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科研】中国科大章根强课题组Adv. Mater.:Ru团簇披上RuO2外骨骼实现酸/碱电解水性能大爆发
导语
Ru及合金是一类在酸性和碱性中均具有优异氢析出(HER)活性的材料。然而,Ru基合金用于氧析出时会在高电位下被迅速氧化而腐蚀。为此,将钌进行功能化改性构建氧化物可以激活材料OER活性。如将Ru包覆一层IrOx皮肤,能够有效抑制内核溶解,同时IrOx皮肤和Ru核之间存在应力作用,可以改善材料OER活性和稳定性。但是,核壳结构诱发的界面电荷作用和应力作用具有短程有效性,说明需要构建具有亚纳米尺度的功能性皮肤才能有效施加应力作用,调控电子结构,从而有望赋予材料多功能电催化性能。鉴于此,本工作在具有HER活性的Ru核外披上一层超薄的RuO2外骨骼,构建了一种具有HER和OER双活性的核壳异质结构,在广泛pH范围内实现了电解水性能提升。
氢能由于其清洁无污染、热值高、可循环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而电解水制氢是一种清洁的制氢方式,但是仍有一些因素制约其发展,其中,氧析出(OER)和氢析出(HER)催化剂是决定绿氢制备成本的关键因素。尽管廉价的3d周期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等材料OER性能优异,但其在酸性中会被溶解;而Pt基催化剂在酸性中明显产氢的过电位尽管只有几十毫伏,在碱性中的HER性能却比酸性中低2-3个数量级,导致了电解槽中阴阳极催化剂的最佳工作条件不匹配,因此亟需发展具有pH普适活性的材料。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章根强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Arming Ru with Oxygen Vacancy Enriched RuO2 Sub-nanometer Skin Activates Superior Bifunctionality for pH-Universal Overall Water Splitting”的研究文章(DOI: DOI: 10.1002/adma.202206351)。该文章首次报道了一种亚纳米尺寸RuO2外骨骼修饰Ru的核壳结构,实现了酸性和碱性环境中电解水性能提升,加速了可再生能源到绿氢的转换。
前沿科研成果
图1. Ru@V-RuO2/C HMS的合成过程、形貌和微结构分析(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该核壳结构的合成相对简单。首先,利用三聚氰胺的氨基与Ru3+之间的静电作用,能大量制备富含Ru3+的三聚氰胺分子晶体。随后将其在Ar气中快速退火,能够形成Ru纳米团簇均匀分布的碳基微米片——Ru/C HMS。最后,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和时间,在200 oC低温氧化3 h即可在Ru团簇表面均匀披上一层薄薄的富含氧空位的RuO2外骨骼,激活其OER活性,并优化了HER活性。
图2. Ru@V-RuO2/C HMS的OER和HER性能评估(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研究发现,Ru/C HMS几乎没有OER活性,但在表面披上一层具有氧空位的RuO2外骨骼后,OER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在0.5 M H2SO4和1.0 M KOH中分别仅需176和201 mV的过电位即可达到10 mA cm-2,同时循环稳定性也明显增长。另外,Ru@V-RuO2/C HMS的HER活性相比Ru/C HMS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达到10 mA cm-2时的过电位仅仅为47 mV(0.5 M H2SO4)和6 mV(1.0 M KOH)。因此,RuO2外骨骼修饰的Ru基核壳结构实现了HER和OER双功能活性的集成,可直接用于酸/碱电解水。该研究工作对于核壳结构的可控构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亚鹏:202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大,现为中国科大与温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从事电催化设计与应用,包括电解水制氢,锌空气电池,微生物电解制氢,低能耗耦合制氢等。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Small等著名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关于人物与科研
今天,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中国迎来“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化学领域国际合作加强,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国内涌现出众多优秀课题组。为此,CBG资讯采取1+X报道机制,携手ChemBeanGo APP、ChemBeanGo官博、CBG资讯公众号等平台推出“人物与科研”栏目,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关注研究、倾听故事、记录风采、发掘精神。欢迎来稿,详情请联系C菌微信号:chembeango101。
●兰州化物所丑凌军研究员团队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研究中获新进展
●新型三氟乙烯基硫鎓盐试剂:用于安插1,1,2-三氟亚乙基到多种杂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