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8.4《寄书》​微课视频 | 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三年级资源 2021-08-08


知识点

1、像3.15,0.50,1.06,6.66,...这样的数,都是小数。“.”叫作小数点。2、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3、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数,它就是几位小数。4、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数位上的数。5、写小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6、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元、角、分的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几,就改写成几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是几,就改写成几角;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是几,就改写成几分。若那一位上是0,那一位就省略不写。7、把带有元、角、分的数改写成一元为单位的小数时,元与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对应,角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相对应,分与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数相对应。8、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上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二位,以此类推。9、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小数的大小和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相同,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10、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相加,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11、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相减,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12、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与整数加法一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千万不要忘记满十进一,也不要忘记下一位进上来的一。13、把带有米、分米、厘米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时,米与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对应,分米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相对应,以此类推。14、如果米、分米、厘米中某一个单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在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时,就在那个单位所对应的数位上写0。

同步练习

竖式计算。

203.65      3.21.73      18.73.14    

  23.52.8

列式计算。

 1、甲数是15.24,比乙数多7.6,乙数是多少?

2、3.58与7.08的和是多少?

三、应用题。

一本科技书23角,比一本故事书便宜85分,一本故事书多少元?(用小数计算) 

参考答案

一、

203.65=16.35      3.21.73=4.93

 20                  3.2

-   3.65                 +   1.73

   16.35                      4.93

18.73.14=21.84      23.52.8=20.7

18.7               23.5

+  3.14              -    2.8

  21.84                  20.7

二、

1、15.24-7.6=7.64  答:乙数是7.64。

2、3.58+7.08=10.66答:3.58与7.08的和是10.66。

三、

2.3+0.85=3.15(元)

答:一本故事书3.15元。

教学设计

寄书。(教材第86~87页)1.会笔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提高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2.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3.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难点:提高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课件。师:前几天妙想到邮局给她的好朋友寄书,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情境图)生:妙想需要付邮费给邮局,分别是1.6元和12.8元。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呢?生:妙想一共要付多少元?师:可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妙想算一算邮费的问题。【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情境,让学生帮助妙想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师:在计算之前,同学们先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会说:• 我觉得1.6元是1元多,12.8元是12元多,这样一定比13元多。• 应该比13元多一些,因为我们在估算的时候把1.6元和12.8元都看小了,实际结果应该大一些。• 1.6元不到2元,12.8元不到13元,所以最多不会超过15元。师:算一算妙想到底一共要付多少元。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把你的计算方法跟大家说一说。生1:我们可以先计算整“元”的钱数,1元+12元=13元;再计算“角”的钱数,6角+8角=14角=1元4角;所以一共是13元+1元4角=14元4角=14.4元。生2:因为1.6元=16角,12.8元=128角,这样就转化成了整数加法的计算(如下所示):

结果是144角=14.4元,所以一共需要14.4元。生3:我们还可以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列成竖式笔算,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计算的时候结合整数加法的“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结果是14.4元(如下所示):

师: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看谁能自己算出来。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我计算15元-14元=1元=10角,再算10角-4角=6角,6角就是0.6元,所以应该找回0.6元。• 我们也可以把15元转化成150角,14.4元=144角,这样150角-144角=6角,可以用整数减法列竖式计算(如下所示):

6角就是0.6元,所以应该找回0.6元。• 我们还可以用小数减法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列竖式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右面的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如下所示),即借1元相当于10角,减去4角,还剩6角。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了解多样化的算法。【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方法,然后交流汇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交流汇报。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