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报志愿,大类招生了解一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镝次元数据 Author 数有范儿
考完啦!熬过了日夜刷题爆肝,熬过了高三许久的“摧残”……等下!还没熬到头!你志愿想好了吗?
前不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宣布暂停招收本科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些专业不适合在本科阶段进行学习似乎也不单纯是新闻传播学科的问题。
随着对于通识教育的重视,大类招生以及一些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消失已经是大势所趋。那么中国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发展情况如何?大类教育与通识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多数学校实行大类招生
管理和理工科偏多
如果“通识教育”这个词过于遥远,那么对于大多数接触过大学招生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大类招生”一定是一个相对熟悉的概念。
大类招生是指在高考录取时不分专业,而是按学科大类招生,录取学生先学习两年左右的基础性课程之后再进行专业选择和分流。
经粗略统计,在超过730所本科高校的2019年招生目录中,有251所实行了大类招生政策,占比超过1/3。
此外,大类招生的专业中,针对理科生招生的专业数量明显高于文科生,考虑到文科生的专业本身少于理科,二者的大类招生比例也基本一致,都在11%左右。
在面向文理科生招生的大类专业中,出现最多次数的都是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不仅文理兼收,而且绝大多数学校的该专业都实行大类专业招生。
而面向理科生招生的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面向文科生的经济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出现数量同样很多。
这些大类招生的专业中一般包含少数相似的子专业。
例如出现次数最多的工商管理类一般包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而计算机类专业则包含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
这些专业本身也看起来极其相似,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很难做出选择。学校在招生时也倾向于宣传大类招生的好处,能够在更加了解各个专业之后再选择。
那么,通识教育和大类招生是否又是一回事?为了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要从“通识教育”是什么以及“大类”是如何产生的说起。
从古典通识教育到专业化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中提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常识、技术、读写、以及计算等能力的教育,通常是为了更高级的教育或者终身学习做准备。
相比于专业教育的深度和专业,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广度和基础。
仅从这一点来看,教育出现之初就充满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先秦时期的“六艺”以及英国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博雅教育”都涵盖了当时各个门类的基础知识,目的也是培养“君子”或者“绅士”这类道德和知识都完善的人。
但是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知识爆炸和社会分工使得学习全部的专业知识已不再可能也没有必要,高等教育中才有了专业之分。同时,高等教育的专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我国的本科专业目录从1954年开始制定,在这第一版的专业目录中,工科专业占了55.3%。
这不仅因为相比国家急需的工业人才,其他专业人才不受到重视,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支撑开设这些专业。
直到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各类学科的投入都在增加,相关的学科数量才逐渐增加。1998年的专业目录中多了管理类,2012年的目录中增加了艺术类。
除了大的专业门类,多数门类下还有细分的专业类。例如经济学类下分有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四个专业类。12个门类一共被分成91个专业类,而大类招生一般就是将同一个专业类下的专业进行“打包招生”。
但是这些大类招生仍然是在专业教育之下的,大类招生仅仅将不同专业课的授课时间进行调整,只能算作一种授课策略和顺序的调整,与通识教育提倡的基础和广度仍然有较大的差别。
我国“通识教育”的艰难发展
专业化教育冲击了原有的教育体系,所以从19世纪就有人提出了各种维护原有古典通识教育的理论。但是直到1945年,著名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出版,现代通识教育的尝试才有了明确的准绳。
我国的现代教育发展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我国建国之初,偏向于学习苏联模式,1952年前后对继承于民国的众多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这次调整的基本方针是将原有的综合性大学中的学院重新组合建立专门的学校。不同专业不仅要分成学院,还要分布在不同学校。很多综合性大学在这次调整过程中变成了单一工科的院校。
例如清华大学的文理法农等学院被调出到其他院校,仅留下工学院的部分系。同济大学除了土木系的其他系都单独组建学院或者并入其他院校,成为了以土木工程为主的工科大学。同时,又有很多较小的高等教育机构被合并。
调整之后,全国的高等院校数量降到了建国后的最低点,中国的高校呈现出工科院校数量占绝大多数,综合性院校较少的局面。
虽然在建国之初的困难时期,这样的调整对于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更有效率,也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急缺的工科类人才,但是这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问题埋下了隐患。
对于只有少数几个学科的高校来说,开展通识教育无从谈起,高等教育也变成了目的性明确的职业化教育。
而9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才终于使得重新的院校调整成为可能。
90年代之前的专业目录中专业依照行业部门+学科划分,这不仅有利于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管理,也配合了当时的毕业分配制度。这些专业门类虽然现在不再使用,但是仍然保留在一些学校的校名当中。
1993年,本科专业目录第一次完全采用学科作为分类基础,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专业分类。
同时,高等院校逐渐取消了毕业分配机制,学科分类也不再与部门行业挂钩,许多过去被国家其他部门管理的高校由各级教育部门进行管理。
加上“985工程”、“211工程”等计划偏向于综合性的大学,原本分属不同部门的专业化学院开始与其他院校进行合并,全国的综合性院校的数量大幅提升。
可能的通识教育之路
通识教育的课程一般分为人文、社科、科学、艺术等类型。综合性院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为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可能。
2015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校共同发起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各个综合性院校都开始尝试进行通识教育的尝试。
联盟的各校都开设了相关的通识类课程,要求学生选修不同类型课程。而这些通识类课程往往涵盖了哲学、历史、科学、社会、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
一些研究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分成不同等级,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中的学校主要在尝试“丁模式”,少数学校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了“戊模式”的试点。
然而,对于目前仍然存在的大量工科类院校,在人文社科艺术方面并没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强行推行通识教育反而可能失去了自身的优势,学生和社会都不满意。
对于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而言,完全的摒弃专业教育显然不可能。不管是学校之间竞争,还是学校内不同专业的竞争,毕业生的就业都是值得关注的点。
社会发展总会向学校要人,如果高校不能保证毕业的学生能够拥有一技之长能够快速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识教育”也只能是一次短暂的实验。所以在专业教育和完全的通识教育之间寻求现有的平衡点是各个学校必须做出的权衡。
(注:这里筛选大类专业的依据是专业名称包含“类”或者“实验班”的专业,因为“师范类专业”描述的是定向培养等培养模式与大类招生无关,所以排除了名称中包含“师范类”的专业)
找本文相关数据,点击图片进入
数据来源:
1.UNESCO,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2011
2.郭雷振.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的演变——兼论目录对高校专业设置数量的调节[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 000(002):44-49,54.
3.张亚群, 冯寅. 经典的价值——"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四校的传统文化课程评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33(3):148-155.
数有范儿工作室
编辑 | 三只猴
设计 | 按住拉
版面 | 苍耳
责编 | 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