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课后作业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参考答案
1.A
2.C
3.240
教学设计
教材第7页例5、“试一试”以及练习二的第1-4题
n 教学提示
本课时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只有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独立思考怎样算12×14时,可能大部分学生只能想出口算方法,只有个别学生预习了或家长提前指导的情况下能正确书写竖式,因此,这节课需要让孩子们在口算和看竖式计算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等系列思维活动,沟通口算与竖式计算的联系,明白算理、掌握算法,同时培养基本的计算技能。
教材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口算法:先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然后将这两部分的积相加,这是乘法竖式计算的基础;另一种是竖式计算法。教师授课时要注重将口算方法与竖式方法沟通,通过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等教学活动,利用已有竖式计算知识迁移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与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
2.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要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明白进行积的对位,突出乘的顺序及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的算理。
3.培养学生养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中,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推理解决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n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算理与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 竖式计算时积的对位,突出乘的顺序及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的算理。
n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例5教学课件(ppt)或挂图
学生准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n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课件展示谈话法等.)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师:说一说下面的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14×2= 221×4= (课件出示或板演,生独立完成)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上面的算式如果列竖式计算,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生独立思考,点名板演,全班交流)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谈话导入新课。有的学生可能会口算解答,有的学生可能需要笔算,再此基础上引出今天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一课题。这样,以复习已经学过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引导出新的教学内容,既给学生复习巩固旧知,又引发学生对新知的积极思维。“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将两者有机结合并自然过渡。
参考:(课件展示谈话导入法)
教师通过出示教材第7例5课件,通过对话发现数学信息,引出数学问题,从而得出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用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顺势提示课题。
设计意图:
出示主题图和在师生谈话的引导下,进入学习状况,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利于培养学生的善于独立思考、集体讨论、积极发言、学会倾听,产生探求新知的积极心态。
(二)探究新知:
知识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第7页例5)
一、读图发现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师:读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和需要解答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例5,
生读图发现信息并全班汇报)
(预设)
生1:每盒有12个卷笔刀。
生2:卷笔刀一共有14盒。
生3:所求的问题是:14盒卷笔刀一共有多少个?
设计意图: 读懂图、读表,从中发现信息和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备基本功。教学时,不是直接抛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而是通过读图来分析其中所隐含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分析列式依据
师:求14盒一共有多少卷笔刀,你会列式解答吗?下面小组讨论,一会全班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继续提问)
师:求14盒有多少个卷笔刀,就是求什么?你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吗?
(预设)
生1:求14盒共有多少个卷笔刀就是求14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
生2:就是把14个12加起来。
生3:还可以说就是求14的12倍是多少。
生4:列式为14×12.
……
师:这样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根据乘法的意义,相同加数求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生2:每盒的个数×盒数=一共卷笔刀的总个数。
……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正确,求相同加数的和时可以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根据数量关系来列出乘法算式解答。
设计意图: 解决问题时,计算往往不是大部分学生的弱项,而恰恰有一部分孩子不会自主列出算式,所以教学时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培养孩子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分析问题能力,要让孩子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知道怎样解答,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解答,“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