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隶往事|松花江上张寒晖

   



松花江上张寒晖


转自河北日报





●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等60余首抗战歌曲曾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奋勇前行。

●他是一位勇敢的革命者,在血雨腥风的年代曾参加抗日游行、创办进步团体、组织农民运动,积极宣传党的革命主张。

●他的人生只有短短的44载,却以文艺为武器抒发爱国情感,反映人民心声,铸就了中国现代艺术史上不朽的丰碑。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5月5日晚,当83岁高龄的著名歌唱家李光曦在定州市冀中职业学院礼堂唱起这首《松花江上》时,现场近千名观众激情难抑、热血沸腾。

一曲感人至深的《松花江上》,从上个世纪30年代一直传唱至今,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这首经典老歌的词曲作者张寒晖,1902年5月5日就出生在我省定县(今定州市)东部的一个小村庄。

在张寒晖诞辰110周年来临的日子里,笔者来到他的家乡,走访了张寒晖的亲友并与文艺界专家座谈交流,探寻这位人民艺术家短暂却无比辉煌的人生历程。

定州市大鹿庄乡西建阳村,是冀中平原上一个平凡而安详的小村庄。说起张寒晖,村里无人不晓。村支书武俊彦领着我们寻到一处不大的院落,眼前这座古朴的老屋便是张寒晖故居。

老屋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平房,坐北朝南,门两边各有一根木柱支撑,大约已有百余年历史。笔者走近一看,西屋现在是杂物间,东屋为卧房,中厅里支着锅灶,木质的门楣和窗棂雕着镂空的图案,依稀可辨当年的模样。

故居东侧的院子里住着张寒晖孙儿张满囤一家。张满囤今年72岁,朴实淳厚,身体硬朗。在张寒晖的结发妻子邵锦萍1997年去世前,张满囤和老伴儿解文岩一直和奶奶共同生活,从奶奶的回忆和老辈人的讲述中,他们了解到了张寒晖青年时期的生活点滴。


张寒晖1902年出生于西建阳村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祖上曾出过七位举人。曾祖父琴棋书画皆通,曾考取功名,却弃官不做,终生过着恬淡的田园生活。祖父和父亲在维新变法后,都曾在新办的小学堂里教书,但薪金微薄,家道中落。父亲满腹学问,既懂中医,又爱好民间音乐,是位进步的民主主义者,所以张寒晖自幼受父亲革新思想的影响颇深。

张满囤告诉我们,张寒晖在家中排行老二,小名全子。全子幼时体弱多病,但天资聪颖。7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了本村的小学堂读书。1919年,他进入保定高师附中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练习写白话诗、编新剧。

上世纪20年代,北京进步青年游行、演讲的消息不断传来,张寒晖深受触动,向往着有一天能和他们在一起。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北平私立电气工业学校,学了一年电工。

1922年,张寒晖回老家和出自贫苦农家的姑娘邵金平成婚。新婚之夜,张寒晖为妻子改名为邵锦萍,并轻声唱起了在北京才学会的一首《满江红》:“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年,主权夺。叹江山如此异族驰骋,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此后,张寒晖再赴北京,先后考入北平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和国立艺专戏剧系,并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张寒晖先是在艺专工人俱乐部工作,后又领导北平青年俱乐部,组织了红色话剧团体“五五剧社”,并在社刊上发表剧作《他们的爱情》。1926年,参加了“三一八”等多次示威游行,宣传革命主张。此后,创作出《黄绸衫》等剧本,撰写了《铁锤》等戏剧论文。1929年,因学业优秀,张寒晖留校任教,并组织演出了《终身大事》、《一片爱国心》等剧。

因主张艺术为革命服务和戏剧地方化,1930年,张寒晖受迫害遭校方革职。回到家乡的张寒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帮助定县民教馆进行秧歌、民谣的搜集研究工作,并参加了由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会,编写农民通俗读物,参与创作了《农夫歌》、《除草歌》、《农家乐歌》、《高头村歌》等歌曲,编印了《普村同歌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在中共河北省委的领导下,整组定县地下党组织,组织农民运动,成立抗日救国会,并以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从此,他开始了用歌曲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说到张寒晖青年时期的求学和革命经历,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她就是张寒晖的结发妻子邵锦萍。

张满囤曾听老辈人说,1922年,结婚短短9天后,爷爷就离家到北京上学了。在此后的20余年里,张寒晖在家的时间少,在外的时候多。由于没有男劳力,孩子又小,家中里里外外都靠邵锦萍,生活十分艰难。“奶奶白天上地里干活,回来干家务,晚上还要纺线到深夜。有时扛着辘轳给人家打短工浇地。就这样,把收入一点点积攒起来给爷爷备用。”

1927年5月的一天深夜,邵锦萍正在昏黄的油灯下纺线,突然听到急切的叫门声。她开门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张寒晖回来了,满头的乌发不见了,光着头,赤着背,脚上的鞋也烂掉了。原来张寒晖在北京入党后,因多次参加革命活动,遭到反动派搜捕,连夜化装离开北京,回到家乡隐蔽。邵锦萍担心追捕的军警发现丈夫,天不亮,就让寒晖披上一件褂子,戴上一顶破草帽,陪她到田里浇地。

张寒晖入党后长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他的身份、他的理想、他的事业、他的艰难与困惑,从不轻易与家人言说,邵锦萍自然也知之甚少。她只是在张寒晖每次外出时,节衣缩食、东挪西凑地攒足盘缠,给丈夫以默默的支持。

张满囤说,爷爷奶奶感情很好,只要爷爷回到家,总喜欢穿个大褂,摘掉眼镜到地里干活,或者教村里的孩子识字、唱歌。一回到屋里,就张罗着做饭,女儿艳婷趴在他腿上,儿子林格爬到他背上,他边拉风箱边给孩子们讲故事。他非常喜欢孩子,时常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在邵锦萍的记忆里,这是一家人最团圆、最难得、最幸福的时刻。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漫长的离别岁月中默默企盼。


张寒晖故居。



1936年夏,张寒晖应邀赴西安工作。此次离家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西北参加革命活动,再也没能返回家乡。一直到1951年——— 张寒晖去世6年后,坚强的邵锦萍才得知丈夫病逝于延安的消息。没想到当年一别,竟是生死两茫茫!

谈话间,张满囤让老伴儿从橱柜里拿出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两张烈士证,捧在手上让我们看。一张是张寒晖的,另一张上写着“烈士张林格”。张满囤眼里含着泪说:“这是我的父亲!”

张林格生于1923年,16岁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担任爆破组组长,还是村里“抗日青年先锋队”的负责人之一。他常说:“爸爸在外搞革命,我在家乡打鬼子。”他带人破坏日本鬼子的电话线,传送重要情报,有次不幸被捕,先后关押在保定、北京等地。被组织营救出来后,他意志更加坚定,顶着威胁利诱,继续坚持战斗。1946年11月,张林格在定县县城北部执行爆破任务时光荣牺牲,年仅23岁。

在西建阳村村东的苹果林旁,立有一块“烈士纪念碑”,上面刻着该村34位烈士的英名,碑首“张寒晖”、“张林格”的名字在阳光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辉,令人不由心生敬意。

张满囤告诉我们,奶奶是位极淳朴又坚忍的农村妇女,亲人的相继离世对她来说是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可她仍然坚强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咬着牙也要挺过去!”

武俊彦说,锦萍老人在世时忠厚善良、诚实坦率,说话轻声细语的,从没见她和别人红过脸。她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光荣的,在她身上真切地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勤劳坚忍、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松花江上》是一首以东北局势为背景的抗日救亡歌曲,概括地描述了国土沦丧后老百姓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发了对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

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作为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张寒晖一生中其实从未到过东北,他从事革命活动主要是在华北和西北地区。这首歌曲的诞生地,正是张寒晖先后两次前往工作的城市——— 西安。

作为家乡人,定州市音协名誉主席周承华和作协主席杨江敏多年来潜心研究张寒晖的生平事迹,由杨江敏等人任编剧的电影《张寒晖》也将开拍。在5月5日定州市举办的“张寒晖精神”研讨会上,两位老专家为我们讲述了这首经典抗日歌曲诞生的传奇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隆隆炮声传遍中国。正在定县开展工作的张寒晖胸中愤懑难平。为了进一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张寒晖前往北京寻找党组织,住在东北大学生的宿舍里。深夜,他被隔壁一阵痛哭声惊醒了:“娘啊,我还能见着您老吗!”这是一位流亡的东北姑娘在想家,她担心敌人铁蹄下家乡的一草一木,更担心爹娘的安危。听着姑娘的哭声那么凄凉,那么悲伤,张寒晖仿佛听到了无数东北同胞在哭号,顿时心如刀绞。他也许不曾意识到,正是这个深夜,爱国歌曲《松花江上》的种子已经播撒进他的心底。

1932年春天,张寒晖应同学邀请,第一次到西安工作,被任命为民教馆总务部部长。这期间,他创办了民众剧社,并亲自编导了《不识字的母亲》、《鸟国》等话剧。一年后,因革命活动需要,返回家乡。

1936年,张寒晖第二次应邀前往西安,到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担任国文教员。此后近6年时间里,他坚持创办了西安实验剧团、西安铁血剧团,担任导演和演员,演出了《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话剧,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大肆烧杀抢掠,并蠢蠢欲动,企图进攻华北,进而占领全中国,中华民族危机深重。1936年的西安街头,处处可见思乡心切而又无可奈何的东北军官兵和无家可归的东北流亡者。一幕幕悲惨的景象,再次触动了张寒晖的心弦。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松花江上》这首感人肺腑的悲歌诞生了。

周承华说,《松花江上》的曲调中包含了定州秧歌“哭坟”的因素,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反复咏唱的方式展开,感情越来越强烈,具有肝肠寸断的效果。尾声处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歌曲创作完成后,张寒晖亲自教西安省立二中的学生们演唱。随后,他带领学生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巷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数万名东北军官兵的心,不久就传遍了军中,并迅速传唱到全国各地。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许多人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人们竞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回荡着悲壮的呼号。

一曲震撼人心的悲歌,唤起了千百万人民的抗日热情。1936年12月9日,西安学生举行集会,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会后学生在西安城里游行,并表示要步行到临潼向蒋介石请愿。在西安东郊十里铺,张学良将军劝阻学生返回。数千学生齐唱《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心碎。张学良将军听后为之动容,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杨江敏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松花江上》的歌声传遍祖国四面八方,多少人眼含热泪、握紧拳头,在歌声中投入到了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最前线。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同志在武汉大学演讲时曾感慨地说:一首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对于抗日歌曲的巨大影响力,毛泽东同志也曾高度评价称“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歌曲《松花江上》影响力之大,也使张寒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艺作品对于革命的作用,同时也将他与东北同胞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密在了一起。

创作这首歌曲不久,张寒晖离开西安省立二中,来到主要招收东北流亡学生的竞存中学,并担任教务主任。由于学校经费不足,他经常到外边募钱给教员发薪,并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接济一些贫寒的东北学生。

据当年曾在竞存中学学习的一些老校友回忆,1938年12月,由于战事所迫,竞存中学由西安迁到凤翔纸坊街。为解决办学经费问题,学校组织师生上山打柴、采药,筹办纺纱厂、造纸厂,教务主任张寒晖兼任造纸厂厂长。

当时,凤翔纸坊街上常能看到一位个头不高、身穿蓝布长衫、戴一副近视眼镜的中年人笑吟吟地东跑西看。原来,当地农民造纸多以土法生产,原料是破麻袋、麻鞋、绳头,造的纸不但色调单一,而且生产出的白麻纸不便使用钢笔、不能印刷书报,只能供毛笔书写。张寒晖到任后,立即找有经验的群众商谈改革造纸工艺,寻找新的造纸原料。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张寒晖有了用麦草代替麻鞋、绳头的设想,经过三个多月的试验,于1939年5月研制成功新的麦草纸。凤翔竞存中学校长车向忱看后给予大力支持,给新纸命名“寒晖纸”。

“寒晖纸”厚实、美观、价廉,有黄、灰、白、绿四种颜色,用途广泛。当时西安的《老百姓报》以及印制书籍、刊物、信纸、教案等,用的都是这种纸。一个小小的造纸厂被张寒晖办得有声有色,为学校增加了不少收入。工作之余,为丰富造纸工人的精神生活,张寒晖还创作了《纸工歌》,把整个造纸过程编进唱词,并有抗战内容,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工人们喜爱。

1941年8月,张寒晖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工作,并于1942年初被调往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同年 5月,张寒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发展问题的讲话使他备受启发和鼓舞,人民群众和火热的生活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1945年五六月间,他带领关中八一剧团下乡巡演,从陇东民歌《磨炒面》的曲调中得到灵感,填词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由于曲子清新明快,歌词又写得生动活泼,大家很快就学会了,并把歌曲改为表演唱,还请人设计了一套舞蹈动作。在前线慰问演出时,这首歌从关中唱到陕北,又唱到山西,一路受到了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周承华说,1964年,我国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周恩来总理曾亲自选定了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和《军民大生产》,由此可见这两首歌曲的影响之深远。

1946年3月11日,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张寒晖在延安不幸病逝。几天后,在延安宝塔山南麓当地人俗称“文化山”的小山包上,伴随着悲壮的《松花江上》,张寒晖安详地长眠于这片自己曾战斗过的土地。

“文化山头葬寒晖,一把土来一把泪。”这是当年陕甘宁边区文协主席柯仲平为表悼念写下的诗句。张寒晖走了,带着一身伤病和44载的艰辛奋斗,但他了无遗憾,因为他的歌曲、他的精神在中国人民心中永存!




张寒晖(1902年—1946年),原名张兰璞,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进行戏剧和音乐创作。1936年创作出著名的抗日歌曲《松花江上》,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走向抗日前线。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后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6年3月因长期积劳成疾,长眠于延安宝塔山南麓,年仅44岁。张寒晖一生共创作了《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前进曲》等60余首革命歌曲和话剧、秧歌剧等大量戏剧作品,与冼星海、聂耳并称“音乐三杰”,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牛不吃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