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古学家和他们的朋友:学术、友谊与八卦 | 参考文献

龙天一 奥玛阿印 2023-06-05


本号说明及目录


考古学家和他们的朋友:学术、友谊与八卦 |  前言



参考文献

         


一、著作

★西村真次著,张我军译,胡先骕校:《人类学泛论》,上海:神州国光出版社,1931年3月。

★裴文中著:《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9月。

★张光直编:《台湾省浊水溪与大肚溪流域考古调查报告》,1976年5月。

★闻一多著:《闻一多全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8月。

★张光直著:《商代文明》,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年1月。

★郑尔康著:《石榴又红了 回忆我的父亲郑振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宋健著:《宋健科学论文选集 1962-1997》,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

★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6月。

★蹇人毅著:《乡土飘诗魂 蹇先艾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宿白编:《苏秉琦先生纪念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宿白主编:《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方福祺著:《方国瑜传》,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张光正编:《近观张我军》,北京:台海出版社,2002年2月。

★三联书店编:《四海为家:追念考古学家张光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5月。

★余英时著:《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

★胡宗刚著:《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李卉、陈星灿编:《传薪有斯人:李济、凌纯声、高去寻、夏鼐与张光直通信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12月。

★何标著:《明月多应在故乡》,北京:台海出版社,2006年5月。

★田建民著:《张我军评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

★孟元老著,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

★李济著:《李济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上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

★莱斯利、亚京斯著,黄中宪译:《破解古埃及 一场激烈的智力竞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9月。

★董作宾著:《走近甲骨学大师董作宾》,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胡宗刚著:《胡先骕先生年谱长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

★牟永抗著:《牟永抗考古学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谢六逸著:《谢六逸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徐玲著:《留学生与中国考古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苏秉琦著:《苏秉琦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9月。

★陈星灿著:《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史研究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10月。

★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12月。

★陈祖芬著:《哈佛的证明》,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2月。

★李维明著:《考古学家邹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顾颉刚著:《顾颉刚日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

★夏鼐著:《夏鼐日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陈洪波著:《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庙底沟与三里桥(双语版)》,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10月。

★徐坚:《暗流:1949年前安阳以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2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省六盘水市文体广电局、六盘水市文物局等编。黄慰文、侯亚梅、斯信强主编:《盘县大洞 贵州旧石器初期遗址综合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张光直著:《考古人类学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

★张光直著:《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的再思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

★张光直著:《考古学专题六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

★张光直编:《番薯人的故事 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

★张光直著:《商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3月。

★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3月。

★张光直著:《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3月。

★张光直著:《美术、神话与祭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

★石璋如著:《石璋如先生口述历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3月。

★岳南著:《南渡北归》,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5月。

★曾昭燏著:《曾昭燏文集:日记书信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8月。

★陈祖武主编:《东亚考古学的再思:张光直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论文集》,2013年10月。

★张光直著:《古代中国考古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1月。

★汪宁生著:《汪宁生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年1月。

★刘晓著:《国立北平研究院简史》,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11月。

★石兴邦著:《石兴邦考古论文集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年1月。

★王巍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考古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

★徐霞客著,朱惠荣、李兴和译注:《徐霞客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1月。

★昆明市文联、都市时报编:《昆明抗战手绘地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

★苏恺之著:《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10月。

★张凤著:《哈佛问学录》,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年10月。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11月。

★梁思著永:《小屯、龙山与仰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12月。

★徐中舒著,徐亮工编:《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12月。

★叶永烈著:《历史的绝笔》,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

★宋洪宪著:《现代名人与贵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

★杨建邺著:《杨振宁传 增订版 2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3月。

★李光谟著:《从清华园到史语所:李济治学生涯琐记》,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5月。

★梁柏有著:《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6年8月。

★童恩文著:《青羊宫到浣花溪》,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8月。

★胡文怡著:《认识夏鼐 以<夏鼐日记>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2月。

★夏鼐著:《夏鼐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皮保德博物馆编著:《豫东考古报告:“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野外勘察与发掘》,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

★侯大伟、杨枫著:《追梦人 四川科幻口述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

★韩家懋、刘丽编:《刘东生年谱》,北京:地质出版社,2017年10月。

★陈改玲、牟利锋著:《陈梦家评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

★李在中著:《朵云封事》,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年9月。

★石璋如著:《龙头一年:抗战期间昆明北郊的农村》,上海:中西书局,2018年12月。

★沈宁编:《滕固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4月。

★陈绍棣编著:《张政烺先生年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5月。

★黄尚明著:《李济传》,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

★鸟居龙藏著,国立编译馆译,黄才贵校补:《苗族调查报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

★刘春迎著:《考古开封》,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岱峻著:《李济传(全新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1月。

★安志敏著:《安志敏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3月。

★鸟居龙藏著,杨志强译:《西南中国行纪》,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10月。

★王世民编:《夏鼐传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1月。

★杨潇著:《重走 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4月。

★许宏著:《发现与推理:考古纪事本末 (一)》,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4月。

★子仪著:《陈梦家先生编年事辑》,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6月。

★刘兴诗著:《三星堆的故事:古蜀文明探秘之旅》,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21年6月。

★徐旭生著:《徐旭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10月。

★王世民编:《考古泰斗夏鼐》,上海:文汇出版社,2021年12月。

★刘瑞编:《苏秉琦往来书信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2月。

★吴岩著:《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

★刘兴诗著:《给孩子讲讲三星堆》,青岛:青岛出版社,2022年5月。

★苏华著:《大夏禹都》,北京:作家出版社,2022年8月。

         

二、文章

★华东文物工作队:《江苏宜兴周墓墩古墓清理简报》,《文物》,1953年第8期。

★罗宗真:《江苏宜兴晋墓发掘报告:兼论出土的青瓷器》,《考古学报》,1957年第4期。

★黄盛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山东省志资料》,1959年第3期。

★夏鼐:《晋周处墓出土的金属带饰的重新鉴定》,《考古》,1972年第4期。

★成都地质学院第四纪科研组:《资阳人化石地层时代问题的商榷》,《考古学报》,1972年第2期。

★童恩正:《冯汉骥》,《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5期。

★周国兴、刘兴诗、童恩正:《三探柳江人洞》,《大自然》,1982年第4期。

★赵青芳:《我的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博通讯》,1983年第1期。

★叶永烈:《否定之否定》,《科学爱好者》,1983年第2期。

★安志敏:《试论文明的起源》,《考古》,1987年第5期。

★童恩正:《有关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与安志敏先生商榷》,《考古》,1989年第1期。

★安志敏:《谈谈中国文明的起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叶永烈:《雪夜观“恐龙”》,《星云》,1994年第2期。

★张光直:《裴文中先生与我》,《中国文物报》,1994年10月23日。

★李强:《王振铎流滇日记》,《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2期。

★李强:《王振铎流滇日记》,《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3期。

★李强:《王振铎流滇日记》,《中国科技史料》,1996年第4期。

★张光直:《序言》,载“童恩正文集·学术系列”每册卷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12月。

★刘兴诗:《悼吾友——代序》,载“童恩正文集·文学系列”每册卷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12月。

★沈颂金:《梁启超与中国近代考古学》,《岭南文史》,2000年第2期。

★罗丰:《夏鼐与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

★陈星灿:《张光直课堂笔记所见李济晚年在台大教书的片断》,《中国文物报》,2005年3月16日。

★刘兴诗:《童恩正归来》,《世界科幻博览》,2006年第4、5期。

★韩三洲:《张我军、张光直父子的中国心》,《海内与海外》,2006年第6期。

★叶舒宪:《中华文明探源的比较神话学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袁靖:《夏鼐先生与中国科技考古——读<夏鼐文集>有感》,《南方文物》,2010年第4期。

★魏善玲:《留学生与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194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李学勤、于玉蓉:《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口述历史:童年与求学》,《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施劲松:《考古学家的小说情怀——童恩正“考古小说”释读》,《南方民族考古》(第九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斯信强:《贾兰坡过盘县》,《当代贵州》,2013年年第12期。

★袁洪权:《徐志摩“反攻”胡先骕了吗?》,《北京青年报》,2015年11月20日。

★潜伟:《中国科技史与考古学:历史回顾》,《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年第2期。

★王兴:《学习夏鼐1941年的讲演稿——<考古学方法论>》,《考古》,2017年第6期。

★李水城:《埃及串珠:连接夏鼐博士与皮特里爵士的精神纽带》,《大众考古》,2017年第8期。

★孙郁:《鲁迅与三十年代考古学的几个问题》,《读书》,2018年第2期。

★段天璟、董霄雷:《<先史考古学方法论>与类型学中国道路的开端》,《江汉考古》,2018年第3期。

★李志鹏:《殷墟动物考古90年》,《中原文物》,2018年第5期。

★查晓英:《从民族史到人类学——童恩正西南考古的参照系》,《社会科学研究》,2019年第5期。

★李旻:《信而有征:中国考古学思想史上的徐旭生》,《考古》,2019年第6期。

★胡文怡:《中美考古合作事件中的夏鼐和张光直》,《青年考古学家》(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徐峰:《鸿书传真情——张光直与何兹全的一段往事》,《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7日。

★吴鲁锋:《吴金鼎与傅斯年学术交谊述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年第1期。

★陈日华:《古物学家与近代早期英国民族认同建构》,《历史研究》,2021年第3期。

★曾江:《学在三星堆:逝去的学人背影 不灭的学术星火》,《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7日。

★裴世东、陆勤毅:《吴金鼎学术人生的塑造与转向——基于情感史视角的分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张千可:《文学考古学:试论郭沫若的考古研究与抗战历史剧之联系》,《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6期。

★卢守晔:《夏鼐留英时与查令十字街旧书肆的书缘》,《大众考古》,2022年第7期。

         

三、其他

★吴鲁锋:《吴金鼎学术人生述论》,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科学史图书馆:《作为“历史学家”的牛顿:艾萨克·牛顿与年代学研究》,“科学史图书馆”公众号,2021年10月19日。

★荣新江:《荣新江教授讲座实录 | 西域与南海——向达先生的问学求索之路》,“浙江古籍出版社”公众号,2021年12月6日。

★徐自豪:《张我军、胡先骕、张光直:一本小书在中国的命运》,“上海书评”公众号,2022年6月4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