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白《沐浴子》赏析

 ⇑点上方名片,然后点关注

沐浴子

〔唐〕李白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

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译文

沐芳弹冠除灰,浴兰振衣去尘是古人高洁之士的行为准则,现在已不适合时世。

处世切忌太高洁,守志隐逸之士要善于韬光晦迹,深藏不露。

沧浪江有钓鱼翁,不要与他浪迹五湖去。


赏析

此诗以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为话题,表达了李白韬光养晦、与世推移的人生观点。“至人贵藏晖”是全诗主旨。首二句说的是屈原的处世态度过于高洁;中二句直接表达观点;末二句用形象表达观点,说他愿意追随渔夫的思想和行迹,隐居江湖,不露才华。


这首《沐浴子》,借鉴的是古辞:“澡身经兰氾(浮动),濯发傃(向)芳洲。”,按照今天的说法,李白是对其加以改编,并引用了《楚辞·渔父》中屈原和渔夫的不同处事观点,来表达自身在大起大落后的心境。

《楚辞·渔父》的原文是: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淈(gǔ,搅浑)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bū,吃)其糟而歠(chuò,饮)其醨(薄酒)?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高洁),受物之汶汶(污垢)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又安能以皎皎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yì,船舷,一说船桨)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帽带);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在之后的篇章《楚辞·云中君》中,对前文进行了汇总阐释:浴兰汤兮沐芳。藏晖,即韬光养晦,掩藏才华和名声。


这首诗若按照事功学的观点,应该表达为古人高洁之士的行为准则,现在已不适合时世;处世切忌太高洁,要善于韬光晦迹,深藏不露。


再通俗一些,引用到现实中,就是好人要比坏人更坏,才能制的住坏人,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百姓,济世救民。如果连坏人怎么为坏都不知道,怎么去打败他们?如果连和坏人斗争的勇气和乐趣都没有,反而是将机会让给了坏人,助长了其恶。

套用马云为什么喜欢打太极来进行总结,打太极犹如经商,自己要用快乐的心态去和对手竞争,让对手痛苦。如果自己一上来就痛苦不堪,让对手快乐了,那打太极就没有意义了。


点下面节目链接更多精彩

听书全集音乐合集高分电影
纪录片集传统曲艺
国学名著
电视剧集百家视频
百家音频
小品合集
跟书旅行
戏曲合集
中国小说了凡四训中国典籍
易经全集道德经集黄帝内经
外国小说茅盾文学中外历史
官场小说哲学心理诗词歌赋
家庭育儿小学课程幼儿英语
单  田  芳袁  阔  成德云相声
京剧全集黄  梅  戏越剧全集
昆曲全集秦腔全集豫剧全集
钢琴名曲萨克斯曲音乐会集
古筝名曲成名金曲人物传记
红  楼  梦三国演义西  游  记
水  浒  传
金  瓶  梅
四大名著
唐诗三百宋词三百话剧合集
诗词大会
天道合集
演  唱  会
窦  文  涛李  玫  瑾
毛  泽  东
曾  仕  强郦波合集马  克  思
王  立  群康震合集
易  中  天
罗翔合集王  阳  明高  晓  松
单  田  芳德  云  社梁  宏  达
梁  文  道马  未  都许  子  东
马  家  辉侯  卫  东袁  腾  飞
蒋勋合集叶曼合集叶  嘉  莹
欧  丽  娟周  建  龙艾  宝  良
刘  慈  欣曲  黎  敏郭  继  承
董卿合集蒙曼合集李诞合集
倪  海  厦杨雨合集
李  小  牧
翟  双  庆鲍  鹏  山钱  文  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