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古学史上一些细节15

龙天一 奥玛阿印 2023-06-25


本号说明及目录



考古学史上一些细节15


读考古学史,常有一些让人感动或难以忘怀的瞬间,也许这些瞬间并不会被写进学术史中,但正是这些故事,构成了一副历代考古学者所走过的历程的画面。

正因此,读书时,随时会遇到许多有趣的细节,有时发条朋友圈或微博,有时跟朋友们聊聊,不成系统。未免遗忘,在这做一个简单的汇集,并在原来的语句上做少量修改,以后不断更新。


1.19岁的Jean François Champollion成为大学教授;11岁的练恕开始编著《后汉公卿表》16岁的杨宽写出《墨经校勘研究》;25岁的施昕更找到良渚文化;14岁的Michael Ventris参加学术会议,立志破解线性文字;16岁的俞伟超考上北大,学习考古19岁的Richard Leakey发现一块南猿的腭骨,立志成为人类学家;10岁的David Stuar开始破译玛雅文字……


2.吴金鼎和卫聚贤都曾教授过统计学课程。


3.类型学之父蒙特留斯也是一位公众考古学家(见《伟大的考古学家》),翻译蒙特留斯《考古学研究法》的郑师许,也很关心公众考古学(见《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


4.李学勤先生2012年说的话,可惜在先生一生的观念里,都不知道甚至不敢想象三星堆有8个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