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傑【688】詩人楊牧

香港名嘴 2022-10-12

林敏聰

黃子華

李思捷

吳君如

周星馳

黃秋生

李小龍

蕭若元

陶傑】【毓民】【倪匡

蔡瀾】【黃霑】【金庸

粵語】【音樂】【電影

足球】【汽車】【智庫

超級工廠

香港書展

香港故事


閱讀往期:【陶傑 視頻】陶傑臺灣訪談余光中先生

閱讀往期:陶傑【155】民國風情余光中

閱讀往期:陶傑【141】拈花微探余光中

閱讀往期:陶傑【139】有感此世代, 余光中現代詩

閱讀往期:陶傑【687】美墨問題


全球瘟疫中,台灣詩人楊牧逝世,竟無甚人留意。


楊牧是很純粹的現代詩人。他的詩無論文字和意境,俱別具洞天,雖然用華語表達,但顯然靈感有從詩經擷取,楊牧的文學與二千年中國文化沒有多少血緣。


因為他生在台灣花蓮,在花蓮長大,五歲那年日治時代結束。他在東海大學讀書,初讀歷史系,聽了一點徐復觀,再轉外文系。畢業後去美國愛奧華,然後再讀比較文學博士。


楊牧的一生視野是太平洋,由生下來那天開始,決定了他的文學命運。用余光中來比較,兩個人就很強烈。余光中大半生離不開長江與黃河,童年時經歷抗日戰爭,中年適逢「運動」,雖然留美,一生有強烈的中華鄉土情意結。


楊牧完全沒有這樣的背景。他很早就知覺身為台灣人,必須用詩歌開拓台灣的視野,而且用他的彩筆,沾上太平洋的海水,連接全世界。



比起余光中,楊牧的作品不是太迎合市場,因為他一直很孤獨,不喜歡湊熱鬧,一生全是讀書再讀書,現實生活的經驗不是太多。楊牧的散文喜歡往細處寫他住在西雅圖或普林斯頓的歲月裏所見的天地自然,尤其喜歡樹木和植物。他年輕時也一度喜歡過離騷,將芳草美人和英國古典詩中的仙后並為比較。這樣的文學風格,與整個華人世界未免格格不入。


中國人即使閱讀,也喜歡作品裏要有些「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的事情。但是楊牧是將「野渡無人舟自橫」這七個字寫成七千字散文的那種文學家,香港人沒有耐性看,即使台灣這一代,也嫌節奏緩慢,有幾多人能從楊牧的淡恬之間見到無盡洶湧的波濤而悟得今幽古冥的蒼愁,而悟出又喜歡的,必如覽閱華嚴經大悟而成就慧身一樣,本身也肉成道身,變成了像他一樣的仙人。


余光中憑他的「鄉愁四韻」紅遍大L,聽了朗誦,也竟然目若有淚光。余光中的詩格局和幅度極大,唯其鄉愁的主題正是他一生作品大雅中的大俗處(此一俗字,是通俗,不是庸俗,雖然「鄉愁四韻」因為在大L太多人喜歡,到底是否變成了另一種庸俗,我不太肯定)。楊牧的作品,卻是小雅之中見大清,這個清,是道家宇宙一氣化三清之清。兩家並讀,就知道不一樣。


若論諾貝爾獎,楊牧的詩,有細味之下說不出的氣勢,漢學家馬悅然喜歡,比余光中的博大卻更接通全球。只要多活三年,諾貝爾就是楊牧的,就這樣在混沌的瘟疫裏,消逝了一股清風。


如斯詩風、如斯人文,只出於台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