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丨《贵阳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六大重点
本文共2128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优化节点空间布局,构建区域物流格局 补齐交通网络短板,提升运输通道水平
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扩大节点城市能级
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提高枢纽集散能力
强化跨界协同联动,建设通道经济走廊
提高开发开放水平,培育融合发展生态
到2020年,贵阳市将积极推进一批重大铁路、物流枢纽等项目开工建设,以双龙—改貌综合物流枢纽区为重点的东部产业新区初步建成,贵阳铁路口岸投入使用,铁海联运和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基本打通,通关效率大幅提高,通道物流组织水平显著提升。
到2025年,立体化口岸系统全面构建,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基本建成,干线运输、区域分拨、物流信息、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等功能水平明显提高,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作用突出,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地位牢固确立,通道运输能力更强、枢纽布局更合理、多式联运更便捷,基本实现与广西北部湾、重庆等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达到10亿吨以上,其中铁路货运量达到6000万吨以上。
到2035年,贵阳市的物流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铁路等干线通道能力充分释放,运输结构更加合理,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国内前列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基本形成,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达到26亿吨以上,其中铁路货运量达到14000万吨以上。
▲贵阳改貌铁路口岸在2月15日全面复工。据悉,贵阳改貌铁路口岸为一级开放口岸,建成投运后将成为中欧班列的场站,年货运吞吐量将达120万吨,将进一步促进贵州省对接“一带一路”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为贵州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提供有力支撑。(来源:贵阳网)
——重点任务
优化节点空间布局,构建区域物流格局
立足区域基础条件和未来发展需要,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为重点,以“枢纽+通道+网络”为目标,加快形成“一核两翼”、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
“一核”:即以双龙-改貌综合物流枢纽区为重点的东部产业新区,
“两翼”:即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和清镇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南北联动”:即加强与主通道两端物流枢纽(重庆、北部湾)联动。
补齐交通网络短板,提升运输通道水平
紧扣“畅通大通道”主题展开建设,一是为提升对外大通道能力,提出推进干线运输建设;
二是为推进综合性货场扩能升级,提出推进以铁路为主的货运场站建设;
三是为实现无缝化衔接,提出推进支线运输建设;
四是围绕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东部产业新区一体发展、北部产业带同城发展,提出推进区域路网建设,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
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扩大节点城市能级
紧扣“建设大枢纽”主题,一是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在2025年前有序申建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二是为提供国际贸易通关、国际班列集散换装和公路过境运输等服务,提出打造一批铁路口岸、航空口岸、陆运口岸,加快形成立体口岸体系;
三是整合存量物流设施,推进物流主体向物流园区集聚、向物流枢纽集聚,积极打造物流总部经济。
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提高枢纽集散能力
紧扣“形成大集散”主题,一是加强物流运输组织,包括开展冷链运输班列、国际联运班列对接和网络货运等;
二是推动通关便利化,包括一站式作业、优化通关流程等,提高通道沿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货物调拨、流转效率;
三是提升通道物流效率和质量,包括研究组建贵阳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建设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引进知名国际货代公司等。同时,紧扣“做强大产业”,提出发展冷链物流、中高端制造业物流、大宗商品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特色物流。
强化跨界协同联动,建设通道经济走廊
按照打造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贸易便利、产业繁荣、机制科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要求,做强做大实体经济,带动新市场、新动能、新贸易,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建设高质量通道经济走廊,具体包含制度、城市、产业、信息、贸易、旅游、生态和人文八个方面走廊。
提高开发开放水平,培育融合发展生态
按照“开放带动”战略的思路,做强通道经济、枢纽经济,积极探讨基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措施主要有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通道对外开放及国际合作等。
据了解,《方案》的出台有利于贵阳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与竞争,夯实提升贵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地位;有利于贵阳提升城市首位度和经济首位度,培育新路网、新路线、新物流,带动新市场、新动能、新贸易,打造中高端消费品贸易之城和制造之城。
相关链接:
来源/贵阳日报
责编/王沥慷 审校/赵银平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