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话中秋》之《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杨雨话中秋之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究竟是因为思念谁而做?系列节目《杨雨话中秋》之《千里共婵娟》。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中秋之夜,苏东坡面对着浩瀚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思绪万千,哀婉惆怅地写下了感天动地的旷世佳作《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通过描写明月来抒发思念之情的词作,一经传唱便成为永恒的经典,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苏东坡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了这如梦如幻的经典作品,这饱含了他深厚情感的动人文字又是写给谁的呢?中南大学杨雨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杨雨话中秋第一集“千里共婵娟”。
北宋熙宁九年八月十五号,中秋之夜,在密州啊,也就是今天山东的诸城,天气呢特别得晴朗。在密州知州官邸的北边有一处超然台,今天呢也是打扮得特别地喜气洋洋,花团锦簇。因为啊,密州的知州苏轼今天要在超然台上大宴宾客、喝酒赏月。那苏轼呢,当上密州知州之前是在杭州任上,从杭州调到密州来,当然密州的生活条件相对来说要艰苦得多,跟杭州是没有办法比呀,但是苏轼生活虽然一贯简朴,毕竟中秋不同寻常,所以他早早地吩咐家人,将超然台打扮得是五彩缤纷。而且呢,还吩咐妻子王闰之带领家人啊早早地买来了时鲜的果品。到了晚上的时候,幽幽的桂花香穿透斑驳的树影,洒在超然台上,让人恍惚觉得好像是月亮里面的桂花洒落了人间。站在高台上仰望一轮明月,越发觉得月色光可鉴人,好像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月亮一样。美景,美食,再加上王闰之亲手酿制的虽然不昂贵,但是呢也是醇香四溢的美酒,让这个中秋节显得既高雅别致,又不失亲切简朴。作为宴会的主人,苏轼今天可以说得上是豪性大发,一向酒量不大的他也是频频举杯,一副不醉不归的豪迈气势。
时光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时分,宾客们一个个是醉得东倒西歪,在家人的搀扶下渐次告辞而去。那这个时候呢,苏轼夫人王闰之(王闰之(1048—1093),女,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第二任妻子。苏轼的第一任妻子是王弗,她则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顺,知足惜福。)扶着侍女朝云,也款款地走上了超然台,看到苏轼这个醉意阑珊的样子,王闰之就走上前去,柔声地问道:“夫君,夜已深了,我和朝云扶你回房去休息吧。”苏轼呢,没有动,只是轻声地回了一句:“夫人你来了。”他还是仰着头凝望着天上的那一轮月亮,又说了一句,“夫人,你看今天的月色可真是好。”王闰之抿嘴一笑,说:“今年中秋夫君可尽兴了?”苏轼这回呢,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脸上还浮起一层淡淡地忧伤。王闰之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妻子,她看着丈夫渐渐忧郁的脸色,想了一想,然后又轻声地问道:“夫君可是想念子由了?”苏轼一听心里很感动,他轻轻地握住夫人王闰之的手,“夫人真是善解我意呀,我和子由从小一块长大,一块读书,一块游戏,又一起做官,很少离别这么长时间,这次一别已经是漫长的六年了。”说完这一番对话呀,苏轼这才转头对静静侍立在一旁的朝云说了一句:“朝云,拿笔墨来。”朝云轻轻地答了一声“是”,随即带领家人将超然台上的这个残杯冷炙很快地收拾得干干净净,并且呢,铺上了笔墨。苏轼略微一沉吟,饱蘸墨汁的笔,醉墨淋漓地写下了这一首流传千古的中秋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中秋节本来应该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他当然希望和他最挚爱的亲人——弟弟子由能够聚在一起喝酒赏月,赋诗唱和,可是他和弟弟自由一别六年,五度中秋过去了,他们依然只能是两地相思。子由呢,是苏辙的字。苏辙比苏轼小三岁,那苏轼在密州任知州的这一年,也就是熙宁九年,苏辙呢正在齐州担任掌书记,齐州呢,是今天山东的济南,那掌书记呢,大概相当于市委秘书这样的一个职务。那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济南到诸城,密州到齐州,距离只有几百里。按道理说兄弟俩要见面的机会应该还是不那么难的,当时苏轼请求调任密州也是因为考虑到密州啊,跟齐州距离比较近,那跟苏辙呢相聚会比较容易。可是熙宁七年十二月,苏轼一到密州任上就赶上了这里蝗灾泛滥,苏轼呢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他还来不及安顿好一家人就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赈灾、抗灾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他亲自来到田间陌上来督查灭蝗的进程,连续两年的蝗灾和旱灾,让本来就相对落后的密州呢是更加的困难、更加的贫穷。老百姓是逃难的逃难、抢劫的抢劫,所以苏轼一边要组织抗灾,一边还要组织去缉盗,非常地忙碌。
那时光一晃已经是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和弟弟苏辙一别已经是漫长的六年。六年前,也就是熙宁四年的七月,苏轼从京城赴杭州任的途中,专程经过了陈州,当时呢,苏辙是在陈州,也就是今天河南的淮阳,担任陈州教授。那么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其乐融融的七十多天,也度过了一个月圆人圆的中秋节,然后呢兄弟在颍州挥手告别。当时已经是深秋的季节,寒风瑟瑟,当船帆高高升起的时候,苏轼也禁不住离情依依,这已经是他们兄弟俩的一生当中第三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别了。苏轼在诗当中曾经这样写道:“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出自苏轼《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yǐng]。留连知无益,惜此须臾景。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念子似先君,木讷刚且静。寡词真吉人,介石乃机警。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嗟我久病狂,意行无坎井。有如醉且坠,幸未伤辄醒。”)那三次离别,为什么苏轼觉得这一次的离别——也就是第三次离别,尤其让他们感到心酸凄冷呢?所以呀,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此前他们三次离别的原因。
苏轼和苏辙的第一次离别发生在嘉佑六年,也就是1061年。我们知道兄弟俩从小跟着父亲一块读书,一块儿玩耍,又在宋仁宗嘉佑元年的时候,一起随父亲离开故乡四川的眉山,赴京赶考。在八月份的时候呢,兄弟俩双双在开封府首战告捷。第二年也就是嘉佑二年的春天,兄弟俩又同时参加礼部考试,三月份的时候,宋仁宗御驾亲临崇政殿,亲自主持殿试,兄弟俩又同时进士及第。这一年苏轼才22岁,苏辙呢,更是未满二十的少年,所以兄弟俩年纪轻轻同时高中进士,一下子是名动京师。这一年的主考官礼部侍郎欧阳修,他读到苏轼的这个考卷的时候,兴奋的是拍案叫绝。后来他逢人就说啊:“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发现了人才的喜悦之情是溢于言表。而且呀,他还预言,三十年之后文坛上不会有人再提欧阳修这个名字,三十年后的文坛将是苏轼的天下。连当时的文坛领袖、政坛大腕儿欧阳修都在苏轼的才华面前甘拜下风,苏轼一时是名动京师啊!
可是正当苏氏兄弟俩“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家中噩耗传来,母亲程氏夫人于四月七日不幸去世。悲痛欲绝的父子三人立即辞别京城,然后赶回家乡,兄弟俩开始了守丧三年的生活。一直到嘉佑四年的十月,服丧期满之后,他们才跟随着父亲再次举家迁往京城,全力以赴准备第二年的制科考试。那为了安心学习啊,兄弟俩还从家中搬出来,住到京城附近的怀远驿(宋官署名。属鸿胪寺。景德三年(1006)置,以侍海南诸国进贡使节。掌交州、龟兹、占城、大食、注辇、于阗、甘州、沙州、宗歌等地贡奉与通使事项。)当中苦心攻读。这一回怀远驿的寒窗苦读,没想到居然成为苏轼苏辙兄弟俩此后这一生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成为支持他们此后跌宕起伏的苦难人生的最温暖的安慰。在怀远驿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夜里突然是狂风呼啸,骤雨倾盆。怀远驿幽暗的灯光之下呢,却是另外一番安静祥和的情景,兄弟俩正在灯下相对读书,两个人不由得会心地相视一笑,那份兄弟间无需言表的默契好像在风雨当中静静的流淌。今夜窗外风雨如磐,而我们兄弟俩还能够抛开一切世事,在这里安心地读书,这是何等的快意人生啊!此后人生路漫漫,不知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再有这样“对床夜雨”的温馨的日子呢?是的,在故乡的眉山,在京城的怀远驿,他们兄弟呢一直是形影不离,寒窗苦读二十载,这将是他们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回忆。此时、此刻、此地,他们不约而同地许下了一份承诺,不论将来我们兄弟俩做官做到何种程度,都要记得不要贪恋富贵权位,一定要尽早地功成身退,兄弟俩一起归隐田园,一起读书,一起来聆听夜来风雨声。所以呀,俩人就击掌起誓,这个夜晚的“对床夜雨”果然成了兄弟俩一辈子最为难忘的记忆,而“对床夜雨”这个关键词,也成为他们诗歌当中频频出现的意象。
人世间有一种情,她与生俱来,并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始终伴随左右,从不离开,这就是弥足珍贵的手足之情。人生的仕途终于开启了,这一路上,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既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又有遭遇磨难的沉重打击。“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兄弟俩又何曾想到在怀远驿苦心攻读、“对床夜雨”时许下的承诺,竟然成为了日后支撑他们克服艰难困苦的精神支柱,那么兄弟俩的未来人生路将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巨变呢?他们又是如何通过诗词来传递深厚的兄弟情谊呢?
比如说嘉佑六年,兄弟两个在这一年的制科考试当中又再次双双名列前茅。据说啊,宋仁宗亲临崇政殿,阅读这个制科的策论的时候,回到后宫,还非常兴奋地跟皇后说:“我今天呀,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那种广纳天下贤才的那种热切、兴奋和激动也是溢于言表。那苏轼呢,随即就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签判,但是跟他不一样的是,苏辙的任命呢,倒是出现了一些波折。因为这一次的制科考试当中,苏辙在他的策论当中直言指斥朝政的过失,而且呢语气相当的犀利,相当的激切。那这一份考卷呢惹怒了王安石,所以负责起草诏书的知制诰王安石十分不满,后来任命书下达的时候呢,苏辙被授予的官职比较低微,只不过是商州军事推官。一向自信满满的苏辙对这个任命十分地失望,辞去了商州军事推官这个官职,请求留在开封侍奉父亲,那么这也是二十多年来他们兄弟的第一次离别。苏轼呢,既为第一次离别感到感伤,同时又为弟弟所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而感到愤愤不平。那么这次离别的时候,他写下了一首长诗,其中呢,有这样几句:“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意思就是啊,子由啊子由,我当然知道人生是有聚也会有散,那我担心的只是岁月匆匆,我们这一次的离别,不知道下次的相聚会是什么时候呢?无论命运怎么改变,请你一定不要忘记,追名逐利都不是你我的理想,我们都在等待下一次的对床夜雨、兄弟情深。第一次离别,对床夜雨的记忆,从此就凝成了兄弟俩奔波一生、坎坷一生的最大念想和安慰。
再举几个例子,比如元祐年间,当然是苏轼和苏辙这一生当中仕途相对比较顺利的一个阶段,尤其是苏辙从元祐四年开始,由户部侍郎改任吏部侍郎,此后一路升迁,到元祐六年的时候,还升任尚书右丞。这个职位啊相当于副相的位置,而且这也是苏轼这一生都没有达到过的高位。到元祐七年,苏辙再升任门下侍郎,职位呢还在尚书右丞之上。可是跟苏辙在元祐年间的平步青云不同的是,苏轼从元祐四年开始,因为跟朝廷的政见不合,开始了辗转在杭州啊,颍州啊、扬州啊这样一些地方官的任上。在颍州任上的时候,因为思念弟弟,苏轼也曾经写过一首很有名的《满江红·怀子由作》,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雕华发。”这样的词句,当然是感慨他们兄弟对床夜雨、寒窗苦读的时候曾许下不慕高位、早日归隐林下的这样的意愿。可是这么多年来朝廷的形势险恶,官场的倾轧,而兄弟俩也曾经遭遇过贬谪。三十多年过去了,兄弟聚少离多的日子仍然在延续,岂不是辜负了当初对床夜雨时候的约定了吗?其实啊,苏轼跟苏辙虽然感情很深厚,但他们的性格并不一样,苏辙的性格相对于苏轼来说要更加的谨慎平稳。可是,在他们步入仕途之初,其实苏辙更加有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锋芒,他的锋芒可能来得比苏轼还更盛,所以他遭遇到政坛的这样一种打压可能也比苏轼来得更早。比如说治平三年,也就是1066年,苏洵呢在京师去世,那苏轼兄弟两个扶着父亲的灵柩也是回乡守丧三年。直到熙宁二年,也就是1069年,他们重返京师的时候,这个时候已经是王安石变法推进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那因为政见不同,苏辙上书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的比苏轼还要早几个月,那要求离京外任的更是比苏轼还要早两年。
熙宁三年的春天,因为张方平(张方平(公元1007年—公元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谥“文定”,北宋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景祐元年(1034),中茂才异等科,任昆山县(今属江苏)知县。又中贤良方正科,迁睦州(今浙江建德东)通判。历任知谏院、知制诰、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滁州(今属安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杭州(今属浙江)、益州(今四川成都)等地长官。神宗朝,官拜参知政事(宰相),反对任用王安石,反对王安石新法。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卒。苏轼哀痛不已。赠司空,谥文定。)去知陈州,辟苏辙为陈州教授。这样一个小官职和苏辙志平天下的这个大志向来比,实在是微不足道,苏辙离开京城赴陈州教授任,那这是兄弟俩的第二次离别。这番离别呢,苏辙是对朝政感到了深深的失望。
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苏辙的仕途遭遇重大挫折,眼看着弟弟即将离开京城,离开自己,手足兄弟形影不离的日子即将成为过去,想起兄弟俩为求取功名寒窗苦读的往事,想起对床夜雨,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苏轼的心里充满了压抑和不平,那么苏轼是如何通过填词来倾诉自己痛苦的离别之情?而他本人又将遭遇到怎样的人生变故呢?
苏轼在寄给弟弟的诗中说啊:“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苏轼《次韵子由初到陈州二首其一》,“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对弟弟的心情,对弟弟的处境也是深表担忧。苏辙被排挤出朝廷,那么以苏轼更加张扬的个性啊,当然更加不会为激进的变法派所容。在熙宁二年十二月的时候,苏轼写了一篇洋洋洒洒数千言的《上神宗皇帝书》,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表达他对于新法的不同意见。到了第二年,也就是熙宁三年的二月,苏轼又上《再上皇帝书》,这封奏折比之前言论要更加地激切,他甚至把新法比喻成是祸国殃民的毒药。王安石甚至因为苏氏兄弟俩的屡屡地反对新法,而对神宗皇帝说,他说苏轼兄弟俩其实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他们就跟纵横家差不多,依靠三寸不烂之舌,以辩论口才为能事,其实没有什么治国理政的真才实学。神宗皇帝并不见得就完全赞同王安石的意见,但毕竟对苏轼屡次反对新法心生不悦。而这一年八月呢,王安石一个手下——侍御史谢景温(谢景温(1021—1098):字师直,今浙江富阳县人。北宋皇祐元年(1049)进士。历任通判、转运使、六部尚书,支持王安石变法,后代移居海南岛。)诬告苏轼兄弟在服丧回乡期间,利用官船来贩卖私盐这样一些贪污不法之事。神宗很生气,立即下令严查,当然查来查去,没有查到什么真凭实据,所以这个案件后来就是不了了之。但是这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地对于政敌的打压手段,也真的是让苏轼啊心灰意冷,他甚至不愿意为自己再做任何辩解,只是上书要求离京外任。熙宁四年七月,苏轼携夫人王闰之和两个儿子一起离开京城赴杭州通判任,在途经陈州的时候和苏辙一家相聚,两家人在一起度过了七十多天的时光,一起度过了一个中秋节。那么九月份又一起去拜访了恩师欧阳修,这也是他们兄弟俩最后一次拜见恩师,因为第二年欧阳修就去世了。苏轼和苏辙呢在颍州挥手告别,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竟然是漫长的六年。
就在熙宁九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苏轼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南宋人胡仔(胡仔(1110~1170),字元任,胡舜陟次子。绩溪(今属安徽)人。宣和(1119~1126)年间寓居泗上,以父荫补将仕郎,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升从仕郎。绍兴六年(1136),随父任去广西。为广西经略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转文林郎、承直郎,就差广西提刑司干办事。居岭外7年。十三年,其父遭秦桧陷害,遂隐居浙江湖州之苕溪,“日以渔钓自适”,自号苕溪渔隐。)啊,甚至这样评价这首词,他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也就是说,古往今来写中秋的诗词那么多,但是跟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比啊,那都是垃圾;还有人说《水调歌头》词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清程洪、先著《词洁》:此词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
那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苏轼的这首词到底能不能当得上这么高的评价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一开篇就很有东坡式的豪迈和洒脱。苏轼啊虽然被人看成是古代读书人里面全能型的文人雅士,可是苏轼曾经自称他有三样东西不如人,哪三样呢?下棋,喝酒,唱歌。下棋总是输,喝酒一喝就醉,唱歌经常跑调。可是中秋赏月岂能没有美酒助兴呢?何况啊,宋代人过中秋节最重要的一道节目就是畅饮美酒,所以苏轼劈头一问,把酒对月,其中已经蕴含着对于自然对于天道的质疑,那“明月几时有”?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普照着宇宙天地的呢?既然是把酒问青天,所以接下来笔锋一转,苏轼又从人间转到了天上。“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那既然人间已经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了,那天上今天又是何年、何月、何日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水调歌头》这首词当中最具有仙气的几句。随着苏轼的情绪的抒发,我们仿佛能够看到高台上翩翩玉立的苏轼,宽袍大袖随着秋风迎风飘扬,好像是一位随时都能够御风而行的神仙真人。可是苏轼他真的舍得离开人间,飞到高高的广寒宫去吗?他愿意去到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世界吗?“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舍不得,为什么呢?他担心月宫里面太冷了,他受不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月光之下迎风起舞,“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份美好也不逊色于天上的广寒宫吧?
如果说词的上片是借中秋节的月亮以及天上人间的联想,引发苏轼对于出世和入世矛盾的这样一番感慨,那么下片就具体地转入了苏轼对于亲人的思念,当然这里特指是他的弟弟——苏辙的牵挂之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从高空静静地向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高阁,静悄悄地挂在雕着花纹的窗棂之上,照耀着那个一夜无眠的人——苏轼。这个时候,苏轼的酒意已经消掉了,他只是深深地沉浸在对于弟弟的思念当中,子由你还好吗?六年不见了,你受了那么多的委屈,还能够独自支撑吗?自从我们第三度分别一晃已经是漫长的六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每次月圆的时候我们都不能相见呢?所以在这里呀,苏轼甚至向月亮提出了质疑,月亮你到底有没有情感?为什么你每年都自顾自的团圆,而丝毫不管人间的悲欢离合呢?那这种对月亮的质疑一出来,苏轼转念一想,马上又否定了自己的质疑。其实月亮还是有情有义的,因为月亮一个月当中也只能圆一回,八月中秋一年也只有一次,月亮残缺的时候要远远多过它团圆的时候,所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不正是象征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吗?所以在这样的质疑和对质疑的否定当中,月亮的阴晴圆缺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完全融为了一体,再也没有任何差异。那既然连月亮都不能常常圆满,亲人之间的离别,也就不要太过挂怀吧!所以接下来这几句,又让我们看到了苏东坡是特有的洒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连万能的、亘古不变的月亮都没有办法去改变阴晴圆缺的变化,那么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是一种难免的状态。既然这个事情古难全,自古都难以事事如意,那么还是让我们回到现实当中来,不要沉溺于此时此刻暂时的困境,而是要用乐观的心态来看待悲欢离合、看待此时的逆境,用一种豁达的心态来进行排解和解脱。就拿他和弟弟来说吧,虽然这个时候他们没有办法相聚在一起,可是他们毕竟还能够健康平安地在不同的地方欣赏着同一轮月色,这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只要弟弟还能够健康平安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那么兄弟俩终究会有相聚的那一天。那一首饱含苏轼对于弟弟的思念、牵挂之情的《水调歌头》,就在这个特别的中秋之夜横空出世了。
想到当年与弟弟苏辙“对床夜雨”的兄弟情深,想到这些年来兄弟二人仕途中遭遇的风风雨雨,想到至亲兄弟坎坷的人生命运,苏轼已经无法遏制自己的感情,内心深处的凄楚与无助从笔端倾泻而出,从而在人世间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美丽诗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中秋之夜,苏东坡面皓月清辉尽情地诉说着对弟弟深深地思念。
也许啊,月亮真的是有思想、有情义的,就在这首水调歌头写下之后不久,苏辙罢齐州任,进京述职,而苏轼呢,也要调任徐州。所以在第二年春天,苏轼一家人去赴徐州任上,途经山东鄄城一代的时候,苏辙专门从京城赶过来和苏轼相会,并且一直把苏轼一家送到徐州任上,而且又在徐州逗留了一百多天,这是他们兄弟分别七年之后的再一次相聚。这次徐州相会啊,苏辙曾经写下两首诗《逍遥堂会宿二首》,其中一首写道:“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彭城就是徐州。同样的是寒冷的秋天,同样的是风雨萧瑟的夜晚,他们兄弟阔别多年之后重新聚首,在夜雨萧瑟、促膝交谈的时候,恍然又回到了当年在京城怀远驿读书的时候那种对床夜雨的感觉,所以这是一种相似的情景,但是他们的人生境遇已经经历了沧海桑田。而这一次他们在徐州的相聚啊,特别有纪念意义的是: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次中秋节。
八月十五的晚上,徐州的天气呢也特别好,苏轼啊为了好好地陪弟弟过一个中秋节,特意邀请了一些投缘的好朋友,就在彭城山下,泛舟湖上,然后喝酒赏月。在月光的清辉之下,苏辙动情地写下了一首《水调歌头》来应和哥哥苏轼前一年在密州写下的《水调歌头》词,词呢是这样写的:“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独的的住在船上,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相比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种天上宫阙,人间清影的洒脱和出尘,苏辙的中秋词更加能够凸显出人间聚散离合的悲愁。因为他们兄弟一别七年才能再聚在一起度过一个中秋节,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的快,“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这个中秋月夜还能够跟哥哥一起泛舟湖上,欣赏同一轮明月,而明天的这个时间,我要一个人去漂泊天涯,怎不让人顿生忧愁呢?
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六号,苏辙再次挥泪告别哥哥登舟而去,而这一回的离别,兄弟俩将来还会要经历更加险恶的政治风波。因为就在两年之后,也就是元丰二年,苏轼呢突然被诬陷为写诗讥谤新法,诽谤朝廷,七月被捕入京。这就是让苏轼差点儿送命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弟弟苏辙当然也会被无辜牵连、遭受贬谪,那此后的宦海沉浮兄弟遭遇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仅仍然是聚少离多,而且总体而言仕途并不顺利。
近二十年后,也就是绍圣的四年,苏轼呢被贬海南儋州,而苏辙呢被贬广东的雷州。五月十一号的时候,苏轼紧赶慢赶,终于在滕州这个地方赶上了苏辙。六月五号呢,陪同弟弟一起到达贬谪地雷州,然后短暂的几天停留之后,苏轼又渡海到了海南的儋州,而这一次的短暂的相聚竟然成为他们兄弟俩这一生当中的最后一次相聚。到达海南儋州之后,这一年中秋,苏轼也写下过一首很有名的中秋词来怀念他的弟弟苏辙,“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然北望。”这一年,苏轼已经62岁,而苏辙也已年近60,隔海相望,兄弟暮年,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再聚。而这一年海南儋州的中秋节,愁云密布,月色晦暗,苏轼再也没有当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的豪迈,苏辙也不再有“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的雅兴。流落天涯的苏轼只能是“把酒凄然北望”,在痛苦当中心凄然怀念着远方的弟弟苏辙。而对于苏辙来说,除了生养他的父母,他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人就是哥哥苏轼了。
六十多年的兄弟之情,无论是寒窗苦读、对床夜雨,还是同处富贵、同游山水,或者是同受牵连,同处患难,他们都从无怨尤、从无猜疑,这是一份极其罕见的兄弟手足之情,而这份手足深情也终于沉淀成了世间最为美好的文字。从此以后每年的中秋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成了中国人最美好的中秋祝福,是中秋节寄托对亲人的思念、祈求亲人一生健康平安,期盼团圆的吉祥愿望。
回复“千里共婵娟”获得音频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