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我读 | No.7《 消失的乌桥村》

2017-12-31 分宜发布


关注后请点击小布头像,设置“置顶公众号”,这样每天都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分宜发布推出朗读栏目【听我读】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往期精彩


听我读 | No.1 《家乡的千年古樟》

听我读 | No.2 《“胶漆之交 ”背后的廉政故事》

听我读 | No.3 《灵魂归处沾一缕桂花香》

听我读 | No.4 《十月糯香》

听我读 | No.5 《勇斗阉党的“天官”钟炌》

听我读 | No.6 《 愿生活如花儿一样》


No.7敬请欣赏......


《 消失的乌桥村》



第七期《 消失的乌桥村》

作者:严小平

朗读:黄喜

配乐、剪辑:余佩佩、袁菡


作者严小平,笔名杏儿,新余市委宣传部干部,出版了多部本土人文历史书籍。


消失的乌桥村

                      ---“寻访精神家园”乡村调研随笔系列


我的老家叫乌桥村。缘由村前小河上的一座乌石桥。这是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自然村。


村址沉落为如今的分宜万年湖湿地公园  摄影:张文耀


小时候,家是乡村。村里尽管离县城只有四、五里路,但还是有很多不便。村里人与其它在乡村的农村人一样,个个都羡慕死了城里人的生活。因此,父母都巴不得子女“跳农门”弄个铁饭碗,过上城里人的好日子。


长大了,家是城郊村。环城路修到了村前的田岗上,交通的便利,使村里人做生意的、开店的多了起来,村里大部分人迅速积累了财富。于是,其它离城市远些的亲戚和城里生活平淡的亲朋,都把我们这样的村子当作羡慕对象。



大约在十年前,随着县城的东进北扩,我们村整体搬迁到了儿时童趣之一的那片桃树坞和松树林,一开始是做成了几排的三层小楼,后来又是七层小高楼,既没有活动中心也没有祠堂,传统的村的符号已难觅踪迹,成为完全与城市融为一体的一个小区而已。周边大片的白泥窑地全部平填,矗然屹立起了一栋栋现代化高楼。村民也彻底洗脚上岸,变成了城中村的失地农民兼市民。只有“岭北路”的路名,依稀让人想起原来的地理风貌。而我的父亲,则在七年前的中秋节,就在家门口的这条路上,遭车祸遇难。


如今,村里人家家户户都是同户型同构造的单元房。路面全部硬化,一丁点的泥巴闲地都没有了。儿女们生活条件都改善了,儿孙同堂人丁兴旺。可孤寡的老母亲却在父亲走后,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双腿髋关节坏死、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疾病让她很怕上下楼。房前屋后,也看不到原来大片的山水田园风景,老人家常自怨自艾地说自己被“关”起来了。



自从老人家有了这个抱怨后,一年多来,只要周末晴好,我们家姊妹几个便会轮流回来,带上小的陪着老的,开始了每周一村的乡村游历之旅。


没想到的是,除了老人家之外,我们这些原来一心要挤进城市、已经在大城市、小城市圈养久了的人,看着一个个乡村美景,呼吸着清新的田野空气,内心深处那份对乡村家园的惦记,越发强烈起来。


我还记得村前的大水塘、大樟树、深深的水井和蜿蜒的小河;村后的大枫树、晒谷场和大草坪;村东的樟树林和古亭;村西的黄沙地和油茶林;村前百亩稻田的东南方向,有一条石板路和一座乌黑的石板桥,田岗的西南角山坡上,是一片桃子树和松树林;高高的田岗上是一个大水库……这都是儿时的一个个童趣乐园。


我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二层小楼,前有柚子树和枣树,后面小院中有桔子树。走出小院50米,就是那个上千平米的绿油油的大草坪。我当年的同学还记得去我家打枣子吃呢。我们这辈的小孩在城市出生后,外婆家仍是他们最想去的地方。可现在的单元房,已经无法拴住小孩的心了,每次呆不长就要走。



儿时的家园无数次在梦中再现。如今的村址是一个美丽的万年湖湿地公园。可我每次开车回村,因为楼房都差不多,稍不留神就找不到娘家。那个小楼、小院,已是无法找回的记忆。


难道物质条件的改善必定要丢失我们的精神家园么?


谢谢阅读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留言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来源:严小平

审核:黄传庚

 本期编辑:黄聪

投稿邮箱:fybszbs@163.com (欢迎来稿,文责自负)

往期精彩内容 点击查看更多

紧急通知 | 21日分宜将大面积停电 时间长达15小时!范围是......

重磅 | 这个重要会议的时间定了,将选举首位分宜县监察委主任!还有......

公示 | 中共分宜县委组织部关于选拔任用干部的公示

党建+颐养之家 | 情意暖暖~我县又新开三处“颐养之家”,来看看都在哪儿!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 看看分宜这所乡镇学校是如何在农村教育工作中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