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2《分米的认识》微课视频 | 导学案 | 课件 | 练习(可下载)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三年级资源 2021-08-08


电子课本


知识点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1.算一算。

1米-8分米=()分米   45厘米+15厘米=()分米

1米-35厘米=()厘米

2.排排队(从大到小)。

400厘米   30米   20分米   90毫米

3.一根长为2分米的木条,要把它锯成长为5厘米的小段,可以锯成几段?一共要锯几次?

参考答案

答案:

1.2、6、65

2.30米>400厘米>20分米>90毫米

3.2分米=20厘米,20÷5=4(段)

答:可以锯成4段,一共要锯3次。

导学案

答案:

1.提示:自己正确测量后填写数据。

2.(1)分米 dm (2)1 10

(3)提示:自己动手做做。 (4)10 10 10

3.20 2 8 8

4.提示:自己按要求画图。

5.厘米 分米 米

每日口算66 60 42 27 62

49 63 44 29 37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米的认识。(教材第23~2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难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教具学具

2情景图(课件),照片,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导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到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2.请同学们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画出1米、1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

3.量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并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出来。

探究新知

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估算课桌的长和宽。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3)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出示例2情景图,教师拿一把米尺,指出10厘米的长度。请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画一下,感受10厘米有多长。

:10厘米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

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1)观察学生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板书:1=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2)练习:2=()分米  30厘米=()分米

1-2分米=()分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我们来测一测硬币的宽度和书桌的高度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小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单位换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1)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估测一下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

指名学生到前面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准确长度。

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怎么获取配套

导学案+练习+课件+教案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

免费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后发送消息“人教111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