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3《计算经过时间》同步辅导资料
微课视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知识点
1、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几小格的时间是几秒。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3、秒针从2走到10是( 40 )秒。 想:10-2=8(大格) 8×5=40(秒)
4、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5、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就是1时。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60小格,是60秒,就是1分。
图文讲解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导学案
教学设计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 .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时间的简单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基础上进行教学。单位的换算,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1 时= 60 分, 1 分= 60 秒),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单位换算时注意给出数目较小的,用加减法计算就能进行的单位换算。时间的简单计算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教学中渗透并强化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 .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 .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 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 2 小时,熊二用了 120 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判断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地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参与课堂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 .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 2 时= 120 分?你是怎么想的?
2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1 时是 60 分, 2 时就是 2 个 60 分,也就是 60 + 60 = 120 分。
3 .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 . 180 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 .练一练: 3 分=()秒 600 分=()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不断地追问,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地复述思维的过程,使学生思维过程具体化,形成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时间计算
1 . 9 月 1 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课件出示:
2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 7 时 45 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3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4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 1 )直接数一数, 7:30 到 7:45 分针走了 15 分钟。
( 2 ) 7:30 到 7:45 分针走了 3 个大格,是 15 分钟。
( 3 )都是 7 时多,直接用 45 - 30 算出用了 15 分钟。
……
6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 15 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 过 15 分钟就是 7:45 , 15 分钟是对的。)
7 .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 15 分钟。)
8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9 .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唤醒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生活经验,想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方法的多样化到方法最优化,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 — 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怎么获取配套课件、教案等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人教111”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