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商取消了订单”“对方告诉我们将推迟付款”“虽然我们有订单,但货物无法运输通关”“我们的国外老客户流失了不少”……这些都是外贸企业在2020年年初便被疫情打破节奏之后的心声。经历了近两年美国加征关税的重压之后,我国外贸企业又受到了疫情的沉重一击,部分外贸企业甚至生存都成了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外贸供应链也受到了冲击,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企业本以为国内疫情得到了控制,出口业务很快便能恢复,谁知疫情在国外蔓延又堵住了外贸的渡口。此次针对外贸企业的调查共收到203家企业的积极反馈,调查期为2020年3月11日—4月8日。参与调查的企业涵盖家电、LED光源、食品酒水、汽车、机械制造、体育用品、纺织服装、化工、陶瓷、节日礼品、鞋等出口类别。参与调查的企业来自全国各地,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分布较多。调查结果显示,97.1%的参与调查的企业已经复工,只有不到3%的企业尚未复工(见图1)。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疫情得到了控制,外贸企业积极重返工作岗位。
据了解,自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外贸企业并未按下业务暂停键,而是将商务沟通转到了线上。不过,复工并不能说明已经复产,也不意味着业务活动已经完全恢复,因为目前全球供应链阻断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45.6%表示疫情对自身影响较大,面临部分困难,目前勉强维持经营;27.2%的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经济损失很大,现时经营面临困难;另有25.3%的企业表示受到的影响较小,当前面临一些困难,但经营总体保持稳定;表示未受到影响的企业只占不到2%(见图2)。
可以看出,在疫情之下,几乎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绝大多数企业经营受到了影响,并且反映受影响大的企业占据较大的比重。除非国际市场能快速好转,否则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短期内恐怕难以被消化。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1—3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9432.2亿美元,同比下降8.4%,比前两个月收窄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为4782.1亿美元,同比下降13.3%,比前两个月收窄3.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和3月份企业密集复工对出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全球疫情蔓延的后继影响仍不能乐观。对于疫情带来的“挑战和风险”,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出3个阶梯现象。“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减少”以绝对优势“拔得头筹”,占25.2%,成为参与调查的企业选择最多的挑战和风险项,可视为第一阶梯。很明显,这是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带来的直接冲击。第二阶梯包括“现金流紧张”和“货运受阻,通关困难”两个选项,企业选择比例相差不大,分别是14.1%和13.8%。而“供应链端效率下降、成本提高”“客户流失”“内部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增加”选择比例相近,分别为12.2%、11.7%、11.6%,可视为第三阶梯。这3个阶梯包含的6个选项基本反映了外贸企业如今遭遇的主要挑战和风险(见图3)。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订单减少、客户流失、现金流紧张等都可谓致命的打击,无法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中。根据参与调查的企业反馈,“其他”选项同样需要重点关注,包括:客户取消已下订单,推迟应付款;工厂不合理的涨价;客户取消正在生产的订单;订单有的延期,有的取消;无法参加商务活动等。2020年4月10日,商务部外贸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工贸易受疫情的影响更为快速直接,面临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挤压”。一方面出口订单在减少,我国贸易伙伴几乎全部发生疫情,国际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受阻,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存在困难,相关国家零配件的供应能力明显下降。而我国大量外贸企业在加工贸易领域“谋生”,不可避免受到此番疫情的冲击,希望尽快缓解“双向挤压”的局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控制和压缩成本成为外贸企业应对疫情的第一大措施,选择比例为24.5%。成本问题本就已经困扰外贸企业多年,以前常提到的是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融资成本。疫情之后,除了这三项常规成本更加突出,其他如内部管理成本、经营成本、物流通关成本等均明显提高,将外贸企业全面暴露在了各项成本的重压之下。在“能生存下去”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之后,任何成本上升都可能是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在压力之下,外贸企业纷纷调整了2020年经营目标,选择比例达到21.6%(见图4)。
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企业积极寻找客户的危情需求,与客户共渡难关,这一比例为19.1%。事实上,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外贸企业的国内外客户同样艰难,比如缺少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品,以及生产中断、成本增加等,一些企业在这时候反而巩固了客户关系。与此同时,13.7%的参与调查的企业表示将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甚至开发更大的市场;9.9%的企业计划改变传统贸易模式,加大线上销售渠道;另有9.5%的企业选择了裁员减薪。从调查结果显示的比例结构看,外贸企业并不是选择单一的应对措施,而是多措并举,希望尽快走出困境。关于企业所在供应链受破坏程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破坏力度较小”和“破坏力较大”的企业呈现两个极端,合计占到85.4%。45.6%的企业表示,自身所在的供应链所受破坏程度较小,短期内便能修复;39.8%的企业则表示,自身所在的供应链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短期内难以修复。另有10.7%的企业选择了供应链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3.9%的企业表示供应链受破坏严重,修复非常困难(见图5)。
总体来看,四成以上的企业因供应链中断而受到了明显冲击,这一问题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截至2020年4月中旬,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疫情依然严重,我国依靠进口这些市场的零配件进行生产的工厂面临的断供风险不减。自疫情发生以来,是否会发生产业转移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此次参与调查的企业选择产业“未出现转移”的比例高达85.4%,选择“出现转移”的企业只有14.6%(见图6)。
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在当前条件下,产业大规模从我国转移出去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成熟和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本身就意味着低成本优势,跨国企业不会因为暂时的疫情冲击就放弃中国市场为其带去的长期红利。当然,小规模的产业转移近些年一直都在进行,但它是全球产业链分工演化的结果,并不是这次疫情导致的结果,不必过度担心。据本次参与调查的企业反馈,产业主要向东南亚转移。此次疫情造成的供应链损伤多发生在生产配套层面,原材料、零配件等断供致使工厂无法正常生产。因此,生产配套层面恢复正常是企业全面复产的前提条件。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企业已有59.2%在生产配套层面实现了畅通,另有40.8%的企业生产配套仍未打通(见图7)。
本次供应链中间环节断裂确实引发了不少人的思考:全球供应链铺得过长、涵盖范围过大是否是其在突发事件面前不堪一击的原因?比如,汽车产业和纺织服装行业在疫情中遭受的损失尤其大。期待未来在供应链和产业链方面出现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帮助相关企业防患于未然。不出意外,本次参与调查的企业普遍反映2020年自身出口规模将下降,选择比例高达85.4%;选择出口规模将“上升”的企业占7.8%;另有6.8%的企业选择出口规模将“持平”(见图8)。
本次疫情沉重打击了企业的自信。目前,美国加征关税的滞后效应威力不减,加之疫情在全球蔓延带来的重叠效应,2020年外贸企业不可避免要过苦日子,能尽快实现正常生产和出口或是当下最重要的事。作为“2020年外贸企业出口规模将如何变化”调查项的延续,本调查项结果显示,仅有10.7%的企业表示2020年上半年就能实现经营和贸易正常化;一半以上的企业选择2020年下半年将实现经营和贸易正常化,具体比例为53.4%;选择2021年才能实现正常化的企业占比也不小,达到24.3%;另有11.6%的企业表示将需要更长的时间(2021年以后)才能完全恢复元气(见图9)。
由此可见,虽然参与调查的企业绝大多数在2020年上半年已经复工,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企业实现了经营和贸易正常化,这其中多是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出口企业;不少企业做好了受疫情影响1—2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外贸企业就踏上了历练和考验之旅,如今这场旅程变得更加惊险和充满变数。在突发事件面前,在外贸企业这场更加惊险的旅程中,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帮助。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外贸企业最希望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支持是“减税降费”,选择比例达30.1%(见图10)。
减税降费是多年来企业始终关注的问题,此次疫情更是将其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就如前文所述,本次疫情导致企业各项成本全面上升,企业亟须通过减税降费缓解压力。降低融资成本、提供融资便利选择比例为19.2%,也是企业急需的支持措施。另外,加大正面宣传、消除疫情的不良国际影响,选择比例为16.8%;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支持,选择比例为15.6%;协调解决进出口产品滞港问题,选择比例为14.8%。事实上,疫情发生后不久,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措施,包括简化对外经贸管理程序、强化法律服务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完善出口退税、增加外贸信贷投放、第127届广交会将于6月下旬在网上举办等。最近,国家又出台了四项支持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暂停征收内销缓税利息,暂免征收至2020年年底;扩大内销选择性征税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的综合保税区;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调减禁止类商品目录,将已不属于“两高一资”的产品从目录中剔除。这些措施回应了外贸企业的诉求,期待更具体、更细致的减税降费优惠措施。虽然眼下外贸企业比较艰难,但庆幸外贸基本盘是稳健的。2020年,让我们并肩而行,冲破迷雾障掩,遇见昊日清光。聚焦丨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是外贸企业的出路吗?
聚焦丨欧美的订单取消了,外贸企业怎么办?
责编/曹家宁 审校/赵银平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