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处贴正能量、负能量标签才是最糟糕的 | 杨殳专栏

杨殳 枪稿 2019-05-11


那位著名的喉舌、总编大人对《江湖儿女》的看法,是我们这里长久以来的一种典型思维。


一度,我们认为“解放思想”之后,这样的事情会慢慢绝迹。


没成想,死灰复燃,到了今天已经变成熊熊烈焰了。



一次精神疾病的病理分析


文|杨殳


作者简介:杨殳[shū],一个神经衰弱的大叔,看书,看片,吃药丸,三位一体。最大的爱好是收集古今中外药物说明书。



上个月翻冯骥才的口述历史,读到一段惊心动魄的细节。

 

文革中,冯骥才与妻子都在一个小印制厂工作。一晚,两口子和另一位女同事加班。冯妻将一块领袖像印版用油纸包好,递给女同事,顺口说了句:“像是块火腿!”

 

听得一旁的冯骥才心惊肉跳,刚想岔开话题,那女同事已抢先开口:“冯骥才你可听见了,你老婆可说领袖像是火腿!”

 

冯骥才急中生智,接上话茬:“我没听她说,倒是听你说了,这屋里可就咱们三个人。”

 

瞬时剑拔弩张,生死立见。

 

那个年代被界定是多么容易


那女同事知晓利害,立马嬉笑带过,一场危机化解——谁也没落得个“反革命”。

 

我与妻子讲这段荒诞场景,她大笑冯骥才的急智,随后叹气不已。

 

之后的一段时间,每每聊起一些历史或当下的荒诞情节,妻子有时问我:会不会还有这种事情发生?

 

我说当然不会,放心。

 

但同时心下猛地烧起一阵阵焦灼——实在不敢想象,若一个狂飙突进的年代突然降临,该JB咋整。


谁也不想听到倒车请注意,不是吗?

 

1


我的杞人忧天最严重的时候,是在有人拿着三观、立场或标签跟我聊天时。历史没有必然,也绝不会复制般地重复,但其发生逻辑却会有神似。

 

有时,我自己也总不自觉拿起某件武器终结谈论——不用再争了,你就是脑残,跟我不一样。

 

这是“标签”的便利——毋庸置疑,掷地有声

 

若全民陷入这种方式相互对抗,一个时代的荒诞就可能会在另一个时代借尸还魂,哪怕是日常沟通,都会呈现出野蛮的暴力。

 

8012年了却有更多的人执着于贴标签


七八岁时,我曾因琐事与邻居家小孩对骂,我说对方是傻逼,对方说我才是傻逼,互喷一个小时直到筋疲力尽,谁也无法令对方相信自己的结论。

 

如今想起此事,感慨颇深:我为何不与那孩子坐下来聊聊,究竟何为傻逼?

 

这当然只是美好的假设。

 

我们从小便被贴上标签——好学生、坏学生、前十名、前三名等等以名次为依据的标签;上课瞌睡是对不起父母、打人骂人是品德败坏、跟女孩说话是早恋等等以道德为依据的标签。

 

就像电影的片名一样,标签只是看上去很美


当时,我和其他孩子也曾随意运用家长老师提供的“标签”相互贴,也给自己贴,但好在没有发生因为“不爱国”而被剥夺上学权力的事。

 

在胆小如鼠的我看来,贴标签这件事已经越来越危险了。


2


对万事万物区分类型,做标签管理,本是推动人类文明的智性。唯有分类,方能认识并掌控世界。

 

但若标签成了任意论断的武器,可以概括、肯定、否定一个人的全部,那只能说明这社会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影评用语——楼主脑残,主角圣母婊,你是水军,凡是×××,必定×,编剧三观不正。

 

标签和三观充斥着现代人的话语体系

 

延展到对社会事件评头论足,则有如下叙事惯例——傻白甜,高帅富,官二代,富二代,绿茶婊,精日,油腻中年,大猪蹄子。

 

最令我无法接受的则是“正能量”“负能量”,简直是对艺术、娱乐的人性的践踏,一切深邃、复杂和宽容被其抹杀殆尽——

 

胡锡进评论《江湖儿女》的微博截图


再比如“杠精”一词,本是嘲讽“只为抬杠不求对话的自以为是者”,但很快成为快速对人分群归类的标签,作为一种批判武器大行其道。

 

十年来中国互联网文化的精华之一,便是对中文词汇的扩容。这种扩容非常有趣,因为它们往往源于嘲讽和黑色幽默。

 

同时,它们也会令表达干瘪和简化,只为情绪发泄和姿态表演而存在,距离真实感受和沟通愈来愈远。

 

标签式的表达逻辑有如下特征:

 

①大多从自我中心出发;

②涵义既片面又不稳定;

③擅长使用极简的概念;

④往往无法辩驳和证伪;

⑤有种盖棺定论的潇洒。

 

一旦贴标签成了惯性思维,公共对话就萎缩掉,人人都会陷入所谓的“回音室效应”:相近的同类声音不断放大重复,人人只听得见自己观点的回音,而认为这就是真理。

 

《纯洁心灵》观摩研讨会被赞正能量


尤其当主流声音逐渐垮塌,失去中心权威,只听自己认同的声音就会觉得安全——在自己的BGM里,人人都是无敌的

 

人是经验动物,大脑本能的逻辑和猿猴时代并无多大差异。对新鲜信息的认知和理解,是从旧有经验出发的,这意味安全,也意味着保守

 

文明开化的训练让人敢于挑战危险,开放迎接新经验——然而,我们仍会本能地用自己熟悉的经验去解释或反驳。

 

贴标签就是件好工具,一个概括就将对话变成自说自话,且容易寻找同类,安全地扎堆。

 

相比之下,寻求共识和理解异见简直太费脑神经了。


3


我有朋友患过一阵子躁郁症。他与我分享过病发时的体验,说那是种极其“倔强”又“自信”的悲观,偏执的念头占据思维。

 

当绝望透顶,便会有轻生念头:不能完美,便只能死。


天才向左,疯子向右

 

非黑即白,毫无弹性。这是极其恐怖的极端模式,是心理障碍,是病。

 

惯于贴标签的思维模式也是社会心理病。

 

其临床症状有二,一是片面地理解世界,将世界简单归类、粗暴地符号化。二是虚幻地自我认同,自以为有独立意识和个性,实则只是无法从浓缩过滤的认知中自拔。

 

一旦病入膏肓便会产生并发症,衍生出不可遏制的攻击性。

 

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有本研究恐怖主义起源的书,叫《极端的人群》。他认为,只接受自己认同观点的极端思维是恐怖主义的起点——

 

“一个群体中的互动起到一个回音室的作用。这种作用逐步地使之作为一个集体激进化,导致他们准备集体地加入一个恐怖主义组织。现在,相同的过程正在网上发生。”

 

《极端的人群》封面


究其病因,乃是用“主观论断”直接强加他人或自己,继而为之寻求依据,强化论断。

 

在心理学和政治宣传上,叫标签效应——凡是被贴了标签的,就必然产生强化效应,很难甩得干净。

 

比如“精神病”或“疯子”“傻子”等标签,在现代精神疾病研究诞生之前,是极具攻击力的武器。

 

1980到1990年代乃至新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被贴上这种标签的人,几乎无法翻身——你怎么证明你不是精神病?

 

再往前讲,就是开头冯骥才经历全民贴标签暴力运动。那个年代,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标签,叫榜样。所谓榜样的力量,也是一种标签效应,就像给领袖前加一长串的定语。

 

2017年纪录片《囚》,导演马莉。影片讲述中国东北某精神病院封闭疗区内的情况。获得第54届台北金马影展最佳纪录片。


这篇文章在脑子里琢磨了很久,今天写下时,搜了一下维基,意外收获了一个知识——

 

英文中有个专门的词组叫Poisoning the Well,字面意思是往井里投毒,对应的中文就是“贴标签”。

 

美国1937年出了本书叫《宣传的艺术》(The Fine Art of Propaganda),贴标签名列各种宣传手法首位。

 

The Fine Art of Propaganda宣传的艺术


书中认为,这种技巧能让受众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单凭被赋予的符号和论断就会拒绝或接受某种事物。

 

这宣传技巧威力有多大?

 

“贴标签不但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名誉,也可以激励一个人达到非凡成就、或把人送入监狱、让人疯狂挑起战争并屠杀同袍。”

 

感谢维基,我好像找到了病根——唯有期望,这世界多点复杂和弹性,少些论断和帽子


THE END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相关回顾:

和胡锡进先生聊聊电影艺术的功能|杨时旸

贾樟柯,才是那个老大哥 | 开寅专栏

你三观不正你去shi | 杨殳专栏


工作事宜请联络微信:paperbullet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