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今天我们要品读的是号称千古悼亡之首的苏轼的《江城·十年生死两茫茫》。词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在题记中说:“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所以这首词上阕写实,下阕写梦,是在词中怀念十年前已离他而去的妻子王弗。他说,我和你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想让自己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你的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我没有地方跟你诉说心中的悲苦和凄凉。假使我们今日相逢,你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故乡,只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我们互相望着,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啊,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每次读到苏轼的这首《江城子》,我其实最先想到的并不是东坡先生和他的发妻王弗之间的爱情,而总是先想到国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唐老凭一己之力,耗十年之功,编纂了《全宋词》,被称作“词圣”。其实我一直觉得,在“词圣”之前应该加一个词,叫“情圣”。我入学的时候,唐老当时还健在,只是已经九十多岁高龄,再不给我们上课了,所以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聆听到唐老的课。但是我听我的老师说,唐老至情至性,年轻的时候,和他的爱人在战乱纷飞的年代相识相爱,结成夫妻,可是发妻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就一病而逝。后来唐老独自带着孩子们,在艰难岁月中洁身自好,在妻子死后六十多年的岁月中,忠贞不二,一辈子都没有续弦再娶。据说每年清明的时候,唐老会带一杆洞箫去妻子的坟前为她吹她生前最爱听的曲子。
我的老师曾经告诉过我,有一次上课,唐老讲宋词,刚好讲到东坡先生的这首《江城子》。说他刚在黑板上抄写下整首《江城子》,转过身来,只念了一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就突然泪如泉涌,声音哽咽,再也说不下去。后来整堂课,唐老只和学生相泣而对,偶尔口中呢喃地说两声,苦啊,苦啊!我只听我自己老师的转述,就觉得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课,永远再难以超越。唐老师是用自己全部的人生、至情至性的灵魂去讲解这首千古悼亡之首之作。
事实上,东坡先生的这首词用语如此平实,却如此感人,正是因为来自生活本身的力量。苏轼的发妻王弗,她的父亲是四川的一个乡贡士,在古代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了。王弗呢,自幼就知书达理。我们不知道王弗的才学到底怎么样,估计要赶上苏轼肯定有点困难,但是苏东坡自己在文章里记载过,说有一次自己夜里读书的时候,就被红袖添香伴读书的王弗指出了一个错误。还有一次,他背书的时候,突然忘了词儿,接不下去,欸,王弗轻声地就念出了下句,这让一肚子学问的苏东坡大为佩服。我想要指出苏东坡读书中的错误,那一般的知识积累肯定是不够的,所以王弗的才学肯定是不一般的。
王弗不仅天天陪着丈夫读书学习,做一对爱学习有文化的模范夫妻,而且她对丈夫的人生理想、仕途追求都很用心。史书记载,王弗有一个爱好,就是苏轼做官之后啊,家中凡是苏轼的同僚、下属来拜访,苏轼在前厅接待、攀谈,王弗就在帘子后面悄悄地听。客人走了之后,王弗就凭自己女性特有的直觉为丈夫分析谈话的内容,还有谈话的人,据说苏轼往往是大受裨益。比如说,北宋文人党争中,后来新党重要的成员章惇,没有发迹的时候来拜访苏轼,走了之后在帘后偷听的王弗就对老公说了,这个章惇啊,将来之后一定是个大奸大恶之人,不可不防,结果苏轼呢不以为然。后来这个章惇仕途得意之后,果然是个极偏激的人,苏轼这些人最后都栽到他手里。苏轼之所以不断地被流放惠州,后来甚至流放到海南岛,都是因为这个章惇。所以后来苏轼感慨,还是当年的王弗看人看得准啊。
所以你就看出王弗一个什么样的特色呢?贤内助的特色。苏轼在纪念妻子的墓志铭中,也明确地称王弗是个贤内助。包括他的父亲苏洵,八大家中的思想家,也认为儿媳妇是非常出色的。所以在王弗去世的时候,苏洵就提出来把王弗的灵柩送回四川眉山老家,和苏轼的母亲,也就是王弗的婆婆程夫人、程氏安葬在一起,可见连苏洵也非常器重这个儿媳。所以苏轼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写这首《江城子》,你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苏轼正在经历他人生第一次坎坷。苏轼年少的时候名扬天下,意气风发,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到了这个时候,开始了王安石变法,也就是“熙宁变法”,而苏东坡作为旧党成员,不被重视,只得外放地方。所以仕途非常不得意,人到中年思及往事,对曾经是自己贤内助的妻子王弗就更加地思念。
所以历经了红尘的磨难之后,在时间的沧海中,想起当年恩爱的发妻,所谓“结发为夫妻,死生未可依”。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苏轼并非是只是因为人到中年仕途坎坷才分外思念发妻。他和妻子王弗的感情本来就非常好,我们都知道苏轼号东坡,是因为他确实在黄州东坡干了不少农活,但是他这辈子干过最多的农活是什么呢?是种树。他曾经在故乡眉州的山坡上种了三万颗雪松,为什么要种那么多雪松呢?是因为王弗爱雪松,所以苏轼就曾经带着家人,为了纪念王弗,亲手植下三万颗雪松。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东坡居士的痴情来,这个细节让我很感动。我记得我在网易上注册的第一个邮箱就是“三万棵树”。
说到苏轼的这首《江城子》,最大的特色,一是平实,二是感人。既能让词学宗师、国学大师唐圭璋先生一生为之念念不忘,也能让半文盲的杨过为之伤感而发狂。你看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里头写道,杨过为小龙女跳崖,其实重要的引子就是东坡先生的这首《江城子》。小说里说,杨过一辈子痴心武学,读书不多,其实是个半文盲。只是数年前,偶然在一家路旁的小酒店的墙壁上见过这首词,随口念了几遍就牢记了下来,因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首词情深意真。所以他在绝情谷中等待十六年后与小龙女相会,过了约定的这个日子,心中万念俱灰,这时候,他想起了《江城子》这首词来,心想,他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而我和龙儿已相隔十六年了,他尚有个孤坟,知道爱妻埋骨之所,我却连妻子葬身何处也自不知啊。然后想起下半阙,说那是苏轼一晚梦到亡妻的情景,“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就是柳永所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啊。杨过想到此,不由得心中大痛,而我三日三夜不能合眼,竟连梦也没有做到一个。所以后来万念俱灰,再加上他生性激烈,然后纵身跳入万丈悬崖。
所以你看,不论是学问深湛的国学大师唐老,还是半文盲的武痴杨过,都会因为这一首《江城子》而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生命,愿意改变自己的人生。所以,什么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文学,什么样的诗词才是最感人的诗词?很简单,来自真实的生活、来自深情的灵魂,“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
《中秋月》苏轼
《雪夜独宿柏仙庵 》苏轼
《红梅三首·其一》苏轼
《东坡》苏轼
《海棠》苏轼
《中华古诗词100首》48 苏轼《题西林壁》
康震《唐诗宋词的风骨气韵》之《题西林壁》
中华经典资源库:苏轼《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苏轼
《赠王寂》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春宵》苏轼
《中华古诗词100首》87 苏轼《赠刘景文》《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您看此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