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中林院士Mater. Today综述:接触起电之根源

王中林院士课题组 CBG资讯 2022-06-22


摩擦起电(Triboelectrification)是最常见和基础的电学现象,其科学称谓是接触起电(Contact Electrification, CE),即两种物质接触之后在其界面发生的电荷转移现象。虽然人类对接触起电现象的记载可追溯到2600年前,而且人们对此现象也司空见惯,但是,对于接触起电的根源,科学界一直没有定论。接触起电现象中,电荷转移的媒介(即载流子)究竟是什么?电子、离子还是物质?

 

近日,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应邀在国际权威刊物Materials Today上发表题为《接触起电之根源》的综述文章,明确回答了这一困惑了人类几千年的难题(Z. L. Wang and A. C. Wang, On the origin of contact-electrification. Materials Today, 2019. DOI: 10.1016/j.mattod.2019.05.016)。王中林院士及其合作者们认为:接触起电之根源是电子转移


2012年,王中林院士团队发明了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nanogenerators,TENG),用于把无序、低频和分布式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功率密度可达500 W/m2为进一步提高TENG的性能,他们对接触起电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由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发展而来的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Kelvinprobe force microscopy, KPFM)是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图1中,AFM的金属探针多次重复性扫过SiO2表面以后,KPFM可以清晰呈现出SiO2表面的电势分布图。8次摩擦后,绝缘体表面累积的静电荷达到饱和。



图1. AFM的金属探针多次摩擦SiO2表面产生的电势分布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王中林院士团队通过调控AFM探针的振幅(A0),得到探针和样品的间距(Asp)与表面电势差(ΔV)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在斥力区才有接触起电现象。这意味着,只有当两个归属于不同材料的原子之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或称键长),电子云发生交叠,才会发生电荷转移。这就是王中林院士提出的电子云势阱模型(图3)。电子云势阱模型可能是一个揭示接触起电机理的普适性模型。据此,王中林院士预测:两种绝缘体接触引起的电子转移可能以光子发射、等离振子激发或者光激发的形式释放能量。另外,对于相同材料之间存在的接触起电现象可能归因于表面曲率(表面能)的差异。



图2. AFM探针的振幅(A0)、探针与样品间距(Asp)以及表面电势差(ΔV)之间的关系



图3. 电子云势阱模型

 

关于温度对接触起电影响的研究,过去鲜有报道。最近,王中林院士团队利用TENG以及KPFM等手段,通过调控两种材料的温度,观测接触起电量以及电荷衰减的情况发现:电子倾向于从热端传递到冷端;高温下,接触起电现象会减弱甚至消失(图4)。这些实验结果与热电子发射模型一致。由此证明:接触起电的根源是电子转移



图4. 温度对Ti-SiO2摩擦纳米发电机表面电荷衰减的影响

 

另一方面,光照对表面静电荷也有影响。图5中,王中林院士团队用紫外光照射AFM探针摩擦过的绝缘体表面,结果发现,紫外光波长越短,或者功率越高,表面摩擦静电荷的衰减越快。这一实验结果与光电子发射模型一致。由此进一步证明:接触起电的根源是电子转移。



图5. 不同波长和不同功率的紫外光照射下,SiO2和PVC表面摩擦静电荷的衰减情况

 

定量表征材料的接触起电性是一项必需但是困难的工作。最近,王中林院士团队选择液态金属作为参照物,测定了50余种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的摩擦电序列。这一有效技术方法可以扩展到几乎所有材料,包括陶瓷和半导体。

 

综上,为什么接触起电的根源是电子而非离子转移有以下五点依据:

1. 表面电荷的释放过程遵循电子热发射模型;如果是离子转移,依据Boltzmann分布,高温时摩擦电荷量更大,这与实验结果严重不符。

2. 依据离子转移机理,水分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实验结果证实:环境湿度越低,转移电荷量越大,且油中也存在接触起电现象。

3. 623 K温度下,固体表面几乎不存在与水有关的离子,但是依然存在接触起电现象。

4. 10-6 Torr真空环境下的接触起电量是常压下的5倍。

5. 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点接触系统可以产生持续性隧穿电流。


这表明,水分子并非接触起电所必需,接触起电是电子主导的电荷转移过程。当原子间距处于斥力区,电子云发生交叠,电子才会在两种物质间发生转移。升温引起的表面放电现象遵循电子热发射模型。通过施加电场(偏压),转移电荷的电性可以发生反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开两个带电表面所需要的功与材料的断裂能相当,这表明接触起电与电子云的相互作用有关,即接触起电与电子云交叠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从而否定了离子转移机理。最后,任意表面间的接触行为都涉及到键的形成和断裂,从而外化为接触起电。

 

对于固-液接触起电现象,王中林院士提出:电子转移而非双电层才是固-液接触起电的根源。如图6所示,在原始阶段,液体和固体表面皆不带电。随后在外部驱动下,液体产生流动。毗邻固体表面的液体分子与固体表面的原子产生电子云交叠,实现电子转移(每3万个表面原子中可能有1个原子参与电子转移),使得固体表面带电。之后,液体分子将在带电固体表面形成双电层结构。也就是说,起始阶段的固-液电子转移是双电层形成的根本原因



图6. 固液界面形成双电层的两步过程

 

最后,结合理论和已有的实验结果,王中林院士推断:所有(固/液/气态)物质接触起电的根源都是电子云交叠。雨滴带负电源于由空气分子转移到水滴中的电子。液滴穿过悬浮液膜可被制成TENG。另外,p-和n-型半导体接触时,n型半导体表面态中的电子会转移到p型半导体的空穴中,使得p型半导体带负电,n型半导体带正电。


尽管人类对接触起电的认识已经有2600年,但对其理解依然不成熟。该综述总结了接触起电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得出结论:接触起电之根源是电子转移。离子转移是起始电子转移的结果,即固液界面双电层形成的根本原因。电子云交叠引起的电子转移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接触起电的根源。研究接触起电机理的目的是为了构建高性能TENG,用于微纳能源器件、自驱动传感器以及蓝色能源,从而深刻影响物联网、生物医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该系列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


西北大学周岭教授课题组:结合手性磷酸催化和中心到轴手性转变策略构筑轴手性芳基-苯并吲哚

张俊良教授/刘路教授课题组:萘酚的位点可调控的C-H键官能团化

同济大学赵晓明教授课题组:铱催化羟胺的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以及对映选择性烯丙基化反应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