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材料】同济大学王启刚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开发新材料模拟中性粒细胞溶酶体用以治疗癌症

同济大学 CBG资讯 2022-05-28
传递最新鲜的科研资讯点击上方蓝字 CBG资讯 加关注


中性粒细胞作为向肿瘤组织迁移的第一道天然免疫细胞,可以立即杀死异常细胞,激活长期特异性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因此,酶介导中性粒细胞的活性氧(ROS)升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近日,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启刚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纳米凝胶,通过表面磷酸酶触发了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周围寡肽的自组装,以模拟产生的中性粒细胞溶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氯过氧化物酶(CPO)在生物激发纳米凝胶中的级联反应可以将肿瘤组织中的活性氧转化为次氯酸(HClO)和1O2,可以治疗没有外部能量激活的肿瘤。相关研究成果以“Cascade enzymes within self-assembled hybrid nanogel mimicked neutrophil lysosomes forsinglet oxygen elevated cancer therapy” 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18-08234-2)。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单位是同济大学,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吴青博士何志刚博士,共同通讯作者是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李济宇教授、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霞副教授启刚教授


癌症仍然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在全世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传统的临床癌症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药物/放射耐药性以及肿瘤再生长的发生率增加等。由长期进化而来的人类先天免疫系统,通过分子氧依赖细胞失活溶菌酶相关消化和释放免疫细胞因子,激发了一种新的高效治疗癌症的生物化学方法。中性粒细胞依赖的细胞失活通常发生在几百纳米大小的中性粒细胞溶酶体上,活性氧反应活性由髓过氧化物酶(MPO)、过氧化氢(H2O2)和卤化物离子的生物催化系统决定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中性粒细胞溶酶体的形式,将超分子纳米凝胶结构中的级联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氯化物过氧化物酶作为模拟中性粒细胞溶酶体,将肿瘤微环境转化为有相对较高水平的ROS,从而构建出多功能SOD/CPO负载纳米凝胶体系(SCNG)用于肿瘤治疗。


研究人员采用EPR技术,以TEMP为诱捕剂,在H2O2的NaCl溶液中模拟内源环境进行定性检测和验证1O2由SCNG产生的信号。结果表明,SCNGs中的级联SOD和CPO能有效地将肿瘤组织中的活性氧转化为抗肿瘤治疗的1O2组分。根据所得实验结果,研究人员提出假设:充分利用肿瘤区域的酶反应的酶动力疗法(EDT)可以控制产生1O2来治疗癌症。


往期精彩推荐 


苏州大学刘庄教授课题组:纳米材料助力肿瘤放射免疫联合治疗

厦门大学侯旭教授课题组:曲率驱动的动态纳米限域空间中的反常离子输运行为及其离子整流动态调控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孙其君研究员和王中林院士研究团队:一种新型的二硫化钼摩擦离子电子学晶体管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邮箱:editor@chembeango.com



·END·


点击放大图片识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