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在新时代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践行开放包容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全球公共产品,其发展前景如何,受到各方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危害,也对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绝大多数国家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面对空前的困难和挑战,世界各国更需携手合作、聚焦发展、寻求共赢。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有效拉动增长,促进投资,创造就业,发掘潜力,从而振兴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此次疫情更加凸显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价值,验证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韧劲,为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疫情凸显“一带一路”的强大韧劲
疫情令许多国家经济几乎“停摆”,但“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继续在逆境中取得新进展,为各国抗击疫情和疫后恢复经济提供信心与动力。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达到2.07万亿元,同比增长3.2%。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2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42亿元,同比增长11.7%。 中远海运运营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是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比港全球排名从2010年的第93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32位,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港、欧洲第四大港,为当地创造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1万多个,被国家主席习近平誉为“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今年第一季度,尽管受疫情影响增速有所减缓,比港集装箱吞吐量仍实现同比增长3.9%,吞吐量达到123万标箱,邮轮码头工程等其他业务板块进展顺利,后续发展投资规划稳步推进。 海陆并进,两翼齐飞。今年4月,中欧班列总开行数量和去程、回程班列开行列数三项指标均创单月最高纪录。前4个月,中欧班列共开行2920列、发送货物26.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4%和27%。稳定开行的中欧班列,成为抗击疫情期间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运输纽带,成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支撑。 - 今年2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工程——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延长线项目正式通车
- 今年3月,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5号隧道成功贯通
同时,疫情期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继续获得新的国际合作订单:沙特铁路组织货运线运能提升项目
乌兹别克斯坦A380公路87公里重建项目
墨西哥玛雅铁路第一标段项目
……
“一带一路”为疫后重建提供良方
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一带一路”建设在疫情期间逆势前行,凸显了该倡议的极强韧劲和巨大活力。下一阶段,全球疫情防控将进入常态化,各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全球化备受质疑、各国恢复经济苦无良方之际,“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受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将萎缩7.5%,世界经济将遭遇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在此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将成为提振经济、促进增长的重要引擎,吸引更多国家参与。 此次疫情令全球治理机制的弊端和短板更加凸显,面对疫情挑战缺乏足够协调,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逆流抬头。一些国家试图独善其身、自行其是,少数国家自私自利、乘人之危,个别国家甚至推卸责任、祸水东引。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带一路”倡议坚持的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等价值观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此时更显弥足珍贵,应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下一步推进全球治理和发展联动必须坚持的原则。 全球产业链受到疫情空前冲击,局部甚至出现脱节,暴露了当前全球产业链布局的脆弱和不足,不少国家开始探索加强推进产能建设和工业化发展。在世界高度连通的时代,产业链全球化中的问题不可能通过逆全球化来解决,必须进一步深化产能合作、深挖产能潜力,提升供应能力,这将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加快产业转移、加速资源整合、提升合作层次创造新机遇。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疫情终将过去,合作发展正当其时。面向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将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的新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丰富合作理念,调整合作重点,完善合作机制,大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此次疫情防控暴露出的国际协调和全球治理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不足的表现。下阶段,国际社会深化互联互通、推进全球化的需求将更加强烈。我们要顺势而动,引领国际治理体系变革,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和载体,推动建设更加普惠融合、平衡发展的新型全球化。 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水平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的长期任务,在疫情刺激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背景下,各国均在探索新阶段产业发展之道。我们要深入了解和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变化,强化与各国在发展战略和规划层面的对接与契合,进一步深化政策协调,提升产能合作水平,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疫情为全球卫生治理体制和各国卫生管理体系敲响了警钟,凸显了建设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迫切需要。中国与包括希腊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守望相助、合作抗疫,分享防控经验与数据,相互给予道义和物资上的支持,为团结抗疫树立了典范。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合作将成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的新亮点,我们要继续推进与相关国家的疫情防控合作,探索开展联合研究、诊治与检测合作、医护人员交流与培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合作等,进一步丰富“一带一路”合作内涵。 “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像希腊这样的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希腊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都是饱经沧桑的伟大民族,都曾经历过战争、灾害、贫困、疫情等种种灾难,但没有被压垮,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促文明对话、加强民心相通,挖掘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展现文明古国的历史担当,携手应对当前全球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身处对希腊外交工作一线,我们将继续落实好习近平主席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的重要成果,积极筹备和举办好2021年文化旅游年,为促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贡献力量。中东欧地区战略位置重要,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已经搭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的立体架构,取得了一系列早期收获和重要成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该机制吸收希腊为正式成员,进一步扩展了合作区域和内容。我们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同中东欧各国的发展战略更好地融合对接,在做深做实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拓展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新兴领域合作,同中东欧国家打造合作共赢升级版,开辟互利互惠新愿景,促进中欧关系新发展,使中东欧地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高地。
相关链接:
丝路两会丨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观察丨一场疫情,将全球化带向何方 ?
观察丨欧盟驻华大使:增加供应链弹性并非企业要离开中国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责编/王若寒 值班主编/陈晓宇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