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轼《渔家傲·七夕》

 ⇑点上方名片,然后点关注


渔家傲·七夕

苏轼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注释

⑴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正体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五仄韵。
⑵皎皎:光明貌。河汉女:指织女。
⑶盈盈:美好貌。
⑷"梦回"句:典出《南史·谢方明传》:"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这里化用南朝谢灵运"池塘春草"典实,抒写怀念亲友之情。春浦,春日水边。
⑸汀洲苹老:洲渚旁的苹草已经衰老。
⑹清光:指月光,清亮的光辉。

 

译文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和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遥望碧空,神思遐想,昔日的亲友如今各散五方,无处寻觅,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如雨,洲渚旁的苹草已经衰老失去了风度。此时只有明月才有情,照在窗户上,我要揽取明月清光,让它送我归去。

 

创作背景

朱本卷一:"案词有'汀洲苹老'语,疑在湖州时作。公在湖州遇七夕,惟元丰己未(1079)也。"可知此词写于元丰二年(1079)七月。是年七夕苏轼在湖州度过,七月二十八日就被皇甫遵追摄赴狱。

赏析

此首为七夕念远之作。开篇化用《古诗十九首》其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描写织女不得相见牵牛的悲剧,应七夕之景,引出下文别情的抒发。"望断碧云空日暮",写遥望碧空,神思遐想的情状。"望断"二字,刻画出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之情态。"无寻处"两句,言昔日亲友相聚,吟诗缀词,宴饮唱合,欢洽情深;如今各散五方,无处寻觅,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过片两句,承上片末"梦回"句,转写眼前景象。以"鸟散馀花""汀洲苹老"暗喻亲友离散、自己日渐衰老,处境凄凉孤独。着末三句,以景结,回应篇首。这时,作者感到,在这七夕之夜,只有"明月多情",伴随他度过这寂寞的漫漫长夜,他要揽取明月清光,让它送自己归去。"明月多情",这是作者的移情。月本无知无情,但在此时此境的作者,感到只有明月才有情,它与自己相依相伴,让自己温存在它的清辉之中,得到关爱。这里作者使用曲笔,不直接说出内心惆怅,而用"明月多情来照户"反衬出处境的孤寂和内心的悲凉。

词作由虚入实,因今思昔,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在作法上颇具特色,情中写景,以景衬情,含蓄委婉。

点下面节目链接更多精彩

听书全集音乐合集高分电影
纪录片集传统曲艺
国学名著
电视剧集百家视频
百家音频
小品合集
跟书旅行
戏曲合集
中国小说了凡四训中国典籍
易经全集道德经集黄帝内经
外国小说茅盾文学中外历史
官场小说哲学心理诗词歌赋
家庭育儿小学课程幼儿英语
单  田  芳袁  阔  成德云相声
京剧全集黄  梅  戏越剧全集
昆曲全集秦腔全集豫剧全集
钢琴名曲萨克斯曲音乐会集
古筝名曲成名金曲人物传记
红  楼  梦三国演义西  游  记
水  浒  传
金  瓶  梅
四大名著
唐诗三百宋词三百话剧合集
诗词大会
天道合集
演  唱  会
窦  文  涛李  玫  瑾
毛  泽  东
曾  仕  强郦波合集马  克  思
王  立  群康震合集
易  中  天
罗翔合集王  阳  明高  晓  松
单  田  芳德  云  社梁  宏  达
梁  文  道马  未  都许  子  东
马  家  辉侯  卫  东袁  腾  飞
蒋勋合集叶曼合集叶  嘉  莹
欧  丽  娟周  建  龙艾  宝  良
刘  慈  欣曲  黎  敏郭  继  承
董卿合集蒙曼合集李诞合集
倪  海  厦杨雨合集
李  小  牧
翟  双  庆鲍  鹏  山钱  文  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