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2】9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第一讲
烛之武退秦师 第二讲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注释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古汉语字典注,氾作水命是念作第二声。)佚(yì)之狐:郑国大夫。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辞:推辞。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犹:尚且。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用:任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然:然而。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既:已经。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朝,在早晨。厌:通“餍”,满足。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阙(quē):侵损,削减。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注:在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缺”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说”同“悦”,喜欢,高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
文言知识
字音⒈秦军氾南:氾,fán ;⒉佚之狐:佚,yì;⒊夜缒而出:缒,zhuì;⒋君之薄也:薄, bó;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⒍共其乏困:共,gōng;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wéi;⒏夫晋:夫,fú(译为‘那,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⒐阙秦:quē ;(也有标注 jué,高中教材上标为quē,高中苏教版为jué);⒑秦伯说:‘说’通‘悦’,yuè;⒒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杞,qǐ(应为三声),逢,páng;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ú;⒔失其所与,不知:知,zhì。
重要实词
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
2、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 【注】:本文的鄙用作动词,把....作为边邑。)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轻视,看不起。(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①准许。(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 城楼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④jue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⑤jué 阙疑,解除疑惑。(多闻阙疑)
5、微①没有②细小,轻微(同现义)③衰败国势衰微。④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⑤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⑦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⑧微微,稍微。(例:《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②谦词敝人。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7、辞①推辞。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告辞。例:(停数日,辞去《桃花源记》陶渊明)③言辞。例:辞甚畅达
8、封①既东封郑(动词,可使......成为边界)②肆其西封(名词,疆界)
重要虚词
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来,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目的连词,来)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⑥以乱易整(用)⑦阙秦以利晋(用来)
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⑤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兼词,从哪里)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
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使者”)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指示代词,那)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表示祈使语气,还是)
5、之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②是寡人之过也(的)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何厌之)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构助词“的”)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⑧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⑨缀耕之垄上(动词,到)
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2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3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名词做动词,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7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8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9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1若不阙秦(quē使动用法,使……减少)
12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13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通假字⒈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⒉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⒊秦伯说(说,通“悦”,赞同,高兴)⒋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⒌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知足,满足)
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
古今异义①行李之往来(行李,阙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一般人的妻子)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⑤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掌管事务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⑥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7.今急而求子。(今,古义:如今今义:今天)
8.且贰于楚也(贰,古义:动词,从属二主。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文言句式省略句⒈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⒉(烛之武)辞曰⒊(烛之武)许之⒋敢以(之)烦执事⒌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⒍(晋)许君焦、瑕⒎阙秦以利(于)晋判断句⒈是寡人之过也⒉邻之厚,君之薄也⒊以乱易整,不武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5失其所与,不知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⒉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⒊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⒈夫晋,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所字结构⒈失其所与,不知所字结构(所字后接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如“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东西)所听到的事情(东西)”,“终日之所学”中“所学”意即所学到的东西。
分析
概述 《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使秦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对晋以友为敌,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关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食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晋有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领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晋是大敌。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段解 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文章特点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 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⒈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⑴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⑵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⒉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⑴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⑵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⒊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⑴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⑵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写作特点⑴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⑵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⑶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简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
说客在春秋之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穿梭来往于各国之间,或穿针引线,搭桥过河,或挑拨离间,挖敌方墙角,或施缓兵之计,赢得喘息之机。可以说,缺少了这些用现代文言汉语称为外交家的角色,春秋舞台所上演的戏剧,必定没有这么惊心动魄,精彩纷呈,波澜迭宕。有了他们,台前。台后两条战线上真是热闹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台,演出了古代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幕。
我们发现,说客或外交家除了有高超的言辞辩才,善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外,往往善于抓住利害关系这个关键,在利害关系上寻找弱点和突破口,从而大获成功。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军,不费一兵一卒为郑国解了围,便是一桩典型的范例。
在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时代,利益原则便是行动的最高原则,精明的说客或外交家必定深谐此道。以利益作为交往原则,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往往比其它手段更见效。即使在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闯的交往,也首先是从利益原则出发的。这个原则,恐怕比仁义原则更实际,更能长久,尽管仁义原则更值得赞赏,可是这世上有几个讲仁义的人呢?
讲利益原则,首先要以平等为基础。没有平等,也就在根本上取消了利益。利益必须通过交往实现,一个人不同他人发生联系,就无所谓利益;交往也意味着交换,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不付出就无所获。只想获得而不愿付出,就破坏了交换,也没有了平等,也就很难再获取利益。 交换,实质上也是让对方有利可图。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如果秦穆公觉得无利可图,会甘愿罢休吗?所谓挑拨离间,多半也要利用人们觉得有利可图的心理。离开这一点,挑拨挑间是难以成功的。搞阴谋诡计的人也常常利用这一点。“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也是说用给予好处引人上钩,然后再将其吃掉。
中国传统的谋咯,可以说把利益原则发挥到了极致。除了上面说的之外,还有所谓借刀杀人、过河拆桥、上屋拔梯、赏一安百、欲擒故纵、美人诱惑、坐收渔利、奇货可居、害一利百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利用或发挥利益原则。可以毫不夸张他说,处世为人的方方面面都与利益原则有千丝万缕的。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来源:古诗文网)
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夜缒(zhuì) 秦军氾(sì)南 函(hán)陵
B.共(ɡònɡ)其乏困 逢(pánɡ)孙 朝(zhāo)济而夕设版焉
C.失其所与(yù) 不知(zhì) 若不阙(quē)秦
D.夫(fú)战,勇气也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匹夫(fū)之勇
【解析】A项“氾”读“fán”;B项“共”通“供”,读“ɡōnɡ”;C项中“与”读“yǔ”。
【答案】D
2.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对人的敬称,此代指秦伯。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
C.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D.失其所与,不知
所与:结盟。
【解析】“与”意思是结交、亲附,“所与”即同盟者,所字结构,应是名词。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何厌之有?
【解析】B项说—悦,C项知—智,D项厌—餍。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B.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既:既然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伸展,扩张
【解析】B项“既”意为“已经”。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殚其地之出
C.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D.晋军函陵
【解析】A、C、D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只有B项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出产的东西”。
【答案】B
6.下列各项中“子”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
B.子亦有不利焉
C.子犯请击之
D.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解析】C项“子犯”是人名,其它均为尊称。
【答案】C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晋军函陵 (驻扎军队)
B.何厌之有 (厌倦)
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
C.若毒之乎 (怨恨)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地位低下)
D.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认为)
【解析】B项“厌”是“满足”,C项“微”是“如果没有”,D项“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
【答案】A
8.下列各句中的“焉”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A.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解析】A项意为“哪里”;B项代词,指这篇“说”;C项疑问代词,“哪里”;例句与D项均为句末助词,不译。
【答案】D
9.对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其还也 ②失其所与,不知
③其如土石何 ④以其无礼于晋
A.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不同 ②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 ②和④相同
【解析】①和③均为语气副词,用法相同,但意义不同;②和④均为代词,用法相同,但意义不同,本题只考查用法。
【答案】A
10.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既东封郑
④又欲肆其西封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解析】①项“亡”意为“灭亡”;②“亡”为使动用法;③“封”为意动用法,“以……为疆界”;④名词“疆界”。
【答案】D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假如,连词)
B.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动词)
C.不辞劳苦(推卸,动词)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形容词)
【解析】A项中第二句“若”意为“如果”,第三句是人称代词“你”。C项第一句“辞”意为“推辞”,第二句正确,第三句“辞”意为“推托”。D项第二句中“鄙”意思是“把……当作边邑”。
【答案】B
12.下面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B.以乱易整,不武(因此)
C.失其所与,不知(自己,自己的)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才)
【解析】“以乱易整”中“以”意思是“用”。
【答案】B
13.从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是寡人之过也
C.唯命是从
D.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析】B项为判断句,其它几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B
14.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接济
B.③(两军)相去四十里 去:距离
C.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如果
D.③君之所知也 知:通“智”
【解析】A项中的“济”意为“渡河”,B项中的“易”为“替代”,D项中的“知”意为“知道,了解”。
【答案】C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解析】《左传》为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开纪传体先河。
【答案】B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见:拜见。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只有。
【解析】D项,“唯”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答案】D
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解析】①②④⑤都能表明烛之武的机智善辩。③重在表现郑伯自责,⑥是烛之武的牢骚话。
【答案】D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C项,表述错误,烛之武说服秦伯时,只字未提郑国利益,全部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的。
【答案】C
1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翻泽的重点是“若”“而”“烦”“厌”“肆”“阙”“焉”等词。注意语句的通顺。
【答案】(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注,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厉:通“疠”,一种毒疮。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则虽死不恨恨:仇恨
B.女为说己者容 容:打扮
C.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责备
D.顾不易邪 顾:难道
【解析】“恨”应为“遗憾”之意。
【答案】A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C.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D.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解析】A项都是助词,用在时间词后,无实义。B项都是人称代词,他的。C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凭借”;后一个“以”是连词“来”。D项都是连词,表顺承。
【答案】C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
①去而事智伯
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解析】①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能表现他的忠义。③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⑤是襄子劝豫让的话。
【答案】D
2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豫让曾先后臣事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涂饰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解析】“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错,他的朋友是让他假装投靠襄子,然后在襄子身边寻找机会报仇。
【答案】C
24.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现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为他报仇而死,来报答他对我的厚爱。
(2)但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想用我的行为使天下后世那些做臣子却怀有二心来服侍他们的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注意“所以”“愧”的用法)
【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从前曾经先后臣事范氏和中行氏,但并没有什么名声。他离开之后去为智伯做事,智伯很宠信他。等到智伯攻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联合起来,灭了智伯。灭智伯之后,他们就三分智伯的土地。赵襄子最痛恨智伯,所以漆了智伯的头颅,当做酒器。豫让逃到山中,说道:“唉!士人当为知己的人献出生命,女人当为爱己的人修饰容貌。现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为他报仇而死,来报答他对我的厚爱,那么我的魂魄才可以不愧对他。”于是他便改换姓名,扮作一个犯罪受刑的奴隶,进入赵襄子宫里,在厕所中做涂饰粉刷的工作。身上暗藏着短剑,想乘机刺杀赵襄子。襄子到厕所来,突然心惊肉跳,就命左右捉住审问那涂饰厕所的奴隶,知道就是豫让,他身内藏着短剑,说:“要为智伯报仇!”赵襄子左右的人都要杀他。襄子却说:“他是个有义气的人,我以后留意避开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了以后,没有后代,他的臣子想为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能之士呀!”结果放他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又涂漆使身体长满恶疮,吞炭使声音变得沙哑,让自己的形状不能被人辨认出来。他在市上行走求乞,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走去见他的朋友,他的朋友辨认出是他,说:“你不是豫让吗?”豫让说:“我是的。”他友人为他流泪说:“以你的才能,委身去侍奉襄子为臣下,襄子必定会亲近宠信你的。到那时,你就可做你想做的事,难道不是更容易吗?为什么定要残害身体,改变形状?像这样想法报复襄子,不是很困难吗?”豫让说:“既然已经委身事人,还想杀他,这便是存了不忠之心来侍奉他的君王。我这样做,是很困难!但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想用我的行为使天下后世那些做臣子却怀有二心来服侍他们的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裹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做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做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哎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理。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报仇的意愿了,那么,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出我的心意!”于是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侠义,就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用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以剑自杀。 自杀那天,赵国有志之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
对应学生用书P90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有一个女孩自杀,被一个老人撞见了,自杀未遂。女孩哭诉了好多自杀的理由,老人说了救她的理由。第二天,老人拿了张“一句话设题答卷”让女孩看。
设题是:如果可能,你所要的最大幸福是什么?
答卷上有五个人的答案,女孩读了并见了这五个答题人后,拥紧老人哭着说:“我错了,谢谢您!”
五个答题人是五个孩子——孤儿、弃儿、盲人、聋哑人、瘫痪病儿。请你分别替他们写出答案。
(1)孤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弃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聋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瘫痪病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个家。 (2)有爱我的爸妈。 (3)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4)能听一听鸟儿的歌唱。 (5)能起来走一走(能站起来)。
26.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
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27.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学生的作文,表达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一段评语。要求:(1)写出存在的问题并略作评价;(2)总结出对写作的感悟。
正月十五的晚上,场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幻想在漂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正月十五,哪有“一弯金月”?一叶扁舟怎能“灯火辉煌”?明明是晴天,哪来“根根雨丝”?看似辞藻华美,实则违背常理。
(2)它启示我们,语言表达不可脱离生活而盲目追求空洞、华丽的词藻。
28.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①。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伍员②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选自《吕氏春秋·异宝》)
[注]①机:吉凶之兆。②伍员:字子婿,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我死,王则封汝 则:如果
B.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 知:巧诈
C.见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撑
D.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 抟:捏成团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一组是( )①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②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③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⑤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⑥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渔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本文以历史事实、生活实例等为论据,夹叙夹议,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D 4.①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②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
高中学考网
初中学习
小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