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南文脉》诗词篇 06 白居易《忆江南》

点击关注 ►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天气渐暖,万物复苏,一年当中最美的春天到了。在古典的词作当中有许多都是描写春日美景、春日情怀的,从今天开始,我将带你一起去探访春日的美景。第一站啊,我们要去的是江南,看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是如何忆江南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这是三首词,三首词是白居易用同一个词调——“望江南”来填写的。“望江南”是唐朝的教坊曲,又名“梦江南”、“江南好”,这个词牌的创制和汉代以来大量吟咏江南的诗歌有关。到了唐朝中期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做李德裕,他也用过这个词牌来创作,内容是为了悼念他的亡妾谢秋娘,他还因此将这个词牌改名为“谢秋娘”。只是李德裕的《谢秋娘》词并没有流传下来,所以白居易才是现存最早使用这个词调来填词的文人。因为这三首词都是对江南的回忆,白居易就给这一组词又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忆江南”。

“忆江南”,顾名思义是词人在回忆他曾经去过的江南。其实还没有去江南之前,白居易就说过一句话,他说啊,将来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够在苏州或者是杭州任何一个地方做官,那么此生心愿足矣!现在不是有一句话挺流行吗?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诶,白居易的梦想啊还真的实现了。在唐穆宗长庆二年,也就是公元822年的10月1日,51岁的白居易来到了杭州,开启了出守杭州三年的刺史生涯,这就是杭州的行政一把手了。没想到在三年以后,也就是唐敬宗宝历元年3月4号,白居易又调到了苏州,又开启了一年的苏州的生活。他原来只是梦想在苏州、杭州任何一个地方当一届地方官,就此生无憾了,没想到居然连任两个地方的一把手。

白居易真是太幸运了!别人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却是理想很骨感,现实很丰满。所以这三首《忆江南》词,第一首就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这是泛忆江南,主要是指苏州、杭州以及周边的地区。他说啊,江南那么好的风景都是我曾经非常非常熟悉的地方啊。第二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单独写秋天的杭州美景。第三首呢,“江南忆,其次忆吴宫。”主要是写苏州的人文风景。

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对于白居易来说,江南的美、江南的好不是道听途说,而是他曾经的亲身经历和深刻体会。在白居易的回忆当中,印象最深刻的江南风景是什么呢?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仔细品读这两句啊,你可能会发现,红和绿这两种色彩的对比非常的抢眼。有句俗话叫“红配绿,看不足。”如果是穿衣服的话,红色和绿色的搭配是很有风险的,因为它很容易显得土气,但是在自然界的风光当中,红配绿那可是绝配。尤其是在阳光明媚的时候,江边盛开的鲜花,红的像火一样,而春天的江水呢,清澈碧绿,胜过了蓝草的颜色,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色彩对比。

当然,对于长期生活在江南的人,对于山光水色、绿树红花的风景啊,可能反而会有些忽略,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可是对于北方人来说,江南的风景可能就会显得特别有情调了,这一点我还有过一些亲身的体会。我是长沙人,可以说是广义的江南吧,长江以南嘛。记得有一年在阳历的三月,长沙召开了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有一位东北同行在长沙街头散步的时候,拿着他的单反啊,不停地在拍照。我就问他了,这路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点呀,你都拍了些啥?他对我说,你不知道,在我们那儿这个季节还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直要到四五月份才能看得到绿色。可是你看,你们这儿早就是绿树红花,完全是春天的样子了,我难得看到这样的阳春三月啊,所以要多拍几张美照。

白居易呢,也是北方人,在写《忆江南》的时候呢,他已经定居在洛阳了,所以他在描写江南春天的时候,首先就把回忆定格在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定格在了红和绿的鲜明的色彩对比上。尤其要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首《忆江南》是写在唐文宗的开成三年,也就是公元838年,在这一年白居易已经67岁了。

其实晚年的白居易身体状况很不好,尤其是严重的白内障长期困扰着他。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要治疗白内障,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眼科手术,风险很小,可是对于唐朝人来说,白内障还是一个很难攻克的医学难题。所以这个时候白居易,再美的风景在他眼中都只是一片模糊。可是呢,在他对江南色彩的记忆当中却仍然是那么的鲜明,像火焰一般盛开的红花,像蓝草一般碧绿晶莹的江水。红和绿这两种色彩极致的对比早就不再是模糊的眼前实景,而是他记忆当中永远婉鸾妖娆的江南。同样是回忆江南,《忆江南》的第一首词是将焦点聚集在红和绿色彩的对比之上,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视觉效果极具冲击力的美艳江南。“能不忆江南?”这样的江南,怎么会不让我们念念不忘呢?

再来看第二首,《忆江南》第二首是专门回忆杭州的美景。“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一开篇,白居易就先声夺人、掷地有声地宣称,我最爱、我最忘不了的江南城市就是杭州,没有之一。我相信啊,一提到杭州这个城市,无论你是去过还是没去过,都一定是有所了解的。如果你要去杭州旅游的话,你第一个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呢?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的,是苏堤春晓、是断桥残雪、是柳浪闻莺,还是南屏晚钟?是雷峰塔,还是灵隐寺?杭州的景点实在是太多了,光是西湖十景可能就会让我们目不暇接,几天都看不够。可是一首短短的《忆江南》小令,容量是很有限的,可不能像写游记那样写很多内容进去。

所以我们可能就会产生一点好奇呀,白居易印象当中最深刻的杭州美景到底是什么呢?是“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两句词,表面上有明确的季节标志,如果我们再仔细点的话,会发现白居易果然高明。第一首《忆江南》写的是江南的春天,第二首就直接就跳到了杭州的秋天,更具体一点的说,是杭州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景致。在古代的杭州流传着一个非常优美的神话传说,在每年8月15的时候,天竺寺都会有桂花从月亮上面纷纷飘落下来。唐代的天竺寺呢,是今天杭州的法镜寺,坐落在西湖区灵隐的天竺路上。“山寺月中寻桂子”,表面上只是一个神话传说,可是我们读它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它转化成为现实的优美风景,而且这个风景里面已经包含了视觉、嗅觉的双重享受。当中秋节来临的时候,我们一边欣赏着一轮明月,幽幽的桂花香随风飘送,那纷纷飘落的桂花可能会让我们疑心,那个神话难道竟然是真的吗?

如果说“山寺月中寻桂子”这一句词带给我们中秋之夜宁静优雅的感受,那么接下来这一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就带着我们从宁静忽然转向了汹涌澎湃的另外一种风景的极致,那就是钱塘潮。潮头,当然指的是钱塘江的潮水了。我们可能也听说过,每年的八月十五前后是欣赏钱塘潮的最佳季节,直到现在啊,人们还从全国各地赶到杭州,争先恐后要去欣赏钱塘潮。这样的美景,白居易怎么可能会错过呢,而且他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呀!因为他的办公地点刚好就紧邻着钱塘江,所以他可以悠哉悠哉地躺在郡亭之上,欣赏着钱塘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波澜壮阔,可以去欣赏弄潮儿的勇敢搏击。    

中秋节的杭州,月中的桂子悠悠飘香,钱塘浪潮惊涛拍岸。视觉、嗅觉、听觉多种感受的强烈震撼,定格成了白居易回忆当中最美的杭州。“何日更重游?”这样美丽的杭州,今生今世还有没有可能再回去呢?读完第二首《忆江南》词,我们可能会有一种错觉,江南的美丽都让杭州给占尽风流了。那接下来第三首《忆江南》写苏州,还能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诶,我们来看第三首。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在词人对于江南的回忆当中,苏州的地位仅次于杭州,所以他说是“其次忆吴宫”。不过这一回呢,他别出心裁,用“吴宫”这个词代指了苏州。白居易的创作技巧果然是不同凡响啊!为了不和前两首词重复,第三首《忆江南》他没有直接描写苏州的自然风景,而是从遥远的历史故事开始说起。因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宠幸绝色美女西施,在苏州修建了“馆娃宫”。这个历史为苏州增添了许多令人浮想联翩的浪漫风情,正是凭借着西施的这个历史典故,诗人对苏州的美好回忆也缓缓地展开了。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苏州最美的是什么?是人。所以这两句完全是在描绘苏州的人文风景,词人一边品着像春色一样翠绿的竹叶青美酒,一边欣赏着苏州美女像芙蓉花一般醉人的舞姿,这又是视觉、味觉和联想的多重享受啊!

三首《忆江南》,从第一首红花绿水、色彩鲜明的江南春天,到第二首杭州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的独特风景,再到第三首苏州的美酒、美人、美丽的传说。白居易带着我们穿越了时空,从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想象多个方面,全方位来感受江南的魅力。那你是不是也像词人一样沉醉其中,不想醒来呢?白居易就是这样,他沉浸在对江南的回忆当中,不愿意醒来。

“早晚复相逢。”他多么希望那样的温情岁月,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记忆当中,而是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他能够再度相逢。但是有的回忆我们能够在现实当中再现,而对白居易来说,忆江南却永远都只能是回忆了。在宝历二年,也就是公元826年的2月,白居易有一次在苏州骑马出巡的时候,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受了伤,那一年白居易55岁。他感到自己的身体已大不如前,感到了衰老和疾病的双重折磨,所以他先是向朝廷请了一百天的长假。假期休满之后呢,他离开了苏州,而这一别之后,白居易就再也没有踏上过江南的土地。

一晃十二年过去了,在白居易67岁那年的秋天,有一位苏州的老朋友、老下属登门造访。白居易感慨万端啊,许多尘封已久的记忆又被重新翻晒在了阳光之下,尤其是多年前在江南的那一段最美好的时光,突然间历历如在昨天一般,又重现在老诗人的眼前。他原来以为,关于江南的一切,在他衰老的记忆当中早就模糊了。可是没有想到,苏州故友的来访让他突然意识了美丽的江南是那么深刻的烙印在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有淡漠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那是诗人记忆当中最温柔的江南,也是他再也回不去的江南。江南的绿水红花,杭州的“月中桂子”“钱塘浪潮”,苏州的美酒、美人,从此定格成了世人心目当中最美的地方,也成了诗人无数次梦萦魂牵的最美江南。

好,下一讲我们会要一起品读北宋词人欧阳修的《朝中措》。欧阳修是一代大儒,可是一代大儒也会有他特别佩服的人,而且这个人啊竟然还欧阳修小很多岁,他会是谁呢?我们下期再会。


《江南文脉》诗词篇01 张继《枫桥夜泊》

《江南文脉》诗词篇02 杜牧《江南春》

《江南文脉》诗词篇03 张祜《题金陵渡》

《江南文脉》诗词篇04 皮日休《惠山听松庵》

《江南文脉》诗词篇 05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