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石永寿佳且好兮(四)

圆蜗牛 蜗牛社
2024-09-04

金石永寿佳且好兮(一)

金石永寿佳且好兮(二)

金石永寿佳且好兮(三)

一月值日生主题分享,最后一周小结。

因为向红丽学习了如何使用“思维导图”APP,使得“西泠八家”的分享与回顾显得特别清晰明了;为了营造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氛,特意分享蜗牛社娃娃们的泡沫生肖大印;最后一日碰巧是除夕,我和二月值日生卢老师跨年交接班,一月值日工作圆满完成。


1月23日 真水无香

今天要介绍的这方印石现藏上海博物馆,大家有机会可以去一睹真容。

印人蒋仁也是西泠八家之一。

“真水无香”这四个字,一般认为是佛教用语,源自印度梵文,意思是将散乱的心神聚集一处。其中的“真水”一般指真正的禅,被广泛的用来形容一种平静的身体状态与心灵境界,也用来比喻一种孤高的理想。“无香”,则指无色、无味,即平淡、清澈、无杂质、无垢尘……另有一说认为“真水无香”出自明代张源的《茶录·品泉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蒋仁刻了洋洋洒洒三百多字的四面长款,融记事与艺术评论于一体,读来十分尽兴:

乾隆甲辰谷日,同三竹、秋鹤、思兰雨集浸云“燕天堂”,觥筹达曙,遂至洪醉。次晚归,雪中为翁柳湖书扇。十二日雪霁。老农云,自辛巳二十馀年来,无此快雪也。十四日,立春,玉龙夭矫,危楼傲兀,重酝一杯,为浸云篆“真水无香”印,迅而成。忆余十五年前,在“隐拙斋”与粤西董植堂,吾乡徐秋竹、桑际陶、沈庄士作消寒会,见金石彝鼎及诸家篆刻不少。继交黄小松,窥松石先生枕秘。叹砚林丁居士之印,犹浣花诗、昌黎笔,拔萃出群,不可思议。当其得意,超秦、汉而上之,归、李、文、何未足比拟。此仿居士“数帆台”之作,乃直沽查氏物,而晚芝丈藏本也。浸云嗜居士印,具神解定,结契酸咸之外,然不足为外人道,为魏公藏拙,尤所望焉。蒋仁。

韩江罗两峰亲家装池生薛衡夫,储灯明冻最夥,不满丁印。余曰:蜣螂转粪,彼知苏合香为何物哉?女床又记。“转”下遗‘粪’字”。


这方印石破损厉害,仔细看,还会发现表面有很多圆圆的小坑,这是怎么回事?有人猜测是蒋仁故意用刀剜去砂钉形成的斑驳,可用来防伪:)


1月24日 泡沫生肖印

牛年最后的新周一开启,辞旧迎新的仪式感来啦!

小蜗牛们在工作室废物利用刻了大大的虎印,刷了墨汁印在红斗方和新挂历上,喜气洋洋迎大年。


近年关,快递站的泡沫箱堆积如山,有人再利用阳台种菜,我们则切一块来刻泡沫大印。


印刻成,上墨。


转印到空白年历上,自制新年挂历就能美美上墙啦。


还可以印在红斗方上,贴门窗显得红红火火。

预祝书友们壬寅大吉、平安无恙。


1月25日 卖画买山

这方印我们需逆时针识读——卖画买山。

作者是西泠八家之一,黄易。他是我们上周介绍过的浙派宗师丁敬的弟子。

“卖画买山”出自唐伯虎的《贫士吟》。大家可以点击上方边款的图片读一读黄易的创作缘由:湖上水田人不要,有谁买我画中山。此唐子畏自题画句也,筱饮欲卜隐居,乃以楮墨谋之,拙矣,得无以此石为他日笑柄耶。乾隆癸未春三月朔,刻于弋溪舟中,小松。

古今中外,很多文人艺术家都是“贫士”,读一读唐伯虎《贫士吟》全诗,我们能更好理解“卖画买山”的含义。

《贫士吟》

明•唐寅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

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

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

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文人墨客要真正“不觉饥”,需要定“润格”发朋友圈昭告天下。今天引一例郑板桥的润格,书友们可以参考。

板桥润格:大幅6两,中幅4两,小幅2两,条幅对联1两,扇子斗方5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作无益语言也


1月26日 百钝人

今天请出尚未介绍的西泠八家之一——奚冈。


奚冈诗书画印皆擅,晚年更是息刀专心作画。


浙江博物馆的“金石书画”系列展中常能欣赏到他的画作。

言归正传,请欣赏奚冈的篆刻作品。

大家看“百钝人”这一方印有什么特别之处?

(书友互动:半阴半阳)

这方印采用朱白文相结合的方式来创作。我们再看另一方“臣钧印”。

书友们可以琢磨一下这两方朱白文印的设计规律,即在什么情况下印人会采用这样的设计?

遇到笔画悬殊的印文时,印人会考虑朱白文设计来平衡布局,“人”“臣”笔画少设计为朱文,笔画多的字为白文。

“百钝人”的边款内容很简洁:印泥、画沙,鲁公书法也。铁生用以刻石,一洗宋、元轻媚气象。

寥寥数语表明了奚冈(铁生)的艺术主张,以书入印。

“印泥、画沙”出自唐代大书家褚遂良的书论。

我们可以在颜鲁公书写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读到“用笔当须锥画沙、如印印泥”,对书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完整的拓本阅读。

请看图片,感受一下“画沙印泥”。


这两个比喻都是在强调书写须中锋用笔,方能“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记得小学时代语文老师教我们写大字(三年级每天下午二十分钟写字课),解释“力透纸背”就是看看纸的反面是不是渗出墨来:(

被误导过的人可以举个手:)


1月27日 西泠八家(回顾日)

从月初的“恨不十年读书”到昨天的“百钝人”,“西泠八家”终于全部亮相了。用新学习的技能梳理一下。


八位浙派印人的形象还想得起来吗?


按照生辰先后排序,八家代表作品回放罗列如下:

丁敬-岭上白云


蒋仁-真水无香


黄易-卖画买山


奚冈-百钝人

陈豫钟-最爱热肠人(印面放大若干尺寸)

陈鸿寿-琴书诗画巢

赵之琛-神仙眷属

钱松-恨不十年读书

西泠八家同籍钱塘(今杭州),亦称“浙八家”,他们的篆刻在篆刻史上产生极大影响,推动清代篆刻艺术攀上又一个高峰,并直接影响近代篆刻艺术的发展。


1月28日 西泠四君子-丁仁

一月的最后四天,我们走近创建“西泠印社”的四君子——丁仁、王禔、叶铭、吴隐。

在2016年,浙江美术馆曾举办了一场大型特展——《西泠四君子》。


首先介绍丁仁,他出生于书香世家,杭郡“八千卷楼”主人丁松生之孙。自幼受家庭熏陶,博学多能,于古文诗词、金石书画、收藏鉴赏,无不精通。


丁仁家藏西泠八家印章甚多,嗜之成癖,摹赏无虚日。

我们来看一看他辑成的西泠八家印谱书影。


当我们走进西泠印社,你会看到很多和丁仁有关的景物,比如鹤庐,比如中国最短的桥——锦带桥。


还记得我们之前介绍在西泠印社里有一座浙派宗师丁敬的石像吗?最初是丁仁得一奇石于九曜山命人雕凿而成的。

我们现在看见的这尊石像是后来复刻的。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丁仁所刻的印章,岁末宜回首复盘。

这方椭圆形印面的闲章,印文是“将寿补蹉跎”,语出唐代刘禹锡的《岁夜咏怀》: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珍惜时光,祝大家岁末收工顺利!


1月29日 西泠四君子-王禔

大家是否还记得月初介绍过的这一枚印章?它的作者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王禔(号福庵)。

三十年前爱买剑买书买画

介绍这方印章时我们还曾听书友用粤语读过赵希迈写的《满江红》。福老特别喜欢引古人诗词入印,但这一次我们要欣赏的是他的纪年印。

这方印章是福老为我们昨天介绍过的丁仁先生刻的“半百过九年”。

我们来看看边款内容。

边款全文如下:

辅之社兄,长余一岁,今年五十又九,用白香山句属(嘱)为作纪年印,谓来岁可归余用,且为仝(同)好之。小一庚者,年年可辗转相诒也。丁丑元日福庵拜誌于春住楼

“年年可辗转相诒”的纪年印玩起来好像我们的“图书漂流”活动,想想都很有意思。

福老刻这方印是在丁丑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随着日军进犯浙江平湖、杭州等地,浙江四大藏印家丁氏八千卷楼、葛家传朴堂、俞家香叶簃、高家二十三举斋所藏之物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四大家在浩劫初起,不知劫后藏品还能保存多久的情况下,为“保存文物”之计,将四家劫后所存之印汇拓成谱,由丁仁、王福庵等人加以审定,历经十四个月,至1939年谱成,是为《丁丑劫余印存》。


此谱所录印章自明代文征明、文彭、何震等人起,至清代西泠八家、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诸家,再至民国陈师曾、高迥(高野侯子)等,共囊括明、清、民三代印人273家,印1900余钮,订为20册,基本涵盖了三百年来主要流派及印人的传世名作,“虽曰劫余,已成巨帙”。


1月30日 西泠四君子-叶铭

西泠四君子第三位登台亮相。

叶铭的祖辈曾于上虞潭村创办“复盛盐厂”,家业振兴,颇为富有,好收蔵文物字画。其幼小即在这样的环境中深受熏陶,临池习书一日不辍。且喜好金石考据,不仅从碑帖拓片上作研究,更时往深山古坳,剔蘚刷石,实地考察,精心鉴别。他在61岁时刻了一方印——家近涌金门。

叶铭在四面长边款中详述其家族居所变迁,边款全文如下:

吾家旧居杭城福佑里,即今之大塔儿巷也。洪杨之役奔避四方,劫后归来,难蔽风雨,于是分门别户赁屋而住。厥后,西楣叔祖得庆和弄邵姓宅而缮修之,时在光绪甲申,予亦于民国乙卯置紫城巷叶姓宅而改建之。两家虽分巷陌,然内室仅一墙之隔,有户可通,其地均近涌金门,十数武(即脚步)可达。考志载,吴越文穆王元瓘于清泰三年凿涌金地,引湖水入城,始辟此门。又载张君房说云,其地即古金牛出现之所,故以为名,宋改曰丰豫,后(又)称小金,明初复旧曰涌金,上有堞楼,楼有石柱刻楹联三:曰“上一层楼领略湖光山色,对三竺寺警心暮鼓晨钟”;曰“长堞接清波一色水天供啸傲,高楼临闹市万家烟火绕回环”;曰“极目水云低莲渚游鸥闲自得,昂头霄汉近林亭放鹤任高骞”。民国庚申拆卸城垣,楼既不存,联亦湮没。璋伯从叔兴怀古之思,命治此印并记其沿革以示后昆。丁卯冬至前一日,为铭作时年六十有一。涌金池在金华庙侧,涌金河即运司河,涌金井在浙江病院照墙边,居斯土者不可不知,次日叶舟又记。第二面第六行称字上落一又字

有兴趣的书友不妨亲自去走走看看,也许能发现更多杭州老街巷的故事。


1月31日 西泠四君子-吴隐

一月值日生工作即将画上句点,请出压轴人物——吴隐。

西泠四君子中,吴隐和叶铭是同龄人,而丁仁和王福庵只相差一岁。这四位同道中人于1904年创立西泠印社,而吴隐在上海开设了西泠印社分号。

吴隐籍贯绍兴,生长在杭州。少时习碑版镌刻,由技进乎道,弱冠以后即寓沪从艺并致力金石篆刻资料的传播。他有一方印刻的就是“生长西湖籍鉴湖”。


从1904年开始,吴隐以西泠印社这个平台,出版印谱书籍的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个人的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西泠印社的成立为吴隐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没有西泠印社,就不会有吴隐个人的成功。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吴隐为西泠印社所作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从物质上讲,吴隐为西泠印社的捐赠的现款和房产,明显多于其他几位创始人。从宣传扩大西泠印社的社会影响力来看,吴隐以西泠印社名义出版的大量印谱和印学书籍,也是同社中的翘楚。

我们今天买西泠印社印泥时,会发现有杭州与上海之别。

篆刻离不开印泥,优质的印泥,对篆刻的钤印效果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吴隐在手工拓制印谱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印泥,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吴隐从1904年西泠印社成立之后,就在上海开始了印泥的研制工作。从最初的“纯华印泥”到后来的“潜泉印泥”,印泥一直是上海西泠印社的主要经营项目。


最后我们来欣赏吴隐篆刻的“放懐且读古人书”,愿我们大家在虎年放懐尽读天下书

(全文完)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蜗牛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