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妈妈玩小豆本-油口歌

圆蜗牛 蜗牛社
2024-09-04

去年五月,南山在蜗牛社的“一期一会”中分享了阅读何必读书会(上)(中)(下),山茶就提议我们来实践共读活动。于是小小的啃书群成立了,大家共读的第一本书是《教育的目的》(怀特海/著)。

读完《教育的目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怀特海提出的课程与教学的“少而透”原则。从小就听大人说,学习是能“一通百通”的。但在分科教学越来越细化,书包里的课本越来越多时,我们渐渐地都忘记了“少而透”的原则。现在的小孩子好像"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能,但其实学得杂乱又肤浅。在眼花缭乱的学习中,宝贵的专注力不见了,浮躁的心态渐渐生成。

而与老母聊天时,谈起建国初的乡村小学教育,学科是少的,但是教学的”透“是难以达到的。小孩子在求知若渴的年纪,大量时间都是被浪费的。低段的课文太简单,整天嘴里念着“来来来去去去”,久了便成了“油口歌”,到了高年级背长课文就成了“吃螺蛳”。

听到母亲这样讲述时,我自然又想起怀特海提出的课程与教学的节奏——浪漫-精确-综合。母亲依稀记得一年级的课文是“来来来去去去”和“拍皮球”,课本上的字很大个,重复出现的字那么多,一下子就记住了(建国初期的小学生是不借助拼音来识字的)。低段的学习生活是身心愉悦的,可是乡村孩子的浪漫阶段持续得太长了,老师没有意识到要适时开展精确性地学习,要在浪漫-精确-综合的小循环中促使那些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孩子不断发展自我。

我怎么能对建国初期的乡村教师苛求呢?我只要把往事记录下来就好了,当有心人读到阿凤的《油口歌》,他/她也许会思考,小孩子到底应该怎样学会学习。


阿凤忆往昔 第十一话

油口歌

阿凤 圆圆/著

九铃出版社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蜗牛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