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2《千米的认识》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三年级资源 2021-08-08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教学设计

教材38~39页认识千米。

◆  教学提示

千米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也是一个特殊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是10,而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在教学中,学生交流自己家到学校有多远的估算结果时,教师要注意选择比较典型的数据,选择正好是1000米或大约1000米来介绍1千米。如果学生算出的结果没有合适的数据,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参与交流。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距离。

过程与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情,经历认识千米、体会千米长度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感受长度单位“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从图里收集数据信息。

◆  重、难点

重点:知道1千米=1000米。

难点:体会长度单位“千米”的含义,根据自己的经验估算一段路程的长度。

◆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课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想上一节课测量自己1分钟大约走了多少米。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交流上一节课的作业——教材37页“练一练”的第2题记录的结果。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的复习旧知,为新知做铺垫。体现知识的连贯性。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千米,初步体会1千米的长度。

1)、出示问题:估算一下,你家到学校有多远?学生根据自己昨天的记录结果试算。(如果不是步行的,教师说明可以帮其他步行的学生算。)

2)、全班交流估算方法和结果。

例,我1分钟约走65米,从家到学校大约走了20分钟,我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300米;我1分钟走67米,从家到学校走了15分钟,那么我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000米。

3)、教师根据交流的结果,选择比较典型的数据(正好1000米或大约1000米的)介绍:1000米可以写作1千米,千米用km表示,并板书:1000=1千米和1000m=1km

(4)、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是不到1千米还是超过了1千米?

例,我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500米,超过了1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900米,不到1千米。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自己记录的结果,算出家到学校的距离。在教师的介绍下,使学生明白1000=1千米,结合生活经验体会1千米的长度。

2、实际感知1千米的长度。

1)、课件出示标准操场图。

先介绍标准操场1圈是400米,师生共同计算几圈是1千米。然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介绍本校操场一圈的长度,让学生算一算几圈是1千米。鼓励学生下课后实际走走1千米的长度。

2)教师说明千米的作用并板书:千米(也叫公里)是一个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表示比较远的路程时,用千米作单位。

3)、课件出示,马拉松赛跑图、长城图以及相关文字,让学生读一读,了解马拉松赛跑的路程和万里长城的长度。

设计意图:在了解标准操场一圈的长度后,让学生结合熟悉的地方(本校操场)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结合图片和文字,感受长度单位“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认识“里”。

1)、提出问题:长城只有6300千米,为什么叫做万里长城?学生猜想,讨论。

2)、教师介绍“里”是我国以前用过的长度单位,1千米=2里。然后让学生算一算万里长城有多少里,明白为什么叫万里长城。

3)、课件出示课本上关于万里长城的资料。学生自读

进一步了解万里长城。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猜想讨论,给出方法,算出结果,明白原因。在自读资料中,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热门资料免费点击分享

部编版小学语文:

1-6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视频


冀教版小学数学:

冀教版1-6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教材


配套资源下载:

1-6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学生用书

1-6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作业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