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笔记】宏观-微观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Structural Social Psychology
要让社会理论的预测性和精准度提高,不理解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连接关系是办不到的。但以往的研究通常陷入了在元理论还没说清的情况下用概率手段分析现象的困境。所以structural social psychology的几位学者认为需要一个更加明确的元理论框架,然后再来考虑the micro-macro link。
理论是一系列关于不同现象通过逻辑关系连接的抽象、普遍却可以检验的陈述(X怎么怎么样Y,a set of logically related, abstract, general, and testable claims about a set of phenomena)。
元理论是塑造理论化过程的认识论或本体论的立场(从A角度看,X怎么怎么样Y;从B角度看,X那么那么样Y。a set of epistemological or ontological positions that orient and shape theorizing)。一个元理论应该指出什么问题值得理论分析,并提供分析问题的概念工具。
Structural Social Psychology的元理论假设:
社会结构形成于社会成员共同的行动
社会结构控制并限制成员的活动,却也为他们提供新的行动和选择的机会
社会结构不断地由社会成员实现再生(structural reproduction)
最小个体(minimal actors):与其认为个体是一个集合了各种能力、观念、行动倾向的复杂物体,不如选取其最有理论价值的部分作为分析的基础。因此,最小个体只包括某一个或者某几种具有理论目的的特质。比如expectation states theory里个体就只被假设为为实现目标和最大化集体利益而存在,所以这个理论无法分析亲密关系创造出来的社会结构。
互动(encounter):是两个或多个成员在某种交流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系列交互动作。这些互动里个体是有目的且会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回应的。互动收到社会结构的限制也是复制、削弱、创造社会结构的重要场所。
多重结构决定了个体在互动中的行为:
结构:一系列连接各种社会位置和成员的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
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包括一撮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对彼此的行动可能做出的回应。这种结构由互动产生并通过重复的互动逐渐稳固下来。微观结构将互动与其他互动连接起来,并把这些互动与宏观结构相连。
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包括一些位置(position)、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与这些位置相关的活动(activity)。这些位置独立于个体存在。它创造出互动所依赖的条件、决定谁与谁互动、以及互动时个体面临的任务。
宏观结构对个体的作用需要经过微观结构的中间调整。
宏观结构从本质上说由互动产生但其演变依赖于微观结构的构成;而微观结构的形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结构的制约。
Structural Social Psychology 能分析的问题:
⁃ How a strategically locat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a formal organization reduces conflict between subunits with different interests.
⁃ How spatial properties of a neighborhood create encounters that result in its members’ influencing a policy of the larger community
⁃ How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an organization encourages interaction among persons who are similar along social-demographic dimensions such a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gender, and reproduces subtle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nd exclusion.
⁃ ......
Structural Social Psychology的理论实例:
Power exchange theory
Expectation states theory of status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ories
小雨说:
当初选择这个理论框架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看重它对macro-micro link的解释力和理论化程度。虽然最小个体的假设可能性会像经济学理性人一样遭人诟病,但其实这一假设帮忙划清了理论适用的边界和范围,也许反而能够刺激其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对于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几位学者说的不多。小雨自己的理解是微观结构是制度化之前的宏观结构,它由某种互动行为产生并随着互动的重复加以稳固,但会随着互动的完全终止而慢慢地消亡。而宏观结构则已经因为制度化而脱离了对个体和互动的依赖,可以独立存在了。它为个体提供行动脚本,而脚本既是机会也是约束。个体选择哪种脚本就需要考虑他们所处的具体的微观结构环境,因而微观对宏观结构的影响起mediation的作用。
三个理论这里不叙述了,原文里有讲。三者都运用了以上框架并分别分析了power、status和justice这几个经典社会学话题,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下次的理论笔记回顾social psychology另一个经典流派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的奠基性文献,因为想在两个理论视角间搭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