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轼《鹧鸪天·佳人》

↑↑↑点上方名片,然后点关注即可


鹧鸪天 · 佳人

作者:苏轼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

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

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醉梅花》、《剪朝霞》、《骊歌一叠》。双调,55字,平韵。
⑵罗带:丝织的衣带。
⑶殢(tì)人:迷恋人。
⑷酥胸:洁白润泽的胸脯。
⑸水面冰:水的表面如冰滑一般。这里指琵琶的声音。
⑹四弦:即琵琶。
⑺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的总称,泛指音乐。
⑻丁宁:形容乐器所发出的声响。
⑼饶:任凭,尽管。


译文:

双双垂下的“罗带”飘柔而美丽,连画都比不上。娇艳的姿色迷人,飘然得不能再轻盈了。洁白细嫩的手指,轻弹琵琶,发出如“水面冰”滑的声音。

事很多,情也很多。琵琶弹奏出的音乐声响中有你的愁绪。尽管你弹完相思调,但你这是单相思。请你等待着秋天的来临,听我弹拨那“梧桐落叶”的琵琶声吧!

赏析:

上片写琵琶歌女的外貌和弹琵琶的美妙效果。“罗带双垂画不成”,正面描写琵琶歌女的服饰。“殢人娇态最轻盈”,正面描写琵琶歌女的容貌。“酥胸斜抱天边月”,侧面描写琵琶歌女的胸脯。如“斜抱天边月”的胸脯,隆起的曲线美,象征着洁白润泽的源泉。“玉手轻弹水面冰”,侧面描写琵琶歌女的琵琶声,圆润清脆而悦耳,颇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唐代白居易《琵琶行》)的韵味。前三句是从视角着笔的,后一句是从听觉着笔的,感觉挪移,一幅亭亭玉立、窈窕淑静的琵琶歌女,活生生地呈现在人的面前。

下片写琵琶歌女的幽独愁苦情态。“无限事,许多情”,概述了琵琶歌女所面临的“事”“情”的缠绕。“无限”言“事”之多,“许多”言“情”之泛。“四弦丝竹苦丁宁”,回答上面的泛问,“事”“情”之“苦,全反映在“四弦丝竹”的“丁宁”声中。有“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别离四弦声,相思双笛引。”(南朝梁简文帝《生别离》)之意,一个“苦”字将琵琶歌女的愁态生动地刻画出来了。“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落叶声”,为点题之笔。苏轼以此衬托出琵琶歌女的幽独愁苦的情态。

全词,苏轼运用描写与烘托的笔法,写了一位相思愁苦的琵琶歌女。“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这一联句特别美,特写了琵琶歌女的侧面倩影,特写了琵琶歌女弹拨琵琶所发出的“水面冰”声。平仄得当,对仗工整,颇富现代蒙太奇表现的韵律美。最后的“梧桐落叶声”与“缺月挂疏桐”(《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似乎为巧合的文笔。前者以声写人,后者以形写人,都是为了刻画“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歌女形象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点下面节目链接更多精彩

纪录片集音乐合集电影合集
有声名著
展开版本
百家讲坛
视频合集
百家讲坛
音频合集
国学名著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四大名著
茅盾文学中外历史
诗词歌赋哲学心理官场小说
家庭育儿小学课程幼儿英语
评书合集
相声合集人物传记
黄帝内经
易经合集道德经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
水浒传
金瓶梅
戏曲合集
唐诗三百宋词三百话剧合集
电视剧集
遥远救世主演唱会
窦文涛李玫瑾
高晓松
曾仕强郦波教授罗翔刑法
王立群康震老师
易中天
单田芳郭德纲梁宏达
梁文道马未都许子东
马家辉侯卫东袁腾飞
蒋   勋叶   曼叶嘉莹
欧丽娟周建龙艾宝良
董   卿蒙   曼李   诞
倪海厦杨   雨
李小牧
翟双庆鲍鹏山钱文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