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文必修2】2.故都的秋/郁达夫


经典美文:郁达夫《故都的秋》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铎朗诵


《故都的秋》郁达夫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原文阅读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设计思想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4、本课只安排一课时,时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体。

四、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

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

展示画面一     

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日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 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更深远的东西 ,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来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维方向  借景抒情     

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     

二、 整体感知     

1.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   

学习目标:(幻灯)

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请大家看课文,你们先齐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听我对课文主体部分(3-11)的朗诵。一起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乐朗诵。)

2、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 秋蝉嘶鸣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三、分析鉴赏

“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这几幅秋景的呢?什么样的景物,会使郁达夫感到这样的压抑,感到这样的凄清和孤独?     

思考:(1)在五幅画面中,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秋的?     

明确:作者从秋声和秋色两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展开描写。    

(2)从秋声秋色的角度来写,有何好处?     

明确:声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点。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   

(3)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分两组找,讨论)     

①明确:色: 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     提问:A、本文选择的秋色又有什么特点?(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     

明确: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C、面对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处处散发着丝丝的凉意。    

②明确:声:帚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已经接触过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     

C、举一个例来说一说:     

如看到扫帚的丝纹,为何也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细微的声音?精细的丝纹,灰土上一条条的痕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的挥动着扫帚,听到了灰土与落叶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与衰败吗?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后,又听到这微漠的声响,作者又会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更加孤独,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风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蝉声的天籁,和着鸽哨的鸣叫,远处传来荒野的钟声,作者连细微的扫帚声也仿佛听得真真切切。“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声寂寞,作者在这样清静的秋色秋声里品味到一种什么样的秋味呢?我们大家已经抓住秋景的特点对景物进行了分析,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体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么呢?意境是内在的情趣与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们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观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请全体女同学诵读,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男同学在听的时候试着概括一下客观的景。    

展示画面二

(预设学生回答)

小院晨景:天高色青下,驯鸽飞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树,破壁腰静对着牵牛花的兰朵,日光穿过槐树叶透射下来。

院中之人:清晨,穿着青布长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树下,喝着大碗浓茶,细数日光或静对牵牛及产生的联想(疏落的秋草)。

主观感受:清闲、寂寞、悲凉。

明确:同学们回答不错。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穿着青布长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望碧空,细数槐叶间透下来的日光,俯身撷牵牛,耳边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静”中略带“悲凉”的情调,体现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质朴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同学们,老师想通过解读“小院秋晨”来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能以点带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画面的意境。(板书“以景显情”) 2、国学大师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 与悲凉”?    这跟当时作者的生存环境有关,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作为知识分子的郁达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闷,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为了逃避现实,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给他带来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正是带着这样的心境来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无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内外和谐。(板书:“以情驭景”)     

五、细节分析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希望大家对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最后,由大家来问问题。

   预设问题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慢”“润”“淡”。    预设问题2、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     

六 、深情结语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清、静、悲凉”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作者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联读悟写

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教后反思  

1、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但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学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确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消除时代隔阂,从而感受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2、利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把《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对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的分析还可以更到位些,如:没有点出本文选材的零碎性,五幅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这是为何?这是本课教学的一点败笔。不过,我又常常以“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 ’的艺术”来宽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们的谅解?

说明

此次编写教案,参考和借鉴了不少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编写方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九、点评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本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新课程这一理念,同时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学中突出重点,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可操作性强。

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综合与分析。本设计在布置预习时,指向具体,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包括形象和情意)的前提下,概括文本的五幅画面,这样,学生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映象。课堂实施过程主要是分析,对文本的分析是深入理解的过程,即课堂探究的过程。整体把握有必须依赖于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才能更加深刻,整体与局部又不是绝对的,文本的每个层次相对于整个文本来说是局部,但相对于其内部层次来说又是整体。本设计通过师生对五幅画面的共同探究、分析,对“清、静、悲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一个整体的,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深入与浅出。本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运用已学过的课文《荷塘月色》与文本相比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又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层层深入地逐步揭示文本的内核,引向对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对本设计的建议

(一)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后,一般要再进行概括整合,这样反过来又促进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格局。预设时,在“细节分析”后,再让学生完整地阅读,体味、感悟文本的意蕴,可能是有效果的。

(二)多元解读的把握。在课堂教学的尾声,预设了“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的问题,拟构的情景是“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这里显现出为“多元”而“多元”的痕迹,既然课堂上师生解读、探讨都是文本的“清、静、悲凉”所蕴涵的情感,怎么还会有同学认为本文是“颂秋”,而且“言之有理”?岂不是把哈姆雷特解读成李尔王,还言之有理!如果要比较,让学生举出几个颂秋的文章,也许会更好些。

2 故 都 的 秋

 “从一而终地写出来

曾读《生命的智慧》(线装书局2007年9月第1版)一书中的《从文学的历史真实看戏说正说》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样的写法很简单是那种编年史的写法恨不得把这个人的简历和他某年的具体行为以编年的顺序从一而终地写出来。

揣摩文意文章是想说把这个人的简历和他的具体行为以编年的顺序从开始到结束原原本本地写出来。遗憾的是文中用了个不伦不类的词:从一而终

从一而终是个成语指跟从一个丈夫即使他死了或移情别恋也不再嫁人比喻用情专一始终不渝。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上述文章的意思无疑与从一而终不搭界。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刘从军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6月与郭沫若等人成立了创造社。1930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中篇小说《出奔》等。

 

 


郁达夫诗词选

刘海粟评论郁达夫的文学成就以为是诗词第一散文第二小说第三评论文章第四。郭沫若也认为:他的旧诗词比他的新小说更好他的小说笔调是条畅通达的而每每一泻无余他的旧体诗词却颇耐人寻味。如:

元日感赋

逆旅逢新岁飘蓬笑故吾。百年原是客半世悔为儒。

细雨家山远高楼雁影孤。乡思无着处一雁下南湖。

 


同步练习

1注音

(1)湿rùn(2)混混沌 dùn

(3)潭寺  zhè      (4)子  chuán

(5)扫  zhǒu       (6)平  

(7)廿四桥  niàn     (8)普山  tuó

(9)    (10) tuí

(11)  (12)着数zhāo着急zháo

(13)  (14)相似sì似的shì

2写对字形

(1)(2)

(3)       (4)

 

读作mì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覆盖东西的幕布或大巾之形。《说文》许慎认为的本义是覆盖其形体为的两端下垂形。

是个部首字今为秃宝盖偏旁。在汉字中凡由组成的字多有覆盖之义”“”“”“。有些汉字的楷书结构中含有的笔形但并无覆盖”“”“等字。

 

3解释词义

(1)落寞:寂寞;冷落凄凉。

(2)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3)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判断加词语运用的正误。(打“√”“×”)

A.是什么造成了第一代国产手机厂商的集体落寞?因为当智能手机成为发展趋势时他们还局限于过去2G手机时代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攻方向的经营误区。()

B.虽然客家庄里的一座座烟楼日渐颓废或已成废墟但过去种植烟草、烤制烟叶的生活依旧留在客家人的心里。(×)

C.直到此刻他的心中仍然混混沌沌的一片竟然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从青州彭门出来。()

4辨析近义词

(1)融化·熔化

[辨析]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变成液体。融化指固态水(冰、雪等)变成液态水。

他把自己整个都融化在书中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而喜怒。

科学实验证明固体的铁在1530以上就会熔化成液体。

(2)悠远·幽远

[辨析]幽远一是指深远二是指幽居草野之士。悠远指空间距离的辽远时间上的长久、久远。

此诗的意境幽远传递出了诗人对漓江山水的热爱。

我们的思绪随着诗人优美的语言回到了悠远的童年。[来源:Z|xx|k.Com]

(3)清净·清静

[辨析]清净指没有事物打扰;水干净清澈。清静指环境安静。

在这个清静的地方我学会了冷静学会了深思。

内心清净一切境界皆是美景。

(4)萧索·萧瑟

[辨析]萧索指荒凉冷落萧条凄凉。萧瑟一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二形容景色凄凉。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

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萧瑟作响。

5积累名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

(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背景链接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花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郁达夫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创作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并写下了此篇优美的散文。

文脉梳理

 

 

 

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来源:Z*xx*k.Com]

答案:这句话提纲挈领概括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清悲凉;同时它也是全文的线索将全文贯串起来。

2.题目是故都的秋为什么第二段作者要说南国之秋

答案:作者以南国之秋来衬托北国之秋的突出了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江南之秋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使人赏玩不到十足相比之下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总之作者用二者来对比突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衬托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写南国之秋是为突出北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表达作者对于故都秋的热爱。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等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给人以幽静的感觉意境美妙。

运用衬托的手法要善于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言彼衬此以宾托主从而获得愈真而愈明愈活则愈显的艺术效果。因此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宾主分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二、阅读课文第3~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用小标题概括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答案:文中景物可分别用秋院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声”“秋雨话凉”“佳日胜果五个小标题加以概括。

2.请赏析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答案:这段话运用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突出了北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碧绿的天色突出了的特点驯鸽的飞声突出了的特点而对牵牛花的描写突出了浓浓的悲凉之意。景物描写非常细致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3.作者对牵牛花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

答案:不多余。蓝色、白色是冷色调具有清、静、悲凉的特征再加上疏疏落落的秋草正好与作者的孤寂、落寞的情怀相合。

4.秋雨图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都市闲人中带着悲凉一个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5文章第12段有关秋的诗文的议论有哪些作用?

答案:议论拓展了文章内容中外写秋的诗文都悲秋也颂秋且写得出色而有味道;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提出了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觉来的观点。实际上是为了强调北国的秋味最为浓厚。

 

三、阅读课文第13~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列举南国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的秋景真的不美吗?作者说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这些南国的秋景并非真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以美衬美更能衬托北国之秋令人神往、眷恋。

2.文章最后作者说: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比喻性的对比。具体来说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通过这种比喻性的对比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

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最后一段为全文总结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名家视角]

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它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方世教

【上下求索】

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探究思路]

描写的感情基调体味文中对秋的的句子,体会情感找出直接议论和抒情

[探究结论][来源:学科网]

答案:《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而议论成分较多的抒情散文,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眷恋、对故都的向往,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结尾有作者直抒胸臆的一句: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但作者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与哀婉,因此整篇文章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使全文呈现出一种忧伤的、悲凉的基调,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请你运用反衬手法写一个小故事来突出某个形象。(200字以上)

答案: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叫了几个同学来念他们的优秀习作。你就是其中一个。

其它几位同学都念了。轮到你了。你站在讲台上翻看了几下自己的作文后却不开口。语文老师以为你是胆怯害羞于是发动大家一起鼓励你。

你红了脸。然而依旧无言。气氛一时沉寂。

说吧你为什么不念?语文老师把你叫到办公室。

“……”你还是没有说话却递给老师一张纸条。

语文老师带点愠怒又疑惑的神情接过纸条:

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不念的!我正要念时,发现您在本子上打了几个箭头,应该是纠错吧!可是情急之下我却看不出是什么错来。我总不能照错念出来吧。

语文老师看完怔住了。

当时那些上台念作文的同学中,就有好几个把很明显的错误照直念了出来。而你却宁可冒着被批评的危险也不肯随意将就地念错!

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误的一项是(C)

A屋(chuán)叫(sī) 折(hào)索(xiāo)

B寺(zhè)  落(ruǐ)  橄(lǎn)  落(mò)

C山(tuó)  房(lǐn)  陪(chèn)  袄(jiā)

D廿四桥(niàn)  衣(zhuó)  混(dùn)  (tuǒ)

解析:C项应读jiá。

2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C)

A.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B.秋蝉的哀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历,萧索的感触来的。

解析:A项偿——尝;B项哀——衰;D项历——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

(1)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对你的期望我虽不致蛮横专制到______你对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

(2)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座______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宇。

(3)木耳中所含的一种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灰尘杂质集中吸附再排出体外______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

A.干预 简朴 进而

B.干预 俭朴 从而

C.干涉 俭朴 进而

D.干涉 简朴 从而

解析:(1)干预:过问别人的事。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该管硬管。(2)俭朴:俭省朴素。简朴:简单朴素。(3)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A)

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故有秋老虎之说。[来源:学+科+网]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被称为多事之秋

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字。

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  D.②⑤④①③⑦⑥

解析:是一个总起句应放在开头①③④⑤是从秋老虎多事之秋两个方面说明阳消阴长的秋天气候特点的①③④⑤句中立秋至处暑白露等表示时间关系的词语提示我们①③在前④⑤在后。①③句具有因果关系,所以在前在后;④⑤句也具有因果关系,所以在前在后。⑥⑦两句是针对这些特点提醒人们要注意秋季养生,所以⑥⑦应放在最后。⑥⑦两句具有因果关系在前在后。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5~8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5.这三段文字写了哪三幅画面?

答案: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嘶叫。

6.作者写对故都之秋的想念时为什么突出写了租一椽破屋来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等名胜却只用一笔带过?

答案:写租住破屋时的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7.赏析下面一段话。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答案:作者用平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用词朴素角度新颖从细微处落笔感人至深。

8.第三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写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亲切向往和眷恋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9~12题。

读  秋

徐海蛟

我还是小学生时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子笑弯了腰高粱笑红了脸。那是小时候我对秋天的印象。在小小心灵里秋天是喜滋滋的有点暖烘烘的甜味连空气里都流动着作物成熟的气息。后来我才知道春耕秋收这是我们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习惯。因了成熟与收获的期许我们觉得秋天是一个有内涵的季节。春华秋实既是对季节的礼赞更是对生命完满的向往一个生命在春天的萌发和夏天的绽放后一定要在秋天结出果实,才不会失于轻飘,才不会虚于此行。

长大以后我开始看到秋天的美这样的美逐渐清晰起来。

其实漫长的少年时代我也隐约感觉到了秋天的美丽我时常在暮色四起的田野里游荡收割后的田野空空荡荡的夕阳像薄纱一样。那时能闻见一种稻禾的气味混着空气里衰草的香。那样的气息总是让心变得空落起来变得忧伤起来像一个山谷里面储满了寂静。我知道这是秋天的况味许多年后这样的味道被我封存在记忆里了看到秋天这个词语或者一阵阵微凉的风开始在大地上跑动它们就氤氲开来,缭绕在心里。现在,听过春天华丽的喧响,看过夏天盛大的热情,我能深切体会到秋天的美。秋天的美是收敛的,沉静的,不事张扬的,像一个艺术家,有宽广的内心,却在眉眼间藏着那么些让人琢磨不透的忧郁。

如果你有时间凝视一棵树你会看到我说的静美它在秋天里呈现出一种历经风雨和青涩后的祥和它的叶慢慢变黄那些叶很从容地落下来没有一丝慌乱的感觉。同样这样的祥和经了秋天的传达呈现在许多事物上面。

A天空突然高远,夕阳变得彤红,像枝头丰盈的柿子,仿佛随时都流出香甜的汁来。B岸边的苇丛此刻有了花白的芦花在秋风里摇曳它们也是不急不躁的一茎芦苇就是一个悄然独立的思想者。河水不再暴涨了一条河度过夏天就恢复了冷静它有了一种舒缓的节奏有了处变不惊的阅历像柴可夫斯基琴键下流淌出来的音乐像马友友的大提琴独奏曲。

这是时间上的秋天她以一个季节的形式出现从九月的眸光里开始。

秋天有更多内涵。有时她在一张古琴的弦上荡漾像夕阳下的水波那样,有着一圈又一圈丝绸般的涟漪;有时,她又以几朵白菊的形象落到一盏茶里,那是一个白瓷杯,在一张原木的茶几上独自入定。这么说秋天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秋天是一个关乎文化和心灵的词汇。真正的秋天,在时间的远方,在古老的典籍里,在脆薄的纸页间。从屈原写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从庾信写下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开始,从马致远写下那首著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开始秋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形式。她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我们古老中国的秋天其实住在诗行里住在文字里住在游子绵长的乡愁里。

现在在我看来秋天已是一种气象了像一条流到开阔处的大河像一座到了深秋的寒山白云深处有人家。秋天也是一个放下成见的人不再愤怒不再计较不再轻易害怕未知的人生。在秋天里我愿意将心安放下来将那些生命里的烦扰理清。我要只留下爱和深思秋天到来的时候我愿意是一棵落尽繁花的树。

9段和第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段领起第和第两个自然段段总括第和第两个自然段。(只答领起下文总括上文不够全面)

1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它们就氤氲开来缭绕在心里。

答案:(1)每当秋风乍起秋天来临之际被封存在的记忆里的秋天那种空荡、萧疏、让人伤感的况味就会在心中复活弥漫挥之不去。

(2)我们古老中国的秋天其实住在诗行里住在文字里住在游子绵长的乡愁里。

答案:秋天是中国古代文人伤感的季节他们把秋天写进诗文里抒发自己的悲凉情怀;秋天萧然寂寥的季节特征很容易引发古代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11品味文中第段画线的两个句子简析它们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及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A.答案:这是一个新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夕阳在高远的天空下的独特景象表现出一种静穆祥和之美。

B.答案:说芦花不急不躁的在秋风里摇曳一茎芦苇就是一个悄然独立的思想者这是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芦苇以人的情态更好地表现了秋天的芦苇呈现的宁静之美。

用意:这两个句子是作者用以说明秋天的祥和、静美呈现在许多事物上面,而夕阳和芦苇就是两个很好的物象。

12联系全文指出作者所说的秋天的内涵具体指哪些内容。

答案:(1)春华秋实既是对季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完美的向往;(2)秋天呈现出一种收敛的、沉静的、不事张扬的静美;(3)秋天是一个关于文化和心灵的词汇;(4)秋天是一种开阔、浑厚、成熟的气象

三、语言运用

13.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以变动词语顺序,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答案:(示例)昨夜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今晨初冬的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

1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选段的核心内容(不得超过20字)。

扩建后的省博物馆主要包括综合馆、编钟馆和岭南文化馆三大主体建筑。综合馆居中编钟馆和文化馆立于综合馆前方两侧,形成一主两翼的格局,如凤凰展翅,气势宏伟。三馆都是大坡面屋顶,黑瓦,黄墙,红柱,高台阶大回,呈现出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

解析:新闻语段的压缩要注意陈述的对象抓住主要信息。此段的陈述对象为扩建后的省博物馆具体内容为主体建筑的风格以及它具有的特征。

答案:(示例)扩建后的省博物馆三大主体建筑呈一主两翼格局具有岭南建筑风格。

 

 

       高中学考网

            初中学习

              小学学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