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轼《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点上方名片,然后点关注即可



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作者: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译文
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注释
南歌子:《南歌子》是词牌名称之一,又名《南柯子》、《恨春宵》等。
游人:指游玩的人。出自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桥上游人夜未厌,共依水槛立风檐。
十三楼:宋代杭州名胜。出自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二《西湖》:“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今为相严院矣。“
竹西:扬州亭名。本句意谓杭州十三楼歌唱奏乐繁华,不必再羡慕前代扬州的竹西了。
扬州: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东南地区,《周礼》称东南曰扬州。
菰黍(gūshǔ):指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叶。
昌歜(chāngzàn):宋时以菖蒲嫩茎切碎加盐以佐餐,名昌歇。
琼彝(yí):玉制的盛酒器皿。
玉舟:玉制的酒杯。出自苏轼《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水调唱歌头:即唱水调歌头。傅本注:“水调曲颇广,谓之歌头,岂非首章之一解乎?白乐天六幺水调家家唱。”


创作背景
  公元1090年(元祐五年),词人到杭州担任知州。在此期间词人游山玩水。端午节时词人与他的友人游览了杭州名胜十三楼,为了记录自己的游玩过程以及感受,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王立群老师解读)

我们今天分享苏轼的《南歌子.山与歌眉敛》,“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这首端午词啊,写于元佑五年的端午节,因为这个时候苏轼正在杭州担任知州。西湖是一个三面环山的一个淡水湖,周围的群山属于天目山的余脉。西湖的美首先在水,其次在连绵不绝的群山。有水无山或者有山无水,都会大大影响西湖的美景,所以西湖的美景在于山水相连,相得益彰。苏轼了是一位非常熟悉西湖懂得西湖审美的诗人。何以见得呢?我们有诗为证,他曾经写过一篇描写西湖的名诗叫《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名作,第一句写水,第二句写山,同时兼顾了西湖的山和水,所以在这一首久负盛名的诗篇中,水光潋滟和山色空蒙是平分秋色、并驾齐驱。因为苏轼这首名作,西湖得到了“西子湖”这样一个美名、别名。

苏轼在这一首端午词写的最重要的是西湖的名胜“十三楼”,但是诗人并没有从十三楼入笔,而是从环绕西湖的群山和人们盛赞的西湖之水入笔,把十三楼置于这样一个群山环绕、湖水荡漾的大背景下来写,这一下子就把十三楼的地位给凸显出来了。那么作者是怎么写西湖的山水了,应当说作者这一次写西湖的山水和上一首诗不一样,他是下了一番大心思,他把西湖的山水和歌女做了一个巧妙的比较。比如说,上片的第一句,“山与歌眉敛”,这里的“山”显然指的是西湖周围的群山,“敛”是“聚”,什么东西在聚呢?是“歌眉”,什么叫“歌眉”呢?是歌女的眉峰。这就是说西湖周围的群山啊,就好像是歌女的眉峰聚在一起了,你看,这就把自然的山和歌女的眉峰联系起来了。第二句,“波同醉眼流”,“波”,指西湖的水波,“流”是指眼波流动,在“流”的前面又加了醉眼,是指歌女睡意朦胧的眼波。这两句合起来说西湖周边聚集的山峰如同歌女颦蹙的眉峰,西湖波光潋滟的水波,犹如歌女醉意朦胧的眼波。第三句,“游人都上十三楼”,这是写端午这一天杭州万人空巷,齐聚西湖十三楼,这就点明了这首词的主题景观是杭州的十三楼。十三楼因为苏轼这首词成为宋代的杭州名胜,十三楼指十三间楼,这里是杭州胜景之一的“相严院”,原名叫十三间楼,为了突出杭州西湖名胜十三楼的地位,苏轼啊特地在这一句的下面,用了“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一句作为这个词的上片的结句。 

竹西是竹西寺,原名叫禅智寺,它原来是隋炀帝的宫殿,是扬州最有名的景点,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提到“竹西”这个词的、最有名的诗应当属于晚唐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首诗说一场秋雨过后,只有一只蝉还在聒噪,风中飘过的松树、桂树带来的都是阵阵的秋意、寒意,寺内的台阶长满了青苔,只有白鸟还在徘徊,飞来飞去,似乎还不愿意离去,寺内深密的树中泛起了一股暮霭,夕阳已经落到寺内的小楼之下,此时的扬州市区歌吹阵阵,繁华似锦,谁还知道扬州还有这么一个幽静的竹西寺?苏轼在这首词里,他借用了杜牧《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两句,把它解读为杜牧在《禅智寺》诗中盛赞的扬州竹西的歌吹繁华,如果和杭州西湖的十三楼相比不值得人们再艳羡了,所以作者在“竹西歌吹古扬州”之前,加上了“不羡”两个字,意思是说不必羡慕,在竹西寺就可以听到的古扬州的歌吹之声,因为杭州有十三楼,它的繁华程度远远胜过了扬州。这里用扬州的竹西寺来对比杭州的十三楼,就一下子大大的提升了十三楼的地位。

下片换头,“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这是写游人呢在十三楼盛宴过节,“菰”,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长在池沼里边,“菰黍”指的是谷米,这首词中的“菰黍”指的是用谷米制成粽子,是端午节典型的食品,并且通过这个食品点明了端午,这首词是写端午的。“昌歜”,是菖蒲根的腌制品,据说周文王特别喜欢吃的一种食品,“琼彝倒玉舟”这句中的“琼彝”、“玉舟”都是指的美玉制成的酒杯,“倒”这个字了是说把美酒倒入酒杯之中。“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两句合起来是是写端午之时杭州的游人吃着粽子、喝着美酒,但是还缺了一样,缺了什么?缺了音乐,所以下片的结尾,“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就写出了端午时的十三楼的音乐。“谁家”两个字,写正在饮着美酒、吃着粽子的游人,突然听到了美妙的水调歌头,但是却不知道这是谁家传出来的仙乐。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这是写那个音乐的美妙啊,绕着这个碧山飘来飘去,晚云也凝结了,似乎是忘了漂浮。这两句仍然是化用杜牧《扬州》的“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的诗句来形容美妙的水调歌头啊!“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全词就在这样一种美妙的歌声中收结了。

 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苏轼的《南歌子.山与歌眉敛》,“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点下面节目链接更多精彩

纪录片集音乐合集电影合集
有声名著
展开版本
百家讲坛
视频合集
百家讲坛
音频合集
国学名著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四大名著
茅盾文学中外历史
诗词歌赋哲学心理官场小说
家庭育儿小学课程幼儿英语
评书合集
相声合集人物传记
黄帝内经
易经合集道德经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
水浒传
金瓶梅
戏曲合集
唐诗三百宋词三百话剧合集
电视剧集
遥远救世主演唱会
窦文涛李玫瑾
高晓松
曾仕强郦波教授罗翔刑法
王立群康震老师
易中天
单田芳郭德纲梁宏达
梁文道马未都许子东
马家辉侯卫东袁腾飞
蒋   勋叶   曼叶嘉莹
欧丽娟周建龙艾宝良
董   卿蒙   曼李   诞
倪海厦杨   雨
李小牧
翟双庆鲍鹏山钱文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