些法律边界的,所以它的权力只能按规矩行使,好似一只拴上链子的怪兽,只能替人们看家护院。

 

可是,当公权力通过转租的方式,把自己的一部分职权“委托”出去,这就相当于怪兽使了一个金蝉脱壳计,将公权力从制度的笼子中放出来了。那些获得“转租”或“委托”的个体,无论无意还是有心,最终都必然会走向滥用被委托的公权力,为所欲为、伤害民众的事情。因为理由很简单,他们不是公权力,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却享有了与公权力相似的职能。这就好像挣脱了链子的恶犬,你让它不咬人,那是违反其本性的。

 

所以被转租的公权力一定会导致绝对的滥用和绝对的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事发的三星镇当地政府该检讨的不是他们“管理”所托非人,而应该是他们把管理权委托出去这件事本身,就是不符合现代政府所应遵循的施政规范的,而是在沿袭古代政府“偷懒”的做法。

 

这个世界上,哪怕所有东西都可以买卖,公权力也不可以买卖、委托。这是人类历经千年,用无数苦难、无数个“卖炭翁”得到的准则。

 

嗯,这样说还是太磨叽了,我们不妨简单的问一句当地政府:

 

老百姓把管理的权力交给你,纳税养着你,为的是什么?难道不就是为了让你把权力使用、达成社会管理和民众私权保护之间的平衡吗?

 

假如就因为你嫌管理是个“脏活”、“累活”,就不肯自己干,直接花一笔钱外包出去。那么请问,这样做跟那些“赚差价”的中间商,又有什么区别?

 

花两千多万,雇一个“市容公司”“代替”当地政府管理市容,这个买卖里,有关部门是省了心,第三方是公司得了财,看起来挺双赢的——但唯一吃亏的,是那些老百姓,他们是这种转租中的代价承担者。

 

希望这样的“古典”荒诞剧,不要再在现代发生了。

 

因为“换了人间”,百姓才是这个社会的主人。

 

有关部门,请别忘了,是那些风中瑟缩的“卖炭翁”或“卖蔗翁”们养活了你们。

 

花他们的钱,雇人“管”他们,你于心何忍啊?



更多精彩内容

1、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子女是否负有偿还义务?


2、王朔:“ 尼姑的光头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 ”


3、吴官正:难忘那夜的秋雨!


4、无期or无罪:青海离奇“彭氏兄弟案”的水有多深?


5、退休以身份证年龄还是档案年龄为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喜欢就“点赞”+“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