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7.1《认识钟面》微课视频 | 练习
微课视频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1)12、60
(2)1、1、5、1
2.(1)×(2)×
3. 黄色是分针,蓝色是时针。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72-73,时、分的认识。
教学提示: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时间经验,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时间的长短。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直观认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和在钟面上拨出时刻。
2. 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活动中,经历和体验时间单位,初步学会用时、分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元旦联欢会”,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刻。
n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实物钟表等。
学生准备:练习本、钟表模型。
n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的第一天是什么日子啊?
生:春节。
师:对我们中国阴历的第一天是大年初一,也就是春节。那么阳历呢?
生:元旦。
师:你们还记得元旦是怎们过的吗?学生回忆回答。这里有一场元旦联欢会,咱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主题情景图。
师:你发现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节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新知识充满探究的欲望。学生提出的问题能马上解答的师生一起解答,不能解答的,给学生留下悬念。
(二)探究新知
1、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继续学习时、分、秒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钟表来,仔细观察,你发现钟面上有什么?
生:钟表上有格,有的格大,有的格小。
生:有指针,共有三个。
生:指针能转,长针一转里面的短针也会慢慢地转。
师:对时和分你还了解哪些知识?先仔细观察,再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2、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补充,小组汇报时,教师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板书。
(1)认识大格和小格。
师: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生:12个。
师: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生:每两大格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2)认识表针。
粗短的是时针,表示几时的。较细长的是分针,表示几分。最细长的是秒针,表示几秒。它们三个是好朋友,团结合作才能完成报时任务。
(3)时与分之间的关系。
分针与时间的关系:分针走1小格是1分,1大格是5分,3大格是多少?5个大格是多少?12个大格是多少?
时针与时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用手拨一拨,转一转,看看分针走完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汇报交流。分针快,时针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师课件演示。
学生操作得出:1时=60分。
3、师:现在谁知道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出示图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跟同桌说一下。
师:这个时刻是几时几分?谁先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师板书:8时31分
师:时间除了这样记录外,你还见过别的写法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时间的简便记法。师板书:
8:31。
师:请同学们把其他节目开始的时刻写下来,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找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写。
4、刚才同学们写出了这几个节目开始的时刻,那我们来看一下,联欢会开始的时刻与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多少时间?
生:1分钟
师:1分有多长呢?下面老师给你1分钟的时间,选择你喜欢的事情来做,(比如数数、写字、背课文、做题等)还能干多少,学生投入到活动中。
学生汇报。
师:1分钟虽然很短,但能做很多事情,我么一起来看几条信息。(多媒体显示)
师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5、知识长廊“一刻为什么是15分钟?”
师:第7个节目与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多长时间?
生:1小时。
师:生活中你做什么事的时间是1小时?学生举例。
师:你还能提出像这样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师生解答。
设计意图:本课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探究,明确了1分钟有多长,1小时有多长,这样学生就会在头脑里对时间的长短产生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