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的音量,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语言是孩子看世界的眼睛,更是孩子汲取爱和能量的养分。

当父母安静下来,对孩子的心声给予理解和回应时,他们也一定愿意敞开心扉。

前两天,陪女儿读绘本,没想到竟被一只企鹅“教育”了。

故事中的小企鹅,常被妈妈吼得四分五裂:脑袋飞到宇宙;肚子落入大海;翅膀掉到热带丛林…

女儿先是被我夸张的演绎逗得咯咯笑,然后突然说:“妈妈,你上次吼我的时候,我也像小企鹅一样被炸飞了。”

女儿天真的“童言”让我尴尬不已,回忆起来才发现,对着孩子我们不知不觉采用了“极端”的沟通方式:

“这么简单的题也错,你没长眼睛?”“现在不好好学,以后要饭都排不上号!”

生活中,这样的话,不绝于耳。

对父母而言,说句话只是几秒的事,但对孩子而言,父母的话直接影响他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美国临床心理学专家马歇尔·卢森堡曾说:

“当语言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汲取爱和能量的源泉,泉水优质与否,沟通的方式是关键。

三流的妈妈,靠吼“压制”孩子;二流的妈妈,靠说“降服”孩子;一流的妈妈,靠听“赢得”孩子。

妈妈声音越大,孩子越不会“说话”

当妈妈把孩子当成情绪的释放口,有的孩子即使当时迫于淫威被震慑住,但内心积压的不安和恐惧却如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而有的孩子则会复制妈妈的分贝,变得愈发“失控”。

很多时候妈妈吼声越大,孩子不仅不会“说话”,更不会“听话”。

前几天,带孩子在游乐场玩,一个“小恶魔”冬冬让我印象深刻。

他不是抢别人玩具、就是欺负同伴,最后孩子们只能去他妈妈那里“告御状”。

但他妈妈骂得越凶,他反而越肆无忌惮。

最后,他妈妈无奈地说:“在家也是,脾气很臭,吼他无数次了,完全没用,现在他声音比我还大,真没办法。”

在妈妈眼里,儿子天性顽劣,而实际上儿子不过是“录音机”,妈妈才是“发声源”。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说:

“毁掉一个孩子很简单,不用游戏和贪玩,只要父母常年吼骂他。”

她曾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家常被父母吼叫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

25.7%的孩子“自卑、抑郁”;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语言是有情绪的,我们对孩子说的每句“狠话”,都在孩子心中留下清晰的伤痕,虽表面看不见,但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真实的。

如果这样的感受堆积过多,最后孩子只能要么向内找出口,变得沉默、自卑;要么向外“释放”,变成一个“情绪化”的孩子。


妈妈说得越多,孩子“跑”得越快

知乎上有人问:“有个爱说教的妈,是种什么体验?”

看到一个高赞回答:“只要妈妈开口,我耳朵就想‘跑’。”

为什么明明是为孩子好的道理,孩子就是不想听?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超限效应”,指的是机体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时,会出现自然逃避的现象。

道理本就是个中性词,一旦“杠杆”偏向居高临下的说教,孩子听得太多,耳朵自然会长茧,不但听不进,甚至从“脚指头”开始反驳。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从不是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

孩子只会从自己出发去看世界,告诉孩子这杯茶好喝,和孩子自己体验过后说“好喝”完全是两件事。

居高临下的说教,表面看是在沟通,实际只是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没主动权,自然会因为没有参与感而选择逃避、反驳。

而真正良性的亲子沟通,从来靠的不止是舌头。

妈妈耐心听,孩子才会说

育儿专家卢勤曾说:“亲子沟通的很多问题,大多因为父母说得多,听得少。”

在《好父母,好孩子》书中,她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儿子放学到家,开始都会兴奋地和她讲学校的趣事,但一开始她忽略了儿子需要一个听众的需求。

因为工作忙,每次儿子和她讲话,她总觉得耽误时间,眼神左顾右盼,一副“你快点说完”的样子。

久而久之,儿子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话说完,只能加快语速,最后竟造成了语言障碍,讲话开始结巴,越来越不自信。

发现孩子的变化后,卢勤开始反思,改变自己的“倾听”模式,不再做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放低姿态,耐心地听孩子说,看到孩子眉飞色舞时,给与会心的一笑。

就这样,孩子越来越喜欢和妈妈分享“小秘密”,性格也更加活泼开朗。

所以,想解决孩子的问题,第一步得打开我们的耳朵。

倾听是父母育儿必备的能力,正如一句话说得好:“孩子的教育80%在于沟通,20%在于教导。”

妈妈只听不“说”,看似偷懒,却让孩子感受到用心的关注, 心理学中有个"霍桑效应",说的就是倾听的重要性。

每个不听话的孩子心底都有一个声音,只要我们愿意“听”,孩子都会开口“说”。

父母学会有效倾听,孩子说话才更有“底气”。

《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曾提出一个重要的亲子沟通原则,“共情关注”:关注孩子在做什么,想什么,然后认真听,给予回应。

但亲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常被五只“拦路虎”,阻断了和孩子的“共情”联结。

氓:高高在上;

盲:空讲大道理;

忙:没空交流;

芒:话中带刺;

茫:不知如何沟通;

当我们打开耳朵,冲破这五种阻碍,学会共情,孩子一定会在爱的尊重下,敞开心扉。


父母的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一位叫小小鱼的妈妈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一天早上去外边吃早餐,刚刚落座。就听到一个妈妈很大声地在凶孩子。“你到底是吃粉还是吃面?”孩子怯生生地没有言语。

“你哑巴啊!赶时间呢,就要迟到了,快点啊!”

孩子看上去不知道选择什么。也许是被当妈的骂懵了,后来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没人知道说了什么。

长期被这样骂的孩子,总是缺少自信的。

一件这么小的事都要拿孩子开火,我就想哪一天孩子弄坏了家里的东西,那不得把天掀掉啊!看着她小小的背影,不禁为这个孩子感到心疼。

如果孩子能在出生前挑父母的话。我想他们肯定会挑情绪平和稳定的父母。

因为父母的情绪平和,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不至于担惊受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引来一场情绪的黑风暴。

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父母的平和情绪不是说让孩子少挨骂,也不是说什么都依着孩子胡来。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情绪导师。

我们反思我们自己的人生,没有哪一个学校有情绪课堂,也鲜有老师教授我们情绪这门课程。

而父母在实际的教养过程中就不知不觉中承担了这个任务。

这个影响是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的。

当一个母亲跟一个7个月的孩子玩耍时,总是会心情愉悦、有点好奇和惊讶,这时候这种积极情绪就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积极情绪的表达榜样。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书中提到:

当母亲(主要照顾者)怀着一种愉悦的心情来为婴儿喂奶、换尿布、甚至是干普通的家务活时,婴儿能够感应到母亲产生的发自内心的愉悦,从而变得鲜活,他们的成长就会充满了生机活力。” 

我觉得这种“生机活力”,就是妈妈们在照顾孩子时,被唤起的愉悦状态会让孩子觉得妈妈非常的鲜活,快乐,于是孩子也会投以快乐的笑容以作回应。

我记得那时候小小鱼几个月的时候,躺在他的推车里,我会跟他说话,拿一些东西给他示范,给他表演,表情夸张,笑着闹着。

奶奶跟我说没有用,孩子没什么反应呢。

但是我一直在孩子面前表达着我的兴奋和喜悦,后来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小家伙像青蛙一样每天弹弹弹,总是乐呵呵的。

在孩子最初的两个月里,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笑脸,会让他们今后也较少流露出消极表情。

如果孩子一直处在一个经常出现消极情绪的家庭环境里,无论这种情绪是不是针对他们的,这些孩子都会表现出难以调解的消极情绪。

比如经常吵架的父母,虽然矛头不是对准孩子,但是一场场家庭战争中,孩子往往是最受伤害的。

他们无可适从,不知所措。

因为他们不知缘故,只看到了父母之间的怒气、暴戾、伤害。

有一次,朋友小区一个10多岁的孩子放学后不见了。

孩子的妈妈几乎崩溃,叫了所有能叫到的朋友帮忙寻找。

最后幸好在学校附近的一条小路边找到了低头坐在那的孩子。

“为什么不回家?”

孩子摇摇头,淡淡地说“不想回到那个家”。

朋友说记得几年前,这个孩子还是一个阳光乐观的男孩,常常欢声笑语。

但是这几年见他,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熟悉他们家情况的朋友是明白的,因为孩子的妈妈已经成为圈子里的苦友,大家对她充满着深深的同情和关切。

家庭不顺,碰到老公嗜赌成性,欠下巨额赌债,被高利贷穷追不舍。

她自己每个月上班挣两千多块钱养家养孩子,老公整天喝得酩酊大醉,逃避现实,基本成了一个废人。

两人为此吵了不少的架,严重的时候,当着孩子的面打架。

很多朋友劝她跟这个渣男老公离婚。

她又不忍心,也怕孩子受影响,一直没有决定。

可是她又承受不了,不仅跟朋友们倾诉自己的遭遇,更跟孩子抱怨不断。

一个孩子怎么能够去理解父母的举动呢?

更多地是接受到自己眼里看到的信息——爸爸妈妈已经不再相爱。

父亲的消极和母亲的抱怨,如同两把刀一样划割他的心。

 

父母能接纳孩子的情绪,比什么都重要。

真正的接纳是面对孩子消极或者发怒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接纳并且教会孩子去调节。

每次儿子发脾气大哭。家里老人听到后急得不得了,马上就会过去好言劝慰。

我每次都会跟他们说“让他哭会,好好哭一下就没事了。”

前一天中午,我陪他涂色,因为我涂猫头鹰眼睛的时候,涂了橙色,但又随便说了一句“红色的眼睛更吓人一些。”

儿子马上要求我涂红色。但是无法更改。

我们都知道为泼在地上的牛奶哭泣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孩子就是要为这个事哭上一场。

这就是孩子呀!我们得接受。

儿子哭着,我就让他哭着,他的不满、委屈或者其他的他感受到的消极情绪全部随着泪水倾泻吧。

哭过之后,再跟他说说话,转移注意力,那就好多了。

这时可以跟孩子谈论一下他的感受,或者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体验,父母跟孩子的情绪交流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情绪,调整情绪。

面对哭泣的孩子,很多父母说了道理之后孩子不听。

就觉得孩子是无理取闹,是故意找茬,于是就粗暴地压制孩子的情绪。

而压制孩子,是产生问题的一个根源。

青春期的叛逆往往跟童年时期的经历息息相关。

那些父母用心陪孩子一起成长的家庭,孩子在青春期的问题更少。

甚至没有出现所谓的青春期叛逆,很多问题在沟通中就化解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很多青少年叛逆的原因是对消极情绪的感受增多。 

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带着青春期的阴郁,那真的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呈现。

到了这个阶段,他们跟父母、老师还有伙伴之间的矛盾增多,压力剧增。

很多孩子被归类为“问题孩子”,这是一个标签化,也是不负责的说法。

说是“困难孩子”更妥当一些吧。

他们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父母的帮助。

前段时间去一个朋友家玩,朋友家的一个亲戚抱着一个2岁多的孩子在朋友家里。

小家伙非常的聪明,但是也很调皮。玩的太投入就尿裤子了,这个时候孩子奶奶就一边给他换裤子,一边打屁股。

孩子哇哇大哭。

后来我们拿东西给孩子吃,但是他不敢接,他说奶奶会打。 

朋友说这个孩子几乎每天都要挨打,挨骂更是家常便饭。

看得出孩子的奶奶是很疼他的,但是老人的脾气不好。

“困难孩子”的产生往往是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的。

在关键的前三年,很多孩子会表现出烦躁不安,不敢去尝试,在家里常常命令大人,到了外边却非常胆小,他们会搞一些破坏,有一些任性,很难融入集体,并且难以跟其他的孩子合作。

父母如果能够一直保持着平和的态度,让孩子慢慢地去认识规则、理解规则,有一个足够的时间去让孩子学习、成长,孩子会变得优秀起来,那些所谓的问题都没有了。

如果碰上一个喜怒无常、极端暴躁而缺乏耐心的父母。

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会被毁掉的。

因为父母的惩罚和暴躁只会让这些孩子对父母产生更强烈地抵制。而这样的结果就是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僵。

不要总是说孩子有问题,其实父母也许就是问题的答案。

育儿的路上,我们共勉!

6岁男童上演“迷惑”行为,公交车监控拍下惊人一幕,网友炸了:怎么把孩子教成这样?

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中国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

因演太监成名,娶身高180超模回乡养鸡,现49岁神仙日子令人羡慕

不磨蹭的孩子,你应该带他去看看医生!儿童心理专家一句话揭露孩子磨蹭真相

无论是夫妻还是情人,对方敢这么回你微信,才是爱你如命,做不了假

13岁念大学,17岁被中科院劝退,神童现状如何?母亲:恨不得他死掉

青春期需要灌输的重要观念。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系QQ:1438964737  微信:FYH8888L

如果我们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这样就不会错过家长佰事通啦,比心

商场卖不完的那些衣服都去哪了?

如果专柜直接大量打折甩卖

必定影响新品销售

如果堆积或销毁,只会浪费资源


于是,我找到了帮他们甩库存的方法

只要你来,冰点价,任你挑选!

品牌方直接发货,保证正品,欢迎验货

▼▼▼

你不来,你都不知道你错过了多少好货!

不过,还有机会,赶紧加我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