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7.1《小数的初步认识》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课后作业
1.读出横线上的数。
小强身高1.38米,1.38 读作: 。
这串香蕉重0.89千克,0.89 读作: 。
大象重约3.6吨,3.6 读作: 。
2. 写出横线上的数。
姚明是世界著名的篮球运动员,他的身高二点二六米,二点二六
写作: 。
2015年7月12日在中国四川成都发现了全世界最大水生昆虫——鱼蛉,它有一个二十一点六厘米的翼展。二十一点六
写作: 。
据科学家推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超过,海洋里海水的体积约为十三点七亿立方千米,十三点七 写作: 。
3.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5份是( )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1. 一点三八;零点八九;三点六
2. 2.26;21.6;13.7
3. 1;0.1;5;0.5
教学设计
1.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
能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难点:知道一位小数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两位小数可以用百分之几表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完成前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先请大家看一下我的自我介绍。
(课件出示资料,学生浏览。)
提问:在我的个人简介里面出现了一些数字,如果让你把这些数字分分类的话,可以怎么分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7 4 1.63 54.5 1.2 13.50
追问:为什么这么分?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像这样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小数”,这个点是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随机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自我介绍的设计贴合实际,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自然地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尝试分类,让知识产生链接,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二)探究新知
一、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小数的读法
谈话:生活中,在哪里见过小数?(学生列举)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小数,你们会读吗?(出示图片、文字信息,指生读。)
当学生读到12.88时,追问:他读的对吗?谁有不同意见?
小结:小数点把小数分成左右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要按照顺序像读电话号码那样一位一位的把数字读出来。
出示练习,读小数。并让学生说一说读小数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小数的写法
谈话:我们已经会读小数了,想不想写一写小数?
这是老师从日常家居中搜集到一组有关小数的信息(课件展示),看谁写的既快又对,而且规范?
学生先在答题纸上写小数,再展示,及时纠错。提问: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小结:先写小数的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小数点要写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小数的读写比较容易,所以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当学生遇到小数部分的读法与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教师及时地加以引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有关小数信息,不但使学习素材变得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借助素材,深化概念
1.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我们已经会读、写小数了,这些信息,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数学问题?(出示情境图)
提问:根据你们的经验,你认为0.5米有多长?谁能用手比划一下?(学生演示)
谈话:到底谁比划的更准确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
演示: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长?(1分米)
用分数表示每份是多长呢?
(1/10米)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1/10米,我们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0.1米
板书:0.1米=1/10米=1分米(让学生说说0.1米表示什么意思)
谈话:知道了0.1米有多长,0.3米呢?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随机板书:0.3米=3/10米=3分米
谈话:你现在能告诉大家0.5米有多长吗?也就是说40瓦的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5分米(5/10米)。
板书:0.5米=5/10米=5分米
小练习:
(课件)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你想到了哪个分数?哪个小数?空白部分呢?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以形象的课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而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